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 > 第248章 后宫门口顿时来了百余人男兵与女兵禁军对持(二)

后宫门口顿时来了百余人男兵与女兵禁军对峙(二)

春桃的尖叫还没消散在宫墙间,周虎攥着拳头的手忽然松了松——他方才瞥见李二牛趁乱往后退了两步,那方向正是三里外男兵驻守的西营。此刻后宫门前的气氛本就紧绷如拉满的弓弦,禁军侍卫们握着长枪的手都绷得发白,林阿夏身后的女兵们也悄悄调整了站姿,将刀鞘抵在掌心,只待一声令下便能出鞘。可谁也没料到,李二牛这一退,竟退来了一场更大的对峙。

不过半柱香的功夫,远处就传来了密集的脚步声,像是有无数双军靴踏在青石板上,震得初春的冻土都微微发颤。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褪色的玄色军旗,旗角上绣着的“周”字被风刮得猎猎作响,紧随其后的是黑压压的人影——足有百余名男兵,个个身着军袍,有的扛着长枪,有的腰间别着短刀,甚至还有人攥着操练用的木棍,沿着宫道浩浩荡荡涌来。为首的是西营的队正吴老栓,他头发花白,脸上满是皱纹,左手缺了两根手指,那是当年跟着世宗皇帝征南唐时被箭射断的,此刻他手里握着一根枣木拐杖,拐杖头重重敲在地上,声音却比军鼓还沉:“周虎!你可知闯后宫是死罪?”

周虎看到吴老栓,眼眶忽然红了,他往前迈了一步,对着那百余名男兵拱了拱手,声音带着哽咽却异常坚定:“吴队正!兄弟们!不是我周虎要犯上,是太后推行的新政太偏了!咱们这些老卒,跟着先帝打了半辈子仗,现在连件新袄子都穿不上,女辅营的姑娘们却能领新甲、拿好刀;咱们兄弟戍边冻掉手指,朝廷给五两抚恤,女兵崴了脚却能请太医院的御医——这样的不公,咱们能忍吗?”

“不能!”百余名男兵齐声呐喊,声音撞在宫墙上,反弹回来时带着嗡嗡的回响。吴老栓的拐杖又敲了敲地面,目光扫过宫门前的禁军侍卫,最后落在林阿夏身上:“林姑娘,老夫知道你是个明事理的,可你看看这些兄弟——有的是从北汉战场爬回来的,有的是守过汴梁城门的,他们不是要反,是要个说法!太后若是真为后周好,就该出来听听咱们的心里话,而不是让禁军把咱们堵在宫门外!”

林阿夏的手心已经沁出了汗,她知道这些男兵不是真的想闹事——吴老栓在军中威望极高,当年世宗皇帝还在时,就常说“吴老栓的兵,是能挡刀子的兵”,可现在连他都带着人来了,可见军中的委屈已经积压到了极点。她往后退了半步,对着吴老栓拱了拱手:“吴队正,太后已经知道此事,赵将军正在里面禀报,很快就有回复。兄弟们若是此刻硬闯,不仅讨不到说法,还会落个‘谋逆’的罪名,到时候不仅你们要受罚,家里的妻儿老小也会受牵连——这不是得不偿失吗?”

“牵连?”人群里忽然冲出一个年轻士兵,他叫陈三,脸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胸口却别着一枚世宗皇帝亲赐的“奋勇”勋章,“林姑娘,咱们当兵的,早就把命拴在腰带上了!当年打北汉,我爹死在战场上,先帝给了我娘十两银子,让我能活下来;可现在呢?我妹妹在女辅营当差,每个月能领半斗米,我守在西营,三个月没见过一粒新米!不是咱们嫉妒女兵,是朝廷把一碗水端得太歪了!今天就算是死,咱们也要让太后知道,后周的江山,不是靠偏护就能守住的!”

陈三的话刚落,百余名男兵又齐声喊了起来:“要说法!要公平!”声音比之前更响,连宫墙内的柳树都被震得落下几片刚抽芽的新叶。禁军副统领赵彦超刚从偏殿出来,听到这喊声,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刚跟太后保证会稳住局面,没想到转眼就来了百余人。他快步走到吴老栓面前,沉声道:“吴队正,你是军中老人,该知道闯宫的后果!太后说了,愿意听兄弟们的诉求,可你们这样聚众闹事,是把自己往死路上逼!”

“老臣知道后果。”吴老栓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满是决绝,“老臣跟着先帝二十多年,没读过书,却知道‘人心齐,泰山移’的道理。现在军中人心散了,若是再不管,迟早会被其他国家钻了空子!老臣今天带兄弟们来,不是要闹,是要替后周守住人心!若是太后能改了偏护的规矩,老臣愿意自请流放;若是不能,老臣就算是死在这宫门前,也要让陛下知道,兄弟们的心,还在大周身上!”

说着,吴老栓突然跪了下来,百余名男兵也跟着齐刷刷跪下,玄色的军袍在宫门前铺成一片,像是一块沉重的乌云。林阿夏看着这场景,心里忽然发酸——她想起上个月去西营送粮草,看到陈三他们在雪地里操练,军袍上满是补丁,有的人连袜子都没穿,光着脚踩在雪地里,却依旧喊着“保卫大周”的口号。她悄悄抹了抹眼角,对着赵彦超低声说:“赵将军,要不您再进去禀报太后,就说兄弟们只是想要个公平,没有恶意。”

赵彦超还没开口,宫墙东侧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紧接着,一个禁军斥候翻身下马,跪在地上禀报:“赵将军!不好了!方才发现有几个陌生男子在宫墙外徘徊,被弟兄们发现后,他们翻身上马往北边跑了,看穿着像是辽人的斥候!”

“辽人斥候?”赵彦超心里咯噔一下——后周与辽接壤的边境本就不太平,去年冬天辽人还曾派兵袭扰过沧州,现在后宫门前聚众对峙,若是被辽人知道了,后果不堪设想。他刚要下令派人去追,又有两个斥候跑了过来,一个说看到几个男子往西南方向去了,像是后蜀的人;另一个说看到有人往西北方向跑,可能是北汉的斥候。

“坏了!”赵彦超猛地拔出腰间的刀,刀身映着宫灯的光,闪着冷冽的寒芒,“吴老栓!你们现在聚众闹事,正好被其他国家的斥候看到,若是他们回去禀报,说后周内乱,辽人、北汉、后蜀说不定会趁机来犯!你们口口声声说为后周好,现在却是在把后周往火坑里推!”

吴老栓也愣住了,他没想到会引来其他国家的斥候,脸上的决绝渐渐被慌乱取代。周虎更是急得站了起来,对着百余名男兵喊道:“兄弟们!咱们不是要给后周惹麻烦!是要让太后知道咱们的委屈!现在被斥候看到了,咱们得赶紧散了,不能让其他国家看笑话!”

可此刻说散已经晚了——百余名男兵刚要起身,宫墙内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符太后牵着柴宗训的手,在魏仁浦和韩令坤的陪同下走了出来。符太后穿着一身明黄色的宫装,头上戴着凤冠,脸上却没有丝毫怒意,只有一丝凝重。她走到吴老栓面前,弯腰将他扶了起来,声音平静却带着威严:“吴队正,朕知道兄弟们心里有委屈,也知道你们是为后周好。但聚众闯宫,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反而会让外敌有机可乘。”

柴宗训站在符太后身边,看着眼前的百余名男兵,想起下午在女辅营听到的议论,心里忽然有了主意。他往前迈了一步,对着男兵们拱了拱手:“兄弟们,朕知道你们觉得新政偏向女兵,是朕和太后考虑不周。朕向你们保证,三日之内,一定会让韩将军拿出新的军令,不管是男兵还是女兵,犯错了都一样受罚,军饷和装备也会重新调配,绝不会再让兄弟们受委屈。今天这事,朕可以不追究,但你们得答应朕,以后有问题,要通过正当途径提出来,不能再聚众闹事,让外敌看笑话,好吗?”

男兵们都愣住了,他们没想到幼帝会亲自道歉,还做出了保证。吴老栓擦了擦眼角的泪,对着柴宗训跪了下来:“陛下!老臣……老臣谢陛下体谅!老臣这就带兄弟们回营,以后绝不会再给陛下和太后添麻烦!”

“快起来。”符太后伸手扶起吴老栓,又对着百余名男兵说,“朕知道兄弟们都是忠臣,也知道你们为后周付出了很多。朕向你们保证,以后朝廷推行新政,一定会先听兄弟们的意见,绝不会再让你们受委屈。现在,你们先回营,三日之后,朕会让韩将军把新的军令送到各营,让兄弟们都看看,朝廷是不是真的在为大家着想。”

百余名男兵听了,纷纷起身,对着符太后和柴宗训拱手行礼。吴老栓又用拐杖敲了敲地面,对着男兵们喊道:“都跟我回营!以后有问题,咱们找韩将军,找魏大人,不能再给陛下和太后添麻烦!”

男兵们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宫门前的玄色人影渐渐散去,只留下满地的脚印和几盏摔碎的宫灯。林阿夏松了口气,对着符太后拱了拱手:“太后英明,若是今日真的起了冲突,后果不堪设想。”

“这不是朕英明,是兄弟们心里还装着后周。”符太后看着男兵们离去的方向,眼底闪过一丝忧虑,“只是今日之事,被辽人、北汉、后蜀的斥候看到了,恐怕会引来麻烦。魏大人,你立刻派人去边境,加强戒备,防止其他国家趁机来犯。韩将军,你尽快把新的军令拟出来,三日之内一定要送到各营,不能再让兄弟们等了。”

“臣遵旨!”魏仁浦和韩令坤齐声应道,转身快步离去。

柴宗训看着符太后,小声说:“娘,那些斥候会不会真的回去禀报,说咱们后周内乱啊?”

“会的。”符太后点了点头,伸手摸了摸柴宗训的头,“但这也是一次机会——让其他国家看看,咱们后周虽然有矛盾,但能很快解决,兄弟们的心还在一处。只要咱们把新政推行好,把人心稳住,就算其他国家想来犯,也未必能占到便宜。”

与此同时,汴梁城外的官道上,三匹快马正朝着不同的方向疾驰。往北去的是辽人的斥候巴图,他怀里揣着一张画着后宫对峙场景的草图,心里满是兴奋——他没想到这次来汴梁,竟能遇到这样的大事。辽主一直想吞并后周的瀛州、莫州,若是知道后周军中人心不稳,说不定会立刻派兵南下。

往西南去的是后蜀的斥候李延,他手里攥着一块写着“周军聚众闯宫”的木牌,马鞭甩得噼啪作响。后蜀主孟昶一直对后周吞并秦、凤二州耿耿于怀,若是知道后周内乱,说不定会联合北汉,一起夹击后周。

往西北去的是北汉的斥候刘安,他嘴里叼着一根草,心里却在盘算着——北汉主刘钧一直依靠辽人的支持,若是能让辽人先出兵,北汉再趁机攻打后周的潞州,说不定能夺回之前失去的土地。

三匹快马很快消失在暮色中,只留下扬起的尘土,在初春的风里慢慢散去。

几日后,后蜀的朝堂上,烛火通明。孟昶坐在龙椅上,手里拿着李延送回来的密报,眉头紧紧皱着。殿下站着的是宰相李昊和枢密使王昭远,两人都低着头,不敢说话。

“周军聚众闯宫?还与禁军对峙?”孟昶的声音带着疑惑,“李昊,你觉得这事是真的吗?符太后刚推行新政没多久,怎么会闹出这样的事?”

李昊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李延是咱们后蜀最得力的斥候,他送回来的密报绝不会有假。臣觉得,这事恐怕是因为符太后推行的新政偏向女兵,引起了男兵的不满。后周的男兵大多是跟着柴荣打天下的老卒,性子烈得很,若是觉得受了委屈,聚众闹事也不奇怪。”

王昭远却摇了摇头,他手里拿着一把羽扇,轻轻扇了扇:“陛下,臣觉得没这么简单。符太后是个聪明人,她推行新政,不可能不知道会引起男兵的不满。依臣看,这次聚众闹事,说不定是符太后故意演的一场戏,目的是试探军中的人心,顺便看看其他国家的反应。”

“演戏?”孟昶愣了一下,“王枢密使,你觉得符太后有这么大的胆子?若是真的演砸了,后周岂不是真的会内乱?”

“陛下,符太后连女辅营都敢建,还有什么不敢的?”王昭远笑了笑,“臣听说,符太后在对峙之后,很快就做出了保证,说要重新修订军令,绝不会偏向女兵。这样一来,不仅稳住了男兵的心,还让其他国家以为后周有内乱,放松警惕——这可是一箭双雕的好计策啊。”

李昊却不同意王昭远的说法,他皱着眉说:“王枢密使,你是不是太高看符太后了?后周的财政本就紧张,推行新政已经很困难了,若是再闹出内乱,符太后恐怕很难收拾。依臣看,这次聚众闹事,就是真的不满,不是演戏。”

两人争论不休,孟昶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他看着密报上的“百余名男兵与禁军对峙”,心里忽然有了一丝担忧——若是后周真的内乱,后蜀确实可以趁机出兵,夺回秦、凤二州;可若是符太后真的稳住了人心,后蜀再出兵,岂不是自讨苦吃?

“好了,别争了。”孟昶摆了摆手,“李昊,你立刻派人去汴梁,再探探后周的情况,看看符太后是不是真的修订了军令,军中的人心是不是真的稳住了。王昭远,你去整顿军备,若是后周真的内乱,咱们就趁机出兵;若是没有,就再等等。”

“臣遵旨!”李昊和王昭远齐声应道,转身离开了朝堂。

孟昶看着窗外的夜色,心里满是疑虑。他不知道符太后到底在打什么主意,也不知道后周的未来会怎么样。但他知道,后蜀与后周接壤,后周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后蜀的安危。他必须尽快弄清楚真相,才能做出最好的决定。

而此时的汴梁,韩令坤已经将新的军令拟了出来,送到了各营。新的军令里明确规定,不管是男兵还是女兵,犯错了都一样受罚,军饷和装备也会根据军功分配,不再有偏向。百余名男兵看到新的军令后,都松了口气,吴老栓还亲自带着周虎、李二牛等人,去紫宸殿向符太后和柴宗训谢罪。

符太后看着眼前的男兵们,笑着说:“兄弟们,朕知道你们都是为后周好。以后有问题,随时可以提出来,朕和陛下一定会认真听。只要咱们君臣同心,兄弟同心,后周就一定能越来越强,不管是辽人、北汉,还是后蜀,都不敢来犯。”

男兵们齐声应道:“愿为大周效力!”声音洪亮,震得紫宸殿的梁柱都微微发颤。

柴宗训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忽然明白了娘之前说的“慢慢来”——新政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步一步来,需要倾听所有人的声音,需要把一碗水端平。只有这样,才能稳住人心,才能让后周越来越强。

窗外的月光依旧柔和,落在紫宸殿的地面上,像是一层薄薄的银纱。符太后和柴宗训看着眼前的男兵们,心里都充满了希望——他们知道,这次的对峙虽然惊险,但也让他们看清了军中的问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后的路还很长,还会有更多的困难,但只要他们母子同心,君臣同心,就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让后周迎来新的辉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