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第201章 东宫桂语·红妆议
东宫暖阁的炭盆换了新炭,火苗舔着炭块,把满室桂香烘得愈发暖甜。符祥瑞靠在铺着锦缎的软榻上,手里捏着一卷翻得边角发毛的兵书,目光却落在窗外——庭院里的梧桐叶落了大半,只剩几枝枯桠斜斜指着天,倒让她想起昏迷前在军营看到的那些年轻兵卒,个个眼里都藏着与年龄不符的紧绷。
“娘,你看我编的!”柴宗训举着个新做的梧桐叶蚂蚱跑进来,小手里还沾着点泥土,“韩通叔叔说,这个蚂蚱编得比上次的精神,像能跳起来似的!”他凑到符祥瑞榻边,把蚂蚱递到她眼前,眼睛亮得像浸了星光。
符祥瑞放下兵书,伸手接过那只叶编蚂蚱,指尖触到微凉的叶片,心里却泛起一阵软意。这几日她身子渐好,能坐起来看书,柴宗训便总把自己的小玩意儿拿来给她看,像是要把这五天没说的话、没分享的事,都一股脑儿补回来。
“是精神多了。”符祥瑞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指腹蹭过他额前的碎发,“训儿的手越来越巧了,比娘小时候强多了。”
柴宗训得意地挺起小胸脯,刚想说些什么,却见符祥瑞的目光又落回了那卷兵书,眉头微微蹙着,像是在琢磨什么难事。他想起韩通叔叔说的“宋军还围着汴梁”,心里也跟着沉了沉,小声问:“娘,你是不是又在想打仗的事呀?”
符祥瑞回过神,看着儿子认真的模样,轻轻叹了口气,把他拉到身边,让他坐在榻沿:“是在想军务。如今赵匡胤围而不攻,联军又按兵不动,洛阳的兵力本就不足,前些日子西粮道还险些被偷袭……再这么耗下去,怕是要出乱子。”
她说着,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兵书的封皮。这些天韩通和石守信送来的军报,她都仔细看了——宋军虽没主动来犯,却在洛阳周边增了岗哨,显然是想把他们困死在城里;而北汉和辽军组成的联军,虽号称要帮后周对抗赵匡胤,却始终在汴梁外围徘徊,根本没有出兵的意思,倒像是在坐山观虎斗。
柴宗训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手紧紧抓着符祥瑞的衣袖:“那怎么办呀?韩通叔叔说,咱们的兵卒已经很辛苦了,好多人都好几天没睡好觉了。”
符祥瑞看着儿子眼底的担忧,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在她昏迷时的梦里,就隐约闪过,只是那时她身子虚弱,没敢细想,如今醒了,倒觉得这或许是破局的关键。
她深吸一口气,握住柴宗训的手,目光变得格外坚定:“训儿,娘有个想法,想跟你商量商量。”
“娘你说!”柴宗训立刻坐直身子,小脸上满是认真,像是在听什么重要的大事。
“你看,洛阳城里的男丁大多去了军营,可还有许多女子——有的是将士的家眷,有的是前朝官员的家眷,她们中不少人会骑马、会射箭,甚至还有人懂些医术和包扎。”符祥瑞的声音渐渐清晰,“娘想,不如训练一支全是女子的部队,让她们也参与防务——既能帮着守城门、查岗哨,也能在将士们受伤时帮忙包扎,还能替男丁们分担些粮草运输的活计……这样一来,军营的压力也能小些。”
她话刚说完,柴宗训就愣住了,眼睛瞪得圆圆的,像是没听懂:“全是女孩子的部队?可是……可是韩通叔叔说,打仗都是男孩子的事呀?”
符祥瑞笑了笑,伸手摸了摸他的头:“谁说女子不能参军?你外婆家的表妹,也就是你符琳姨母,小时候就跟着你外公学过骑马射箭,比不少男子都厉害。还有娘年轻时,你爹也教过娘几招防身术,后来在汴梁地牢里,若不是娘懂些拳脚,怕是也没法把你救出来。”
她想起自己刚嫁入皇家时,柴荣曾笑着跟她说“女子未必不如男”,那时她还只当是玩笑,如今却觉得这话格外有道理。乱世之中,哪还有什么“男子该做的事”“女子该做的事”,只要能守住后周,守住家园,女子同样能扛起责任。
柴宗训的眼睛慢慢亮了起来,他想起东宫的宫女姐姐,有几个确实会骑马,上次他去军营,还看到过一个将士的妻子,正在给受伤的兵卒包扎,手法比军医还熟练。他用力点点头:“娘,我觉得这个想法好!这样一来,那些姐姐们就能帮上忙了,将士们也能轻松些!”
“可训儿会不会觉得,让女子去打仗,不太好呀?”符祥瑞故意逗他,想看看他的真实想法。
没想到柴宗训立刻摇摇头,小脸上满是坚定:“不会!娘说过,只要是为了守住后周,为了保护家人,做什么都不丢人。而且那些姐姐们都很厉害,肯定能帮上大忙的!”
看着儿子毫不犹豫的模样,符祥瑞心里一阵欣慰——这孩子虽然年纪小,却有一颗明辨是非的心,也有柴荣当年的几分风骨。她紧紧抱住柴宗训,声音里满是暖意:“好,既然训儿也同意,那娘就放心了。等过几日,娘就跟韩将军和石将军商量,把这件事定下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