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第176章 斥候传讯惊玩兴 稚主忧思乱心防
后周联军大营的午后,难得歇了些风。偏帐外的空地上,柴宗训正蹲在草地上,手里攥着根炭棒,在地面上画着歪歪扭扭的大雁。赵玉燕凑在旁边,时不时伸手帮他调整雁翅的弧度,赵玉娥则站在稍远些的地方,手里牵着根细绳,绳头系着只纸鸢——那是今早柴宗训让人找营中工匠做的,素白的纸面上,还沾着未干的浆糊。
“殿下,你画的大雁尾巴太圆啦!”赵玉燕指着地上的炭痕,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我爹说,大雁的尾巴是分叉的,像把小剪刀,这样飞起来才稳。”
柴宗训闻言,连忙用炭棒修改,可越改越歪,最后索性把炭棒一扔,仰头对着赵玉娥喊道:“玉娥姐姐,我们放风筝吧!风正好,肯定能飞起来!”
赵玉娥笑着点头,将纸鸢递给他。柴宗训接过绳头,试着跑了两步,纸鸢晃晃悠悠地飞起来,却没飞多高,又一头栽了下来。赵玉燕笑得直拍手,赵玉娥走上前,帮他调整纸鸢的骨架,轻声道:“要顺着风跑,手腕别太用力,等它飞稳了再慢慢放线。”
柴宗训照着她说的做,再次跑起来。这一次,纸鸢借着风势,渐渐升了起来,素白的纸面在阳光下展开,像一只展翅的飞鸟。他兴奋地回头喊:“你们看!飞起来了!飞好高!”
赵玉燕蹦着跳着,赵玉娥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偏帐外的笑声,像一串清脆的铃铛,飘得很远,连守在帐外的士兵,脸上都露出了几分笑意——连日来的战事紧张,似乎都被这片刻的轻松冲淡了些。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营外传来,打破了这份宁静。那马蹄声极快,带着几分焦灼,从大营入口一路奔来,连营中巡逻士兵的阻拦声都没能留住。柴宗训放风筝的手猛地一顿,纸鸢的线险些从手中滑落,他抬头望向声音来处,脸上的笑容瞬间收了回去。
“是斥候的马。”赵玉娥最先反应过来,轻声提醒道。她曾听父亲说过,军中斥候的马匹,都是经过特殊训练的,奔跑速度远胜寻常战马,若非有紧急军情,绝不会如此纵马狂奔。
柴宗训心里一紧,连忙将纸鸢的线递给赵玉燕,快步朝着营道方向走去。刚走了几步,就见一个穿着黑色劲装的斥候,翻身从马背上跳下来,盔甲上还沾着尘土和草屑,显然是长途奔袭而来。那斥候见到柴宗训,立刻单膝跪地,声音带着几分急促的喘息:“陛下!属下有紧急军情禀报!”
柴宗训停下脚步,身后的赵玉娥和赵玉燕也跟了上来,站在他身后不远处。他定了定神,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沉稳些:“说,何事如此紧急?”
“回陛下,”斥候低头抱拳道,“属下奉镇州守将郭崇之命,前往洛阳探查消息,方才在洛阳至镇州的官道上,撞见了太后的车架!”
“我娘?”柴宗训猛地睁大眼睛,脸上满是惊讶,“我娘从洛阳来镇州了?她……她怎么会突然来这里?”
斥候抬起头,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柴宗训身后的赵玉娥姐妹,眼神微微一顿,又迅速低下头,继续说道:“属下远远跟着车架走了一段,见车架旁跟着十几个便装随从,细看之下,那些随从虽穿着布衣,却身形矫健,腰间鼓鼓囊囊,像是藏着兵刃——属下瞧着,倒像是女兵的模样。”
“女兵?”柴宗训更惊讶了,“我娘带女兵来做什么?她走的哪条路?离这里还有多久的路程?”
“回陛下,”斥候回道,“太后走的是洛阳至镇州的小路,避开了宋军的眼线。属下估算了一下行程,若是一路顺利,太后的车架,约莫还有两日光景就能到镇州,到咱们大营,最多也就三日。”
柴宗训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他完全没料到,母亲会突然从洛阳赶来,还带着女兵——母亲向来谨慎,若非有天大的事,绝不会亲自涉险来前线。他心里乱糟糟的,一会儿想起自己联合三国出兵没跟母亲商量,一会儿又想起自己善待赵氏姐妹的事,后背竟隐隐冒出了冷汗。
“陛下,”斥候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属下在洛阳时,听行宫的人说,太后临行前,曾让人查过……查过两位姑娘的底细。”他话说到一半,故意停了下来,目光再次扫过赵玉娥姐妹,显然是不愿当着她们的面说破。
柴宗训心里“咯噔”一下,瞬间明白了斥候的意思。母亲定是知道了自己善待赵氏姐妹的事,甚至可能知道了姐妹俩曾有过逃跑的念头,所以才特意赶来。他回头看了看赵玉娥姐妹,见赵玉燕脸上满是不安,赵玉娥也微微蹙起了眉头,心里更是焦急。
“我娘……她会不会是来阻止我的?”柴宗训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几分慌乱,“我和玉娥姐姐、玉燕都商量好了,等赵匡胤兵败,赵将军投降后,就让他去戍边当将军,收缴他的兵权和兵马,这样既不会伤了和气,又能稳住军心,这明明是好事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