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第153章 宫墙隔母心,烽烟迫潼关
符太后正立在潼关城楼的箭垛旁,指尖捻着一片刚抽芽的柳枝。春风裹着关外流沙,吹得她明黄色的宫装下摆猎猎作响,目光却始终落在东南方向——那里是汴梁的位置,是她的训儿所在之处。
“娘娘,风大,仔细着凉。”侍女青禾捧着一件素色披风上前,声音里带着小心翼翼的担忧。自离开汴梁,太后夜里总难安睡,眼下眼尾的青影又重了几分。
符太后没有回头,只是轻轻“嗯”了一声,任由青禾将披风系在肩头。她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柳枝的嫩芽,思绪早已飘回德寿宫——训儿今年该满八岁了,往年这个时候,他该缠着自己在御花园里放风筝,可如今……
“启禀娘娘!”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楼梯口传来,侍卫统领周毅的声音打破了城楼的寂静,“延寿姑娘回来了!在城下候着,说是有要事禀报!”
“延寿?”符太后猛地转身,眼中瞬间亮起光,随即又沉了下去——延寿自半月前潜回汴梁打探消息,此刻突然归来,莫不是训儿出了什么事?她快步走下城楼,裙摆扫过石阶,带起细小的尘土。
刚到城门内,就看见延寿跪在地上,身上的青色布衣沾满尘土,脸上还有几道浅浅的划伤,头发散乱地贴在额角。她见符太后过来,膝行两步,声音哽咽:“娘娘!奴婢……奴婢无能!”
符太后连忙上前扶起她,指尖触到她冰凉的手臂,心不由得一紧:“慢慢说,可是训儿怎么了?赵匡胤是不是对他动了手?”
“训儿他……他还好,只是赵匡胤如今看得紧,奴婢根本近不了他的身。”延寿抬起头,眼眶通红,泪水顺着脸颊滑落,“奴婢潜回汴梁后,先是扮作洗衣妇在德寿宫外围徘徊,可宫墙四周的守卫比去年多了一倍,连送水的杂役都要验三次腰牌。后来奴婢又寻了机会,想借着给宫妃送绣品的由头混进去,可刚到宫门就被认了出来——他们手里拿着奴婢的画像,说凡是形迹可疑者,一律不许靠近德寿宫半步!”
符太后的心一点点沉下去,指尖微微颤抖:“他连这点念想都不肯给我……”她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涌的情绪,又问,“那你可有见到训儿?他有没有说什么?”
“奴婢只远远见过一次。”延寿擦了擦眼泪,声音带着哭腔,“那日奴婢躲在宫墙外的老槐树上,看见训儿在廊下写字。他穿着一件宝蓝色的锦袍,比去年高了些,只是……只是他手里的笔握了许久,都没落下一个字,眼神直勾勾地盯着宫门外,像是在等什么人。”
说到这里,延寿的声音更低了:“奴婢看着心疼,想喊他一声,可刚要开口,就看见赵匡胤身边的太监李忠全走了过去,手里拿着一个拨浪鼓,笑着对训儿说‘殿下,陛下特意让杂家给您送好玩的来’。训儿只是看了一眼,就把笔扔在桌上,说‘我不要,我要母后’。李忠全的脸立刻沉了下来,语气也冷了:‘殿下,陛下说了,太后如今在潼关忙国事,您该好好读书,莫要再提这些没用的’。”
符太后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她扶住城墙,指尖用力攥着冰冷的砖石,指节泛白:“我的儿……他才八岁,就要受这种委屈……赵匡胤,你好狠的心!”
青禾连忙递上帕子,劝道:“娘娘,您保重身体啊!您要是垮了,殿下可就真的没人护着了!”
符太后接过帕子,擦了擦眼泪,深吸几口气,勉强稳住情绪。她看向延寿,语气带着一丝希冀:“你再想想,有没有其他办法能和训儿联系上?哪怕只是传一句话也好。”
延寿摇了摇头,脸上满是愧疚:“奴婢试过了,德寿宫的窗户都装了铁栏,送进去的衣物、食物都会被仔细检查,连一张小纸条都藏不住。奴婢还找过以前在宫里认识的小太监,可他们要么被调离了德寿宫,要么就是怕被赵匡胤追责,不敢跟奴婢多说一句话。有个小太监偷偷告诉奴婢,赵匡胤上个月下了旨,说德寿宫的人不许和外界有任何联系,若是发现有人私传消息,株连三族。”
“株连三族……”符太后低声重复着这四个字,眼神一点点冷了下来。她转过身,望向潼关外的方向,春风吹起她的披风,让她看起来像一株在寒风中挺立的青松。“赵匡胤这是铁了心要把训儿和我彻底隔开,他是怕训儿在汴梁还有号召力,怕我在潼关举事!”
就在这时,周毅又匆匆赶来,手里拿着一份军报,脸色凝重:“娘娘,前线送来急报!慕容延钊在孟州增兵了,而且……而且赵匡胤派了石守信率领五万大军,正朝着潼关方向赶来!”
“五万大军?”符太后接过军报,手指划过上面的字迹,指尖微微颤抖。军报上写得清楚,石守信的军队已经过了洛阳,预计三日后就能抵达潼关城下。而孟州那边,慕容延钊也加大了攻势,守军已经快撑不住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