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颍川城内,一派政通人和的繁荣景象,与北方隐约传来的战鼓轰鸣形成了鲜明对比。
然而,在这平静的表面下,镇东将军府的决策核心,正紧锣密鼓地布局着下一步的棋局。
书房内,荀衍看着青州魏延、陈到联名发来的最新战报,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战报上清晰地写着:青州境内最后一支成建制的黄巾军——管亥残部,已于三日前在北海国境内被彻底击溃,渠帅管亥被魏延阵斩!
至此,青州全境黄巾势力基本肃清,魏延、陈到所部正在全力清剿零星匪患,安抚地方。
“好!文长(魏延)和叔至(陈到)果然没有辜负我的期望!”
荀衍将战报递给一旁的荀彧、郭嘉等人传阅,
“青州这块硬骨头,总算是啃下来了!”
荀彧仔细看完,抚须赞道:
“魏将军勇猛精进,陈将军沉稳善守,相得益彰。更重要的是,李通将军率领的两千白龙骑在关键时刻切入战场,彻底粉碎了黄巾军的反击意志。此战,我军在青州彻底站稳了脚跟。”
郭嘉懒洋洋地靠在椅背上,眼中却闪烁着精光:
“青州一下,我军便与曹操的兖州东部彻底接壤,北可呼应河内徐晃,威慑袁绍;西可直逼兖州腹地,压制曹操。此地,进可攻,退可守,战略意义非凡。”
“奉孝所言极是。”
贾诩低沉地补充,
“不过,曹操绝非坐以待毙之辈。据密报,曹操已多次密会程昱、戏志才等人,同时其麾下大将夏侯惇、曹仁所部调动频繁,似有向东部边境增兵的迹象。”
“此外……兖州与豫州交界处,最近似乎多了一些陌生的游商和修士,行为鬼祟。”
荀衍目光一凝:
“看来曹孟德是坐不住了。他既怕我们北上与袁绍争锋,更怕我们西进图他兖州。文和,那些‘游商’和‘修士’,给我盯紧了,必要时,可动用‘夜枭’的力量,抓几个舌头回来。”
“诩,明白。”贾诩躬身领命。
“主公,”
荀攸出列,沉稳分析,
“青州新定,百废待兴,当务之急是派遣得力干员,治理地方,安抚流民,将其真正转化为我方的粮仓与兵源。同时,需派遣大将镇守,以防曹操或袁绍狗急跳墙。”
荀衍点头,对此早有成算:
“长文(陈群),青州别驾的人选,你可有推荐?需得精通律法民政,能迅速稳定局面者。”
陈群略一思索,道:
“回主公,枣祗枣子恭,精通农事,善于屯田安民,此前在豫州典农都尉任上政绩卓着,可升任青州别驾,总领青州政务,恢复生产。”
“另,可调赵昱赵文珪为青州治中从事,其人性情刚正,善于治理地方,可辅助枣祗。”
“准!”荀衍当即拍板,“即日发文,任命枣祗为青州别驾,赵昱为治中从事,全力经营青州。”
“至于镇守大将……”
荀衍目光扫过麾下诸将,
“魏延、陈到清剿黄巾有功,擢升魏延为荡寇将军,陈到为扬武将军,仍留驻青州,魏延为主,陈到为辅,共同负责青州防务,编练新军!李通及其麾下白龙骑,暂归魏延节制。”
这个安排,既肯定了魏、陈二人的功劳,又以魏延这柄锋利的“尖刀”为主,陈到这块坚实的“盾牌”为辅,相得益彰。
同时将李通的白龙骑留在青州,大大增强了机动作战能力。
“主公英明!”众臣齐声应道。
安排完青州事宜,荀衍话锋一转,看向郭嘉和贾诩:
“奉孝,文和,对于曹操可能的动作,以及北方的袁绍,你们有何看法?”
郭嘉放下酒葫芦,坐直了身体,脸上那惫懒之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智珠在握的自信:
“主公,曹操此刻,外惧袁绍兵威,内忧主公兵锋,可谓进退维谷。他增兵边境,更多是虚张声势,以防备为主。其真正意图,恐怕是……祸水东引。”
“哦?如何引法?”荀衍饶有兴趣地问。
“若嘉所料不差,曹操下一步,必会遣使前往河北,向袁绍陈说利害,极力渲染我方威胁,甚至可能做出某种让步,怂恿袁绍将主要兵锋对准我们。”
郭嘉眼中闪烁着洞悉人心的光芒,
“此乃驱虎吞狼之计,他好坐收渔利。”
贾诩接口,声音低沉:
“文若先生大规模吸纳流民,其中难保没有曹操或袁绍的细作。边境那些鬼祟之人,或许便是前哨。”
“诩建议,可命‘夜枭’配合各地官府,暗中筛查流民,顺藤摸瓜,揪出这些暗桩,必要时……可予以雷霆手段,震慑宵小。”
荀衍赞许地点点头:
“就依文和之言。此事由你全权负责。”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冷芒,
“至于曹操想驱虎吞狼……那我们就给他加点料!奉孝,以我的名义,修书一封给袁绍。”
“主公欲在信中言明何事?”郭嘉问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