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 >
            第172章 两位上司关心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 >
            第172章 两位上司关心
        
    僧王爷虽然听说李世安的火枪,全部都是西洋步枪,听说还相当先进。
但是,他可不相信李世安的一千多人,能抵得过他的外火器营。
更何况,
即使他亲自指挥,即使有数万大军,他也没有把握三天内破城。
毕竟,城池攻打,不是一味人多就能快速拿下的,这个需要过程。
静海城墙可是周长6里,城墙底宽2.5丈至3.8丈不等,高1.5丈。
城外有护城河。
而且静海城不是单独存在的,与西杨柳不同,这里与独流镇有联络。
太平军在静海县城和独流镇之间的村庄,有10余座联络小营。
一旦打静海,独流镇必定支援。
而且直沽县城也会异动,这也是他们围困一个月没有什么进展的原因。
分析来分析去,
唯一的变数就是胜保。
他担心胜保为了打击他,会倾尽全力支持李世安,包括但不限于那四千人。
如果胜保全力拦截独流镇的太平军,李世安加上那四千人,
那么就是六千人对付静海城。
静海是小县城,里面最多也是数千人,1:1,还真有可能打下。
这是僧王爷分析的结果。
他越想越心惊,
战马事小,面子事大!一旦传入清文宗耳中,他的仕途可就大打折扣了!
搞不好爵位不保。
于是着急的询问幕僚有什么办法。
幕僚毫不迟疑的回答道:“王爷,既然变数在胜大帅,在四千八旗兵…”
“咱们对症下药即可!”
“如何对症下药?”僧王爷现在是当局者迷,也是被气的智商不在线。
“分两步走!”幕僚很有耐心的讲解道:“第一步,釜底抽薪!”
“找达洪阿统领与瑞林侍郎,恩威并施的警告这两个人一番!让这两人给李世安拖后腿,至少不能帮李世安!”
“第二步,派人在这三天内盯着李世安,在他攻城的时候,牵制胜大帅!”
僧王爷一听大喜,也不顾天色已晚,直接传唤达洪阿与瑞林两人。
待到两人抵达,
僧王爷也不废话,直接就丢出王炸,说皇上已经不信任胜保了。
说自己正在奉旨秘密调查胜保。
书中说明:历史上确有其事,但那是几年之后,这里剧情需要提前。
告诉两人,
说自己借着这次机会一定会扳倒胜保,到时候两人立马官复原职。
让两人不要做错选择。
两个人丝毫不怀疑僧王爷。
当场表示自己知道怎么做了,一定会按照僧王爷的要求去做。
……
与此同时,
李世安并没有离开胜保大营,而是被胜保与怡亲王留下了。
“绍圃,你今天真是太冲动了!”怡亲王对李世安抱有很大的期待,所以,此刻像一个长辈一般教导着。
“是啊!”胜保也跟着附和道:“你签军令状就算了,为什么还加码?”
“静海城可不简单,本帅不怕你笑话,我曾带人攻打数次,都失败了…”
“这一伙长毛有不少先进火枪!”
“大帅您亲自攻打过?”李世安明知故问道:“还请大帅指点一二!”
“本帅拿什么指点?”胜保苦笑着回答:“我要是能指点,早就打下静海了!”
“大帅,您误会了!”李世安怕胜保误会自己,解释道:“下官只是想着从您的攻城经验中找一些突破口!”
胜保从李世安维护自己开始,还有分润功劳后,便对李世安有了期待。
当下也不迟疑,
把自己几次攻城的经历说了出来,包括火攻与云梯两个战术使用。
最后就是在进攻受挫后,现在的挖掘长壕和构筑栅栏战术。
胜保采取了防御性的持久战策略,挖掘长壕、构筑栅栏、筑起炮台。
试图困死城内北伐军。
这种战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北伐军的行动,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这也是围堵一个月没有进展的原因。
同时也因为大营围堵,兵力分散,容易受到北伐军的各个击破。
就比如昨夜被袭击。
内部通讯畅通还好,大家互相配合还好,遇到通讯不畅通。
或者大家都有保存实力的小心思,就会出现昨天夜里的情况。
每一个小营区,
数千人被几百人堵住门口,不仅不敢出去,还自己死伤惨重。
“您是说,这个静海的城墙是土城墙,而不是直沽那种砖包城墙?”
李世安从胜保说的信息听出了重点,就更加有信心拿下静海城了。
他从始至终,都没有把静海这座小城池放在眼里,毕竟,他如果连如此小城都拿不下,还怎么指望争夺天下?
但是,拿下城池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即使他的武器很先进。
毕竟,他的人太少了。
他思考的是如何减少伤亡。
“不错!”胜保点点头,又郑重的说道:“但你可千万别小瞧这个土墙!”
“这个土墙经过多次加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