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石命 > 第105章 谎言洪流·人心炼狱·无形的收割

青云山地窍被云清子兵解化阵暂时封印,那源自地心、令人窒息的同化威胁虽被强行延缓,但带来的并非庆幸,而是更深沉的悲壮与不确定性。牺牲如此巨大,换来的却只是一个没有保障的“暂停”。bmARc总部内,林菲和所有知情者都沉浸在一种无声的哀恸与巨大的压力之中,资源的枯竭、人员的伤亡、以及未来道路的迷茫,如同沉重的枷锁,压在每一个人的肩上。

然而,外部世界,尤其是远离亚洲风暴中心的西方普通民众,对于发生在青云山深处和地心之下的生死搏杀,几乎一无所知。官方层面出于避免全球性恐慌、地缘政治博弈以及自身利益的考量,极力淡化甚至掩盖真相,将诸多异常事件解释为“罕见地质活动”、“工业事故”或“新型病毒疫情”。信息的不透明,为另一种更为阴险的危机,提供了滋生的温床。

就在这微妙的时刻,一股精心策划、蓄谋已久的“信息风暴”,开始在全球舆论场悄然酝酿,并迅速演变成一场席卷一切的滔天巨浪。而其策源地,正是世界金融的心脏——华尔街。

纽约,曼哈顿。夜幕如一块深黑色的天鹅绒,轻柔地覆盖了整座城市。第五大道旁,一栋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石灰岩建筑静静矗立,其外观并不张扬,甚至门牌也隐匿得不露痕迹。唯有识得其中玄机的人才知道,这里藏着一间可以俯瞰中央公园的顶级私人会所。

推开沉重的桃花心木门,室内仿佛另一个时空。厚重的深紫色天鹅绒窗帘完全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与光线,将中央公园的辽阔景致和曼哈顿的不夜灯火温柔阻挡。房间内只点着几盏精心布置的威尼斯水晶壁灯,灯影昏黄摇曳,光线穿过精心雕琢的水晶棱角,在镶嵌黑胡桃木的墙壁上投下细碎而迷离的光斑。空气中弥漫着两种难以忽略的气息——一种是来自古巴的手卷雪茄,烟雾如绸缎般缠绵上升,带着可可、皮革与橡木的深邃芬芳;另一种则是陈年单一麦芽威士忌的醇香,来自沉睡半个世纪以上的橡木桶,萦绕在杯壁之间,浓郁而复杂。

房间中央,一张长度惊人的复古桃花心木长桌成为绝对焦点。桌面历经岁月打磨,泛着深红色的温润光泽,边缘雕刻着繁复的藤蔓与月桂纹样,每一个细节都在低语着“传承”与“隐秘”。围坐在桌旁的不是寻常意义上的银行家或基金经理——那些人或许能操纵市场,却未必能书写规则。

他们是“卡尔克萨俱乐部”的核心成员。

一位银发梳得一丝不苟的老者指尖轻点桌面,他身后的家族自十九世纪便掌控着北大西洋的航运命脉;一位身着定制羊绒套装的女士微微倾身,耳垂上的钻石光芒冷静如冰,她手中掌握着覆盖三大洲的媒体网络,能轻易塑造舆论或令其沉默;另一位中年男人姿态放松,袖口露出瑞士独立制表师打造的孤品腕表,他是数家能源巨头背后从不露面的影子董事,决策影响着国家之间的资源博弈。

他们年龄各异,却共享一种深入骨髓的气质:久居上位所带来的从容、以及掌控巨量资本与资源所形成的无形压力。他们的话语轻柔,却足以在西方世界掀起无声海啸;他们的眼神交会,便意味着某些跨国战略的诞生或消亡。他们的财富与影响力早已盘根错节,如千年古树的根系,深入政治金融、能源科技、文化传媒的每一个毛孔——他们并非历史的旁观者,而是它的书写者之一。

而这一切,都被妥帖地收藏在这间俯瞰着中央公园的密室里,如同一个永不外传的秘密。

“……先生们,女士们,远东的‘噪音’越来越大了。”为首的一位银发老者,用保养得极好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那些‘异常事件’,虽然被很好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已经对我们的‘棋盘’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干扰。全球供应链出现断裂风险,新兴市场资金回流,更重要的是,它动摇了‘秩序’的根基——那便是稳定预期。”

另一位戴着金丝眼镜、气质精明的中年男人接口道,嘴角带着一丝冰冷的笑意:“混乱是阶梯,但必须是可控的混乱。既然无法完全掩盖,那不如……引导它。将其转化为我们的‘燃料’和‘武器’。亚洲,尤其是中国,不是一直试图将自己塑造为‘稳定极’吗?那么,就让这场源自他们的‘灾难’,成为他们最大的‘负资产’。”

“计划是?”一位穿着高级定制套装、面容姣好却眼神锐利如鹰的中年女性问道。

“很简单。”银发老者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与冷酷,“制造恐慌,做空一切,然后……在一片废墟上,以救世主的姿态,廉价收割所有有价值的资产和技术。 尤其是……那些与‘特殊矿物’(指LSc)相关的、他们不惜代价也要保护的东西。”

一场冷酷无情、旨在利用全球性危机进行金融屠杀并抢夺战略资源的阴谋,在这间密室里悄然拍板。

行动迅速展开。

首先,他们操控旗下或联盟的顶级智库与“独立研究机构”,抛出大量看似客观、数据详实,实则精心裁剪、恶意引导的“研究报告”。这些报告的核心论调高度统一:

“中国源头论”:极力渲染所有异常事件(青云山能量爆发、汉东省“石化症”、泰国“人玉”丑闻等)均源自中国,且是由于其“鲁莽的地下勘探”、“不透明的生化研究”乃至“可怕的基因技术失控”所导致。将中国塑造为全球危机的“罪魁祸首”。

“文明冲突论”:将LSc引发的现象歪曲为某种“东方特有的神秘主义灾难”,暗示其与西方科技文明根本对立,具有“不可控”、“不可知”的恐怖特性,极易引发种族主义式的恐惧。

“**隐瞒论”:猛烈抨击中国政府“隐瞒真相”、“处置不力”,制造信息黑洞,导致全球无法共同应对,加剧不信任感。

“经济崩溃论”:大肆唱衰中国经济,预言其将因内部灾难和外部孤立而彻底崩溃,连带摧毁全球供应链,引发世界经济大萧条。

紧接着,他们掌控的全球主流媒体机器全力开动:

《环球透视》(Global Insight) 再次充当急先锋,推出系列“深度调查”节目,运用高超的剪辑技巧、选择性采访和暗示性极强的配乐与画面,将碎片化的真实事件与大量虚构的“目击者证词”、“专家分析”拼接起来,持续炒作“中国危机”。

各大新闻频道黄金时段反复播报相关“新闻”,标题一个比一个惊悚:“末日病毒?源自中国的石化瘟疫正在扩散?”、“北京隐瞒了什么?地下实验失控疑云”、“世界经济命脉悬于一线:中国崩溃倒计时”。

社交媒体平台上,海量的“僵尸账号”和受雇的“网络水军”开始铺天盖地地散布谣言和恐慌性信息,各种经过处理的恐怖图片、视频片段病毒式传播,#chinacrisis(中国危机)、#Stoneplague(石化瘟疫)、#doomsdaybug(末日病菌)等标签被疯狂刷上热搜。

好莱坞的某些制片公司也迅速“跟进”,宣布筹拍以“中国石化瘟疫”为背景的“灾难大片”,进一步将这种虚构的恐惧植入大众文化潜意识。

然后,金融攻击随之而至:

秃鹫基金、对冲基金们开始大规模、协同性地做空与中国相关的股票、债券、汇率。无论国企、民企,只要与中国概念挂钩,便遭到无差别抛售。

信用评级机构“适时”地大幅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及众多中国企业评级,为做空提供“依据”。

大宗商品市场剧烈波动,押注中国需求崩溃。

资本疯狂外流,亚洲乃至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恐慌指数(VIx)飙升。

最后,政治压力接踵而来:

西方多国国会召开紧急听证会,要求政府采取强硬措施。

制裁法案被迅速提出:要求禁止所有来自中国的航班、货物;冻结相关中国实体和个人海外资产;对中国进行“全面技术和材料禁运”,特别是可能涉及“异常矿物”的领域。

一些极端政客甚至公然鼓吹“隔离中国”,将其描绘成威胁全人类的“瘟疫之源”,煽动民粹主义情绪。

这场由资本精心操控的舆论-金融-政治三重打击,瞬间将中国推向了风口浪尖,在全球范围内制造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和“恐慌疫情”。

其造成的破坏,甚至远超LSc本身带来的直接威胁:

海外华裔遭到不同程度的歧视和暴力攻击。

中国企业的海外业务陷入停滞,合作项目纷纷被叫停。

国际科学合作、信息交流被强行中断,bmARc试图与IApc等组织共享数据、寻求合作的努力举步维艰。

国内民众虽然相信政府,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外部海量负面信息的影响,产生焦虑和不安情绪,社会凝聚力承受考验。

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牵制和消耗了中国应对真正LSc危机所需的精力、资源和国际空间。林菲和bmARc不得不分出大量人手应对舆论诘难、国际官司和金融保卫战。

谎言重复一千遍,正在成为无数人眼中的“真相”。华尔街的资本大鳄们,坐在舒适的办公室里,喝着香槟,冷眼看着屏幕上下跌的指数和上涨的恐慌情绪,如同欣赏一出精彩的戏剧。他们不在乎真相,只在乎利益。他们利用人性的恐惧与贪婪,将一场关乎人类存亡的危机,变成了他们餐盘上的又一道盛宴。

无形的硝烟弥漫在信息世界,人心成为了新的战场。这场没有蘑菇云却同样残酷的战争,正在悄无声息地削弱着人类对抗真正灾难的力量。

而真正的危机,那深埋于地心的“星骸”,只是暂时被封印,仍在黑暗中,耐心地等待着它的时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