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十一日一大早,西坡就炸开了锅。
天刚蒙蒙亮,王婶就带着食堂的人支起十口大锅,蒸馒头的热气飘得老远都能看见。瞿子龙穿着自己设计的霸总装,指挥单元奎和康建军往空场上搬奖品——肥皂洗衣粉堆成小山,酱油醋瓶子摆得整整齐齐,最显眼的是几沓用红纸扎的大团结,看着就喜气。
"老板,拔河绳浸好水了!"房德扯着嗓子喊,"保准够劲儿!"
安纤雪小跑过来,往瞿子龙嘴里塞了块糖:"含着润润喉,今天够你喊的。秦书记他们到了,带着县剧团的人来助兴呢!"
九点整,锣鼓敲得震天响。黑压压的人群从各个厂区涌来,保安服、工装、西服混成一片,个个脸上喜气洋洋。
姜书记简单话后,直接下令活动开始。
徐晓华拿着铁皮喇叭喊:"第一项,拔河!各厂出二十个人!"
家具厂的小伙子们嗷嗷叫着冲上去,服装厂的姑娘们也不示弱。绳子一绷紧,两边较上劲了!瞿子龙挽起袖子站在中间当裁判,感觉比比赛双方还卖力。
安纤雪急得直跺脚:"你伤还没好全呢!"
"没事!"瞿子龙咧嘴一笑,"挣十块钱给你买头花!"
结果家具厂赢了,瞿子龙领了一包洗衣服,转头丢给安纤雪:“拿回去洗小衣裳”。
姑娘红着脸捶他,底下起哄声能把天掀翻。
中午饭简单。大桶大桶的稀豆粉管够,大盆大盆的腌菜炒肉堆得冒尖。
王婶举着大勺喊:"不够再添!管饱!"
上千人端着大海碗蹲在四合院的场景甚为壮观。
服装厂的小媳妇们偷偷把肉往建筑公司小伙碗里夹,被眼尖的瞿子晴逮个正着:"哟!这就过上日子了?"
下午游园会更逗。猜谜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生在山崖,落在人家,凉水浇背,千刀万剐(打一日用品)-------磨刀石",
“外面冷冰冰,里面热心肠,一夜到天亮,肚里还不凉(打一日常用品)-------暖壶”
“首次摸彩中大奖(打一成语)-------一触即发”
这些谜语,大家猜对的很少,因为文化底子就摆在那,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后面,擦边的谜语却被大家连连告破,没一个难住大家;
“老太太喝稀饭——无齿下流。”
“老太太靠墙吃稀饭——背壁,无齿,下流”
“屎壳郎戴面具——臭不要脸。”
“玉皇大帝放屁——非同凡响。”
“寡妇坐花轿——不是第一回”
.....
当然猜对最多的是瞿子龙,呵呵,小样,这些歇后语,在后世网络简直就是小儿科。
却急得安纤雪直拽瞿子龙袖子,你一个老总,老猜这些害羞的谜语真的好么?
兑奖员还真给发了好几块香皂!
全场笑倒一片。
还有一个游戏是蒙眼敲锣。单元奎被蒙着眼,两米四的大个儿晃晃悠悠,一棍子危险敲在秦书记脑门上。
书记捂着头笑骂:"好你个单元奎!公报私仇是吧!"
傍晚时分,空场上摆开百张大板桌。红烧肉、糖醋鱼、四喜丸子...硬菜一道道往上端。酒坛子一开封,香气飘出二里地。
瞿子龙领着高层们挨桌敬酒。
到老工人那桌,赵师傅颤巍巍站起来:"瞿总,我老汉何德何能,遇上老板给工人敬酒的!"
"应该的!"瞿子龙一饮而尽,"没有大家,哪有西坡的今天!"
秦书记喝高了,搂着瞿子龙唱起了梆子戏。
徐晓华非要表演口琴独奏。
最逗是瞿子晴,举着铁皮喇叭宣布:"今天我弟妹最大!谁敬小雪酒,先过我这关!"
安纤雪悄悄掐瞿子龙:"都怪你!"
瞿子龙笑着往她碗里夹菜:"怕啥?有姐给你挡着呢!"
夜幕降临时,篝火点起来了。年轻人围着火堆跳舞,工人们咂着酒唠嗑。单元奎的妹妹单元音带头唱起《在希望的田野上》,上千人跟着合唱,歌声惊飞了林子的鸟。
九点钟,瞿子龙站上临时舞台:"今天最后一项活动——抢红包,只有一个要求,只能坐着不能起身跑!!"
单元奎和康建军站在楼顶在楼顶,提着背篓,瞿子龙一声令下,开始大把大把往院子里撒红纸包。
“我抢到六毛八!”
“我抢到八毛六!”
“哇,我中大奖了,三块六毛八!”
“哈哈,我抢了三个!呃,加起来两毛!”
欢呼声此起彼伏。
这次团建活动,是极有意义的。
一个团结、高效、富有创造力的团队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团建活动通过提升团队凝聚力和员工归属感,有助于打造一支具有竞争力的团队,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聚会或娱乐,更是企业文化的体现和传播。通过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瞿子龙明确地将自己的价值观、使命和愿景传递给员工,让员工在参与中感受并认同企业文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