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星坟场边缘,一艘租来的星舟缓缓驶离那片混乱死寂的星域。舟舱内,秦双盘膝而坐,调息着此前强行引动佛窟规则带来的一丝神魂疲惫,周身气息沉静,依旧维持着那副平凡青袍女修的模样。
净缘小和尚坐在对面,双手合十,默诵经文,脸色比起之前好了许多,但眉宇间仍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色,显然古佛星碑中记载的信息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良久,净缘缓缓睁开双眼,目光落在秦双身上,带着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他犹豫片刻,双手再次合十,语气恭敬而带着一丝迟疑:“阿弥陀佛。前辈,此前激战,晚辈无力相助,反成拖累,心中惭愧。前辈救命护道之恩,净缘永世不忘。”
秦双睁开眼,淡淡道:“分内之事,不必挂怀。”
净缘却摇了摇头,他那双清澈的眼眸中,隐隐有淡金色的佛光流转,正是佛门神通“清净佛眼”运转的迹象。他凝视着秦双,仿佛要透过那层“无相幻面”,看清其本质。
“前辈,”净缘的声音带着一丝震撼与困惑,“晚辈以微末佛眼观之,前辈周身……祥光缭绕,功德之力浩瀚如海,隐有紫气东来之象,此乃身负大功德、得天地钟爱之兆,便是许多古德高僧,亦未必能有如此深厚的功德根基。”
秦双神色不变,她身负数次天道功德洗礼,功德之力自然磅礴,这并不意外。
然而,净缘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但……于那无量功德金光深处,晚辈亦窥见几缕……极其隐晦、却坚韧如诅咒的……黑红色业力纠缠!此业力非同一般,非是寻常杀戮所致,其性暴戾、混乱、带着一种……仿佛源自太古的怨恨与诅咒之意,与前辈一身功德格格不入,却又诡异地共存。”
业力?
秦双眉头微蹙。她自然知晓业力为何物,乃是因果报应之一种,多为造下杀孽、行逆天之举所累积。她修行至今,所斩妖除魔无数,更有魔神残念、混沌之秽等强大存在,虽是为守护与正道,但杀戮本身,或许确实会沾染业力。尤其是那魔神残念,其临死前的诅咒,以及强行炼化其劫力时吸纳的混乱意志,可能便是那“太古怨恨”之源头。
只是她身负磅礴功德,又有太初仙体万邪不侵,平日这些业力被完全压制,难以显现,没想到却被这拥有特殊佛眼的小和尚看了出来。
“业力缠身,终非善事。平日或可被功德压制,然则心魔滋生之时,或遇特殊劫难,此业力恐成隐患,动摇道基,甚至……引人堕入歧途。”净缘语气诚恳,带着真挚的担忧。他是真心感激并关心这位救命恩人。
他沉吟片刻,似乎下定了决心,从随身的破旧布袋中,珍而重之地取出一枚非金非玉、色泽温润的贝叶。那贝叶之上,以佛门梵文密密麻麻刻满了细小的经文,散发着宁静、智慧、破除虚妄的柔和气息。
“前辈,”净缘将贝叶递向秦双,“此乃晚辈在那古佛遗迹中,除了寻找星碑任务外,于一处荒废经阁偶然所得,是上古大德手抄的《般若大藏经》残篇。虽非全本,但其中蕴含的般若智慧,能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对于净化心魔、消弭业障有不可思议之妙用。晚辈修为浅薄,此经置于我处,无异于明珠蒙尘。前辈于我有大恩,且身负济世之功德,此经赠与前辈,或可助前辈化解那业力纠缠,明心见性,于大道之上更进一步。”
秦双看着那枚散发着智慧光华的贝叶,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佛法意韵。这《般若大藏经》乃是佛门至高经典之一,直指空性智慧,确实对梳理心神、净化负面力量有奇效。这小和尚倒是知恩图报,拿出了极为珍贵的东西。
她略一思忖,并未推辞。这经文对她目前的状态,或许真有裨益。她伸手接过贝叶,触手温凉,心神竟为之一清。
“多谢。”秦双颔首致意。
净缘见秦双收下,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仿佛完成了什么重要的使命。
星舟继续在无垠星海中航行,将碎星坟场远远抛在身后。数日后,抵达一处较为繁华的、由多个小世界共同管辖的“浮屠星港”,两人便在此分道扬镳。净缘需尽快返回大梵佛土复命,而秦双的游历,才刚刚开始。
告别净缘,秦双并未在浮屠星港过多停留,她租赁了一间僻静的洞府,布下禁制,准备好好梳理此次所得。
洞府中,她先是将神念沉入那枚贝叶,《般若大藏经》的奥义如同涓涓细流,涌入她的心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诸般妙理,阐述着宇宙万物的本质与解脱之道。那充满智慧的经文力量,如同温暖的阳光,照拂着她的神魂,让她感觉心神愈发澄澈空明,那几缕潜藏极深的业力,似乎也在这智慧之光的照耀下,变得安分了一些,虽未消散,但那种躁动与侵蚀感减弱了不少。
“果然玄妙。”秦双心中赞叹。但这佛经之力,更偏向于安抚、净化与启迪,对于如何主动运用乃至化解业力,尤其是其中那股太古怨恨之意,似乎还欠缺一些主动性的“力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