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 > 第98章

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 第98章

作者:敲敲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4:08:09

他们恐将被逐出府门。

更何况,

今夜前来本有要事禀报。

\"德昂,你这是......\"王累刚要开口。

李恢却已侧身挡住正欲上前的黄权。

向刘璋躬身道:\"主公明鉴,子舆不过是提醒您提防刘备,别无他意。\"

[

李恢说话时,眼睛始终没离开刘璋的脸。

见主公眉头越皱越紧,他暗自摇头,把刚到嘴边的\"此言有理\"咽了回去,改口道:\"是下官冒进了!\"

\"细想刘皇叔近日所为,倒显得我等心胸狭隘了。\"

刘璋绷紧的面皮这才松了松。

\"德昂还算明白事理。\"

\"若人人都似你这般替本州牧着想,孤也不至于动怒。\"

\"还有何事?\"

\"若无要事,孤要歇息了。\"

刘璋刻意打了个哈欠,眼角余光瞟向帷帐后的侍女。

李恢攥紧袖中的密报。

\"禀主公,臣等夤夜求见,实因归府时截获密报——**此次荆州之行,竟收了满车金银。\"

\"足足五驾马车趁着酒宴时运进城,悄悄送进了城东'圭阁'。\"

\"那处宅子,正是张松的私产。\"

李恢越说越激动,手指在袖中微微发抖。

\"主公明鉴!若张松与刘备素无往来,何必大费周章让**转交?\"

\"直接让**带回家岂不更稳妥?\"

\"这般绕弯子,分明是欲盖弥彰!\"

\"再加张松与**过从甚密......\"

他突然压低声音:\"此二人,恐怕早与刘备暗通款曲。\"

\"望主公......\"

话音戛然而止。

李恢惊愕地发现,刘璋的脸色比方才更阴沉了。

\"德昂,本官对你们极其不满!\"

\"一人深夜无端诽谤刘备也就罢了!\"

\"另一个竟行跟踪监视之事!\"

刘璋的视线猛然转向尚未发言的黄权。

\"黄大人,你又有何高见?\"

\"莫非又要像上次与张松争执时那样,劝本官处斩张松和**?只怕还不够吧?\"

\"在你看来,怕是连关羽、庞统也该一并除掉才满意?\"

刘璋已超出愤怒范畴,完全处于暴怒状态。

\"主公,属下全是为您着想啊!\"

\"那刘备...\"

黄权刚开口就是这番说辞,听得刘璋怒火中烧。

\"为我好?好得很!\"

\"王子舆、李德昂、黄公衡,你们不是口口声声说为本官着想?\"

\"那本官今日就告诉你们...\"

\"你们今夜监视的那座宅院,是本官密令张松安排的。\"

\"现在明白自己做了什么吗?\"

\"若想清楚了...\"

\"就自行离开,不必劳烦本官相送了。\"

说罢,刘璋甩袖而去。

只留下李恢、黄权、王累三人呆立原地。

\"'圭'即为玉。\"

\"'玉'即是'璋',我...我竟没想到这一点。\"

被点醒的李恢猛然醒悟。

至于张松为何私下为刘璋置办宅院,李恢不必询问也能猜到,无非是男人那些 ** 韵事。

堂堂州牧寻些风月之欢有何不可?

如今他们却撞破了主公的私密之事,刘璋怎能不恼羞成怒?

想到此处,李恢顿时记恨起那个深夜报信之人。

只可惜...

彼时三人只顾追查那桩\"**\"之事,竟忘了留住那人。

要在这偌大的成都城寻人?

那人不过低头擦肩而过,半句言语都无,只塞了张纸条便匆匆离去——

李恢连连摇头。

这比大海捞针更难。

\"德昂,若非遭人设计...\"黄权面色晦暗,\"那报信者恐怕亦不知圭阁内情。\"

这位骨鲠之臣并不愚钝。

从刘璋的震怒中,他已嗅到异常。

\"罢了!\"

李恢转身叹息:\"莫在此丢人现眼。\"

此刻他只想尽快离开这是非之地。

或许...本就不该与黄权、王累搅进这浑水。

王累尤为颓唐。

先遭刘璋呵斥,又惊觉可能卷入主公秘事,心中如坠千钧。

......

张府檐下。

**为张松斟满桃花酿时,目光似有若无扫过州牧府方向。

\"永年、子度...\"

**将酒盏推向二人:\"可要细品这'主公'赐的美酒。\"

\"主公\"二字陡然坠地——

惊得张松与孟达手中酒盏齐齐一颤。

二人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这确实是主公赏赐的佳酿!\"

\"请!\"

\"让我们共饮此杯!!!\"

冰雪消融,春回大地。

建安十七年。

仲春时节。

江南的春意总是比北方来得更早。

当北国草原仍残留着未化的积雪时,

南方已是万物复苏。

和煦的春风驱散了最后一丝寒意,嫩绿的新芽点缀着起伏的山峦。

江岸边,

一只迷途的白鹅昂首阔步闯入鸭群,惊飞了正在草丛中缠绵的一对白鹭。

\"嘎嘎嘎!\"

白鹅得意地引颈高歌。

然而好景不长,

被识破身份的它立即遭到鸭群的围攻,仓皇逃入茂密的芦苇丛中。

堤岸上,

一位仪态优雅的少女目睹此景,不由得掩口轻笑。

忽觉身旁俊俊逸儿少年投来的目光,

她顿时双颊绯红,连忙恢复大家闺秀的端庄姿态。

\"莹姐姐不必拘礼,\"

诸葛川含笑劝道:\"既是踏青春游,何必如此约束?此处又无外人。\"

说罢,

他信手拾起一枚小石子,朝那白鹅藏身的芦苇丛掷去,

本想替它解围,

却意外击中那只落荒而逃的白鹅。

这彻底激怒了白鹅——

打不过一群鸭子,还收拾不了你们这对有情人?

江边传来急促的叫声:\"嘎嘎嘎!\"

少女惊慌失措之际,只见那只白鹅突然调转方向,朝刘莹和诸葛川直冲而来。

诸葛川看着紧抓自己衣袖的刘莹,又瞥了眼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大鹅,不禁轻叹一声。想他当年指挥千军万马,如今竟被一只鹅逼到这般境地?

\"快跑!\"

话音未落,诸葛川便拉着少女的手腕飞奔而去。江边捕鱼的渔夫们目睹了这番奇景:鸭群追逐白鹅,白鹅追赶着这对年轻男女。

待到二人气喘吁吁地爬上高坡,确认甩开白鹅后,刘莹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又好气又好笑地看着这位名震天下的军师:\"想不到您居然会怕一只鹅?若是传出去...\"

诸葛川略显尴尬地挠头:\"这就像你们姑娘家怕毛虫一样,我们男子也有克星。比如横冲直撞的大鹅,再比如浑身疙瘩的蟾蜍...\"

春日的微风中,二人相视而笑,回想起方才这场出乎意料的追逐。

或许是因为幼时被一群大鹅追赶啄咬的经历,在他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

\"其他人的眼光我根本不在意,只要莹姐姐不嫌弃我就好。\"诸葛川对着刘莹说了句悄悄话,惹得她娇嗔不已。

他所说的被鹅追赶的经历,实际上发生在穿越之前的童年。虽然已经历两世为人,但前世的记忆仍让他对这种昂首啄人的生物心存畏惧。

这种恐惧感如同恐高者站在高处时的眩晕。他们或许能爬上屋顶,却常常无法自行下来。即便给予安全绳,双腿依然会发软。观看极限运动者的高楼拍摄视频,也会让他们心跳加速。

同样地,那些害怕走夜路的人独自赶路时,总感觉身后有什么在跟随。他们不敢回头,只能加快脚步,最后变成奔跑。

场中,刘莹听到诸葛川分享童年趣事,不禁莞尔。但转念想到自己刚才的表现也好不到哪去,逃跑时的狼狈模样全被心上人看在眼里,她不由得羞恼地望向远处。

许久后,刘莹轻声唤道:\"川儿郎!你应该很快就要再次离开南郡,前往西川作战了吧?\"

\"川儿郎\"是他们之间特有的称呼。若称\"公子\"显得生疏,叫\"世兄\"或像刘玉那样称\"川儿哥儿\"也不太合适,毕竟刘莹比诸葛川年长两岁有余。

\"嗯,你已经知道了?\"诸葛川略带惊讶地看向刘莹,但眼神中的意外并不强烈。

刘莹时常在父亲刘备与孔明、徐庶议事时端茶送水。

以她的聪慧,从零碎交谈中拼凑出这些讯息实属寻常。

毕竟。

刘备又怎会对亲生女儿设防?

\"前几日偶然听父亲说起。\"刘莹坦然承认已知晓此事。

诸葛川闻言含笑颔首。

\"确实!\"

\"是该启程了,不得不走啊!\"

\"月余前,云长叔父与士元先生已在葭萌关同汉中军数度交锋,虽折损些兵马,终是取胜了。\"

\"原本已攻入汉中腹地,连克数城。\"

\"不料。\"

\"益州传来急报......\"

\"正当云长叔父乘胜追击时,守关大将邓贤妒其战功,故意拖延粮草不发。\"

\"前线将士断炊,只得含恨退兵。\"

\"更糟的是。\"

\"撤退途中竟遭张卫埋伏,不仅折损大半兵马,云长叔父右臂还中了箭伤。\"

\"盛怒之下,他欲回师斩了邓贤。\"

\"幸得士元先生劝阻,只是......\"

\"眼下。\"

\"南郡将士与益州守军势同水火,汉中未破,内乱将起!\"

\"刘璋虽急调**接替邓贤安抚......\"

\"但。\"

\"以云长叔父如今心境,恐难再领兵出征。\"

言至此,诸葛川轻叹一声。

局势发展与预期略有出入,好在未失大体。

关羽右臂受伤让诸葛川大为惊讶。好在庞统来信说明箭上无毒,军医已妥善处理伤口。若真是毒箭引发溃烂,诸葛川一时还真找不着华佗来医治。

刘莹听完经过柔声道:\"这么说,你和父亲很快就要带兵入川接替关二叔,继续帮刘璋平定战乱?\"

\"应当如此。\"诸葛川答道,心里却想:\"要平的恐怕不是张鲁之乱,而是益州之乱。\"

这时江陵哨骑疾驰而至,下马禀报:\"主公急召公子商议要事。\"传完令便匆匆离去。

诸葛川歉然望向身旁佳人:\"今日春游只能到此为止了。\"

刘莹嫣然一笑:\"回去也好,我可不想再被呆头鹅追着满山跑。\"

半个时辰后,诸葛川将刘莹送到后院,转身前往书房面见刘备。

还没等他开口询问,刘备便扬了扬手中信笺:\"季玉遣人送信来了!\"

\"邀我率部入蜀!\"

说完,刘备转向厅中端坐的孔明与元直。

\"适才已与二位军师议定。\"

\"三日后,元直、子龙、仲邈、季常等人留守荆襄。\"

\"我率孔明、伯治、汉升、翼德、文长及定国、兴国等晚辈...\"

\"统兵五万西进。\"

自赤壁一役夺取荆南四郡以来,经四年厉兵秣马,刘备方积蓄十万精锐。云长分兵两万北驻,此番又调五万入蜀,仅留三万戍卫荆南,这番决断可谓气魄非凡。

诸葛川颔首道:\"如此甚好。\"

建安十七年四月廿四,江陵城外五万雄师肃立,戈甲映日。留守的赵云等人于城门前相送,随行眷属中,幼麟姜维侍立师母身侧,目送大军西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