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 > 第75章

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 第75章

作者:敲敲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4:08:09

有人暗自庆幸,

与韦康想法不谋而合。

但...

也有人...

韦康脸色骤变。

“大人三思!”

“城中尚有万余精锐,据守金城险要,足以抵御马超。”

“此外,可急令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守将姚琼、李俊、王灵,以及安定梁宽、南安赵衢、庞恭等部驰援。”

“待援军集结,固守日久,马超必退。”

“大人何必轻言归降?”

长史杨阜挺身而出。

他是韦康麾下干吏,力主死战。此言一出,数名官员纷纷响应。

都尉姜叙抱拳高声道:“末将愿死守金城!”

兵曹尹奉亦慨然道:“属下誓与城池共存亡!”

话音未落,别驾苏权已厉声喝断——

“荒谬!”

“杨阜、姜叙、尹奉!尔等究竟是何居心?”

“若真有胆魄,何不出城与马超决一死战?只会龟缩城内鼓动大人送死!”

“说到底,不过惧怕马超兵锋,自认不敌!可曾想过城破之时——”

“刺史大人将有何等下场?!”

苏权素与杨阜不睦,此刻转向韦康,躬身进言:

“属下恳请大人……开城纳降!”

“否则马超破城,悔之晚矣!”

这里提供几种不同的

\"开城可活!\"马超的怒吼撞上城墙。

黄忠的刀光刺得人睁不开眼:\"夏侯渊的首级还在我帐中!\"

韦康看着自己发抖的指尖,终于明白何为绝望。

(每个版本都严格保留杨阜、苏权、韦康、马超、黄忠等人物名称,删除原段落间的分隔符号,采用不同句式重构场景)

黄忠与马超在城门前的威势……韦康内心涌起深深的无力感。

他想起了别驾苏权劝降的话语,也记起姜叙、尹奉等将领支持杨阜死战的表态。

“姜叙!尹奉!”

“你们可有把握在战场上击败此二人?”

韦康已生降意,但仍想最后确认。

官员队列中,长史杨阜顿感不妙,正欲开口,却被韦康打断:

“杨长史不必多言,本刺史只问结果。”

别驾苏权闻言,嘴角浮现一丝冷笑。他暗自盘算,待马超入城后,定要将杨阜今日言行悉数告发,借马超之手除掉对手。想到方才站队杨阜的同僚,苏权眼中更是闪过一丝狠厉。

被点名的姜叙与尹奉相视苦笑。刺史未免高估了他们的实力——守城尚可周旋,若论沙场厮杀,他们怎敢与马超、黄忠这等猛将争锋?

自关中一战后,马黄二人威名更盛,隐隐有天下第一、第二武将之势。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那也得实力相近才有不服的底气。

此刻,以他们二人的实力,放眼天下武将都排不进前二十,实在不知该如何回应自家主公的问题。

沉默。

许久之后,二人依旧无言以对。

城楼上,刺史韦康看着默不作声的姜叙和尹奉,立刻明白了他们的心思。

论兵力——不及马家军!

论将领——难敌马超与黄忠!

即便论声势——

马超亦携大胜枭雄曹操、歼灭 ** 原三十万大军之威……

兵、将、势皆不如敌军。

韦康再看向长史杨阜,只觉他先前的言论荒谬可笑。

或许……

此人妄图以文略阻马超?

可大战当前,文谋真有用吗?

远在酒泉、张掖等地的援军,真能在马超破城前赶到?

韦康不敢赌!

在赴任金城刺史前,他不过是许都一个无足轻重的清谈名士。

若非当年马腾入许都朝觐天子,让他看到西凉诸侯与中原交好的趋势,他未必敢奉诏踏入这虎狼之地。

如今曹操兵败,他最大的倚仗已失——

怎敢触怒马超?

「刺史大人,敌军又有人出阵了!」

「咦!」

「竟是个翩翩少年郎!」

别驾苏权的声音将韦康拉回现实。

韦康转头,顺着苏权所指方向望去——

视野中,一名气度非凡、唇角含笑的俊美少年正策马而来。

少年剑眉星目,眉宇间透着睥睨天下的从容……

他似有所感,忽地抬头望向城头。

烽烟卷西凉

烽燧腾起的刹那,韦康瞳孔骤缩。那个曾在关中战场翻云布雾的身影,此刻竟真切地立在金城之下。

青衫随朔风猎猎,诸葛川执羽扇的姿态,与传闻中运筹帷幄的琅琊谋士重叠。左侧黄忠挽弓如满月,右侧马超枪尖垂露,三道人影在金城守军眼中化作一柄抵住咽喉的利刃。

\"文不如诸葛伯治,武难敌黄汉升...\"韦康攥紧雉堞的手指泛起青白。当他瞥见杨阜闪烁的眼神时,某种黏腻的耻辱感爬上脊背——正是这人的谏言,才让凉州铁骑困守孤城。

城下忽有清朗声破空而来:\"琅琊诸葛川,请韦刺史答——\"羽扇倏然定住,\"可愿开城?\"

八千将士的呼吸声在此刻凝固。诸葛川仰首时,阳光在他眉宇间镀上鎏金纹路。虽未见韦康真容,但每个字都钉进城墙砖缝:\"若以苍天为誓,川儿必护刺史周全。\"

话尾的余韵悬在风里。马超冷笑抚过枪缨,黄忠的弓弦发出细微颤鸣。这沉默比战鼓更令人窒息——当年曹操八十万大军,不也是在这般组合前折戟沉沙?

——————

凉州风云变幻,诸葛川心中盘算两事:既欲扭转马超命途,更求稳固边境大局。

首要之务,须保韦康性命。此人声望卓着,断不可命丧马超之手。

其次,当暗中清除那些效忠韦康、曾与马超为敌之辈。凉州只需一个声音——马超的声音!

待他日马超投效刘备时,这份\"干净\"的基业,方可免去诸多纷扰。

城下对峙间,马超朗声大笑:\"伯治所言极是!韦康听着——若开城归降,我以扶风马氏百年声誉作保,绝不伤你分毫!\"

这番承诺恰似春风化雨,彻底打消了韦康的犹疑。他转向别驾苏权,决然道:\"传令开城!抗命者——斩!\"

当城门轧轧开启时,手捧印绶的苏权与韦康并肩而出。诸葛川嘴角微扬:\"孟起,该去受降了。\"

“为防万一,命马岱率半数兵马在城外驻守!”

马超当即采纳了诸葛川的提议。

此时,韦康已领一众官员来到马超马前,俯身行礼。

“禀马将军!”

“在下愿降,已命守军放下兵器,请将军放心入城!”韦康恭声道。

见韦康如此配合,马超并未倨傲,反倒亲自下马将他扶起。

“元将,你选对了路。”

“某向来一诺千金,既应不杀你,便绝不食言!”

马超的保证令韦康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将军之言,康深信不疑。”

韦康露出释然的笑容,随即侧身让路,抬手请马超入城。

马超对他的态度极为满意。

“伯治、汉升,随我进城!”

说罢,他毫无顾忌地策马入城,丝毫不担心有伏兵。

诸葛川轻笑一声,跟在其后,与韦康并肩而行。

“韦刺史,我可是救了你一命。”

韦康看向身旁的俊俊逸儿青年,苦笑道:“先生的恩情,康没齿难忘。”

“若非先生从中斡旋,金城只怕已血流成河……”

诸葛川笑而不语。

他口中的“救”,并非指此战,而是避免韦康重蹈覆辙。

不过,既然韦康会错了意,他也无需多言。

诸葛川并不在意让他继续误会。

进入金城后,马超迅速掌控了城主府。

酒宴上,诸葛川见到了许多曾在韦康死后起兵对抗马超的金城官员,他冷眼扫过这些人。

长史杨阜、姜叙、尹奉......

哼!

这些人一个都不能留!

在他看来,历史上效忠韦康的死硬分子必须清除,但有些人可以留下。

比如宴会上遇到的别驾苏权。

此人言语间对马超谄媚逢迎,让诸葛川觉得是个可用之才——不仅识时务,而且小人更容易控制。

宴会结束后,诸葛川在房中提笔列出一份名单,上面有二十余名韦康旧部。

他将历史上起兵反叛马超的人都用朱笔圈出,包括:

杨阜、姜叙、姜隐、尹奉、姚琼、孔信、李俊、王灵、杨谟、杨岳、梁宽、赵衢、庞恭共十三人。

除已死的羌道令赵昂外,所有韦康的心腹都被标记出来。

但诸葛川并未立即将名单交给马超——

因为李俊、王灵、梁宽、赵衢等人还领兵在外,尚未诱骗至金城。

另一方面。

诸葛川在处置姜叙、姜隐这两名天水姜氏族人时,心中略有踌躇。

他清楚记得,幼麟姜维正是出自天水姜氏。而姜维之父姜囧,与这二人同属姜家年轻一辈的翘楚。

动手前,诸葛川决定先向苏权探问姜囧与此二人的亲疏。若关系和睦,便留其性命——有杨阜等人的首级,已足够震慑二人。倘若不睦,杀了也无妨。

此后,他计划说服马超擢升现任天水郡功曹的姜囧为郡守,同时将年仅九岁的姜维带回荆州。他要为父亲诸葛卧龙提前物色衣钵传人。

诸葛川满怀期待:若姜维提早与诸葛亮相遇,其未来成就或将更胜历史记载。蜀汉姜伯约啊!他对这颗新星的成长充满信心。

只可惜少年邓艾已随曹军屯田汝南,此刻仍在乡野牧牛。若未迁离,这位于陈寔碑文前立下\"文为世范,行为士则\"之志的少年英才,本可与姜维、郭淮、诸葛瞻、关平等人共筑蜀汉新一代的辉煌。待这批英才崛起......

思及此处,诸葛川忽觉遗漏——他那远在江东的胞弟诸葛恪。倘若平定江东的计划顺利实施,届时自可将其纳入蜀汉阵营。

夜已深沉。

\"伯治,为何还未歇息?\"

\"莫不是因明日启程返荆,心中难眠?\"

马超忽至,踏入诸葛川居室。

见马超径自入座,诸葛川闻言微怔。

\"孟起,我确曾言助你得金城后便会离去。\"

\"但——\"

\"何时说过明日便走?\"

言罢,诸葛川无奈轻笑。

\"这...你不急着走?\"

\"不急。\"诸葛川颔首。

\"离前,总该替你料理韦康余党。\"

\"否则...\"

他凝视马超,肃然道:\"恐我走后,凉州再生 ** 。\"

马超默然。

须臾,他挑眉道:

\"伯治未免太小瞧人。\"

\"韦康既降,其部众还能掀起风浪?\"

马超不以为意。

诸葛川未多言。

径直将方才圈画的名单递去。

\"且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