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 > 第13章

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 第13章

作者:敲敲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4:08:09

而年长他十三岁的黄月英,不仅已是亭亭玉立的少女,更与他当时称作二叔的孔明互生情愫。

那时候

他正用怜悯的目光看着骑竹马玩耍的向家小子...

当时已被黄承彦有意许配给孔明的黄月英,像长辈般照料他们,时常准备时令点心和可口零食。

论关系,说是准婶婶也不为过。

称呼未过门的黄月英为婶婶终究不妥,\"月英姐\"便成了最合适的叫法。

这个称呼

便是由此而来。

待到孔明正式迎娶黄月英时,诸葛川已随生父诸葛谨前往江东。

只是

他万万没想到

昔日悉心照料自己的月英姐,竟要成为自己的继母。

诸葛川满心复杂地踏入府邸。

还未走上几步

便见养父孔明已在前方驻足。

这时

一道温婉嗓音传来:

\"可是夫君归来了?\"

今日归来为何这般迟?环翠,去将饭菜热了,顺便让孙婶备些热水,给相……\"

话音戛然而止。

那温婉的妇人突然噤声,目光越过自家夫君诸葛亮肩头,死死盯着缓步走出的白衣少年。

棕褐色的发丝在灯火下泛着异域光泽——这分明是后世才有的染发颜色,此刻却出现在这位荆楚女子的云鬓间。

\"月英姐。\"

少年笑得见牙不见眼,却在称呼出口时故意拖长了音调。如今他既已过继到二房名下,这声\"姐\"便显得格外有趣。

\"按礼法该唤您母亲才对。\"

说着忽然退后三步,恭恭敬敬行了个大礼:\"诸葛伯治,拜见母亲大人!\"

黄月英的睫毛轻轻颤了颤。十二年前被她抱在怀里喂蜜饯的小童,如今已长成翩翩少年,却仍带着当年那股促狭劲儿。

这厢诸葛亮捏着羽扇轻咳一声。

(诸葛亮静默地望着向妻子黄月英行礼的诸葛川,曾经以姐弟相称的二人,如今却变成了\"长姐如母\"的辈分。他选择保持沉默,将处理这份关系变化的主导权完全交给黄月英。

毕竟,若让诸葛川唤自己为父亲,称黄月英为\"月英姐\",而自己却唤黄月英作妻子——这一家三口之间如此错乱的辈分关系,若传扬出去实在不成体统。

庭院里,黄月英在侍女环翠的陪伴下走来。看着向自己恭敬行礼的诸葛川,她突然\"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清脆的笑声划破了夜的寂静。

\"这些年不见,咱们小川儿怎么还跟从前一个样儿?\"黄月英笑盈盈地说道,\"年纪轻轻的,总爱摆出副小大人的模样。难不成我还会因为你是叫我'月英姐'还是'母亲',就不认你这个孩子了?来,走近些让我好好瞧瞧。\"

说着,她向诸葛川轻轻招手,态度亲昵如常,丝毫没有因身份变化而产生隔阂。

听到那声熟悉的\"小川儿\",诸葛川心中暗自无奈。这个称呼并非叔父庞统所创,更不是他最先叫出来的——真要追溯起来,第一个这么称呼他的,正是眼前的黄月英。

年幼时的诸葛川虽然极力掩饰,但偶尔还是会流露出超越年龄的成熟气质。父亲诸葛谨、二叔诸葛亮和三叔诸葛均或许因为同为男子,对此感触不深。而心思细腻的黄月英却敏锐地察觉到了他身上那股\"少年老成\"的气息。

[

有人给他起了个\"小川儿\"的绰号,时常拿这个逗他玩。

谁知这外号竟被庞统听见了。

后来这便成了庞统对他念念不忘的玩笑话。

诸葛川在心里嘀咕了庞统几句,还是乖乖走向黄月英。

还没等他站稳,就感到一根温润的手指轻点在他眉心。

\"长高了!\"

\"也长大了!\"

\"小川儿知道吗...\"

\"当年初次见你时,看你聪明乖巧的模样,我就在想...\"

\"日后要是能和孔明生个像你这般懂事的儿子该多好。\"

\"没想到...\"

\"如今你倒真成了我的儿子。\"

\"你说,这是不是天定的缘分?\"

黄月英对诸葛川格外亲昵。

完全没有因他不是亲生而有所疏远。

她对养子的接纳程度,远超诸葛川的想象。

这番话让诸葛川既感动又哭笑不得。

\"原来当年我敬重的月英姐,竟然一直想当我娘!\"

这话他只敢在心里嘀咕。

但鬼使神差地,他还是小声嘟囔了一句:

\"那小时候您总爱投喂的向宠...\"

\"莫非也是照着二儿子的标准养的?\"

黄月英立刻眯起眼睛:

\"小川儿,你...说...什...么?\"

\"没!我什么都没说!\"诸葛川急忙摆手。

\"父亲母亲,天色已晚,您二老早点歇息吧!\"

求生本能瞬间爆发,诸葛川在黄月英面前将机灵抖了个十足十。

他二话不说,扭头就朝黄月英身旁的丫鬟拱手:\"环翠姐姐,烦请引我去厢房歇息。\"

\"突然头昏得紧,现下便需躺一躺。\"

\"实在是天旋地转。\"

作为黄月英从娘家带来的贴身侍女,环翠岂会察觉不到这位准少主公的窘态。

她掩唇轻笑着伸手作引:\"少主随奴婢来,这就为您安排歇息。\"

一阵慌乱的脚步声过后,诸葛川像受惊的兔子般窜出了诸葛亮夫妇的视野。

待那身影彻底消失,黄月英方转向自家夫君:\"听说今日夫君带初到江陵的川儿赴了郡守宴,不知这孩子表现如何?\"

诸葛亮闻言长叹:\"岂止是好?伯治今日...\"

\"直说吧,连我和士元都相形见绌。\"

随着诸葛亮将郡守府中的见闻细细道来,黄月英眸中惊讶之色愈浓。

约莫半个时辰后。

待夫君说完,黄月英嘴角扬起狡黠的弧度:\"当初夫君写信给伯兄商议过继子嗣时...\"

\"妾身力荐川儿,夫君却更属意乔儿。\"

\"如今可还有异议?\"

这番话揭开了桩隐秘往事——

**诸葛川永远想不到,他能成为诸葛亮养子,竟全赖这位\"母亲\"黄月英力荐。

入住诸葛府的首夜,诸葛川意外地辗转难眠。

失眠的缘由,实在纷繁复杂。

初到陌生之地,难免辗转难眠。

黄月英的出现,更让这复杂的母子关系成为心头重压。

蜀汉未来的变数与忧虑亦挥之不去。

诸多心事层层堆叠。

某些缘由甚至牵扯到诸葛川这个穿越者的隐秘,无从对人言说。

......

同一时刻。

江陵城东的宅邸里,也有人彻夜未眠。

不同的是。

此人失眠的根源全系于诸葛川一身。

床榻上。

魏延反复辗转,自郡守府宴席归来后始终未能安睡。

每当他合上双眼。

白日里诸葛川展现的种种便浮现眼前。

\"此子太过妖异。\"

\"仅凭片语就能推断出主公迎接的是张松,今日观张松与此子对话时的激烈反应,似乎还藏着更多秘密。\"

\"此事须立即禀明主公。\"

\"或许。\"

\"对主公的霸业有所助益,再不济......\"

\"如此少年英才,主公岂能错失。\"

思及此处,魏延目光愈发明亮,心意愈发坚定。

\"唰!\"

锦被被猛地掀开。

魏延起身对外喝道:\"备马!\"

\"有要事需立即处理。\"

片刻后。

衣衫齐整的魏延策马直奔郡守府。

......

与此同时。

刘备同样未能安寝。

自庞统、诸葛亮与诸葛川离去后,刘备再未踏入甘氏或孙氏房中歇息。

他独自 ** 书房,凝视墙上悬挂的西川与大汉全境两幅舆图,胸中激荡难平。

若说诸葛亮的《隆中对》为他拨开逐鹿天下的迷雾,指明方向;那么今夜诸葛川的《夜半论对》,则在那方向之上,为他勾勒出一条更为明晰的道路。

这道路清晰得仿佛天下已近在咫尺。

更令他恍然惊觉:抗衡曹操非仅需联吴抗曹,尚可驱狼拒虎——那西北悍将马超,正是可对曹操龇牙的贪狼,亦是未来或可降服的\"忠犬\"。

\"诸葛氏英杰何其多也!\"刘备心中暗叹,\"先有孔明,后有伯治。幸而二人皆立志兴汉,若投他处,实不堪设想。\"

思绪流转间,他忆起与关羽、张飞的桃园之义,想起四岁幼子阿斗,又念及与诸葛川年岁相仿的关平、关兴、关索、张苞等晚辈。

这些名字在他心头闪过后,一个念头愈发清晰:当令子侄辈效法父辈,义结金兰。

他盼这些少年能如父辈般肝胆相照。待阿斗继位时,文有诸葛川为辅,武有关平诸将镇守四方。兄弟同心,纵使将来他不在了,亦无需忧虑基业难继。

此念既生,便在心中生根发芽。

夜半时分。

书房外突传脚步声。

\"主公,魏将军夤夜求见。\"

\"文长?\"刘备搁下竹简,眉峰微蹙。

\"引至书房。\"

侍从退下时,刘备顺手卷起案头舆图。

烛火摇曳间,

魏延疾步入内。

见其未着甲胄,刘备眸光微动:\"何事这般急切?\"

\"确有关隘军情。\"魏延抱拳时,甲叶铮然作响。

接下半个时辰,

魏延将白日与诸葛川对谈尽数道来。

每处细节,

皆如实陈述,不增不减。

他确信,

以主公之明,自能窥见那少年郎的不凡。

却不曾留意,

烛影下刘备嘴角频频抽动。

\"主公?\"

语至尾声,魏延忽觉有异。

\"末将可是...\"

话音未落,

刘备突然拍案大笑,惊得梁上灰尘簌簌而落。

刘备畅快地笑着,仿佛多年未曾这般开怀,今夜他要尽情释放这份喜悦。

笑声渐歇。

刘备收敛神色,目光落在满脸困惑的魏延身上。\"文长,你的来意我已明了。\"他温和地说道,\"你有心了。\"

话音一转。

\"不过。\"

\"伯治的才干,绝非你方才所言那般简单。\"

听到主公提及\"伯治\",魏延先是一怔——这是何人?转瞬即明:主公说的正是诸葛川。

这个认知让他瞳孔骤缩。

从白昼到酒宴,他都不曾听人用此表字称呼过诸葛川。而此刻主公却如此自然地唤着那个令他忌惮的奇才。

这......

很难不让人揣测,酒宴散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魏延虽满腹疑窦,却明智地选择了沉默。若主公愿说,自会告知;既未明言,便是事关重大,非他所能与闻。

\"原来主公早已知晓,倒是末将多虑了。\"他恭敬道,\"既如此,末将就不打扰主公歇息了。\"

说罢告退。

说来奇怪,这话出口时,魏延竟觉心头巨石陡然卸下,整个人都轻快起来。

\"文长且慢!\"

刘备忽然叫住正要离去的爱将。看着他这般模样,刘备叹道:\"看你这般,若不与你分说明白,只怕你今夜难眠。\"

\"这么说吧——\"

\"当年三顾茅庐请孔明出山时,我曾言'吾得孔明,如鱼得水'。而今日酒宴后,伯治那番谋取天下的论述,令我既叹服不已,又深感震撼。\"

\"若要形容他的才能......\"

“那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