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 > 第101章

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 第101章

作者:敲敲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4:08:09

若记忆无误,前世历史上的关兴极受诸葛丞相器重,北伐时曾阵斩曹魏大将董禧、越吉,可惜英年早逝,在诸葛亮第六次北伐前病故。

值得一提的是,荆州失守后,作为关羽仅存的儿子,关兴曾在张飞、刘备见证下与张苞结为兄弟,随刘备伐吴时手刃潘璋,为父 ** 。

而如今……

在诸葛川眼中,关兴尚显稚嫩。

“兄长莫要小瞧我!”关兴拍着胸膛高声道,“我虽未如兄长与兴国、定国二位兄长般经历关中大战,但自幼随父在军营磨炼。若遇敌寇,我必不退缩!”

那豪气干云的神态,颇有几分其父关羽睥睨天下的风采。

“好志气!”诸葛川赞许颔首。

随即却转头对关平、张苞、郭淮下令:“安国还是太清闲了。抵达江州前,你们每日须将他操练到精疲力竭,再送至我父亲或魏延叔父处,让他好生学习安营扎寨之术。”

“这小子尚未学全关伯父的本事,傲气倒先学了十足。”

诸葛川此言一出,张苞与郭淮顿时忍俊不禁。

关平只是摇头叹息,目光中带着几分无奈与怜悯,丝毫没有替自家二弟解围的意思。

在他看来,二弟的脾性与父亲实在太过相似。

父亲固然狂傲,却也有狂傲的资本。

而二弟的武艺不过堪堪与自己打个平手,连如今的张苞都胜不过,又有何资格这般目中无人?

关平亲眼见识过马超、张合、庞德、许褚等猛将的本事。

他心知肚明,二弟绝非这些人的对手。

……

半个月后。

时值五月中旬。

长途跋涉的大军终于抵达巴郡江州城外。

与永安城需要叫开城门的遭遇不同。

早已收到消息的严颜,亲自在五里外恭候迎接。

\"巴郡严颜,拜见刘皇叔!\"

\"皇叔舟车劳顿,实在辛苦!\"

\"若不嫌弃,请随末将入城!\"

严颜对刘备极尽热忱,看不出丝毫防备之意。

这般姿态,令诸葛川颇为意外。

他转头看向身旁的黄忠,不禁会心一笑——看来无论是黄忠还是严颜,都是性情纯粹的武将啊!

显然这位蜀中老将,对政治权谋涉猎不深。

否则。

若严颜精于权术,断不会将自己的姿态放得如此之低,更不会置身这般危险的境地。

倘若刘备心生歹意。

大可擒下严颜,夺取江州要地。

以这座险要城池为据点……

即便此刻与刘璋反目,也完全具备用兵的条件。

进可自江州发兵北上,与驻守葭萌关的关羽、庞统、陈到会师,直逼成都。

退则……

江州城下,严颜率部相迎。刘备跃下马背,快步上前搀扶起躬身行礼的老将。

\"严将军何须多礼!劳您亲自出城,实在折煞备了。\"刘备目光灼灼,望着严颜鬓角斑白的发丝,不禁赞叹:\"久闻老将军如古之廉颇,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严颜闻言开怀大笑:\"不想老夫贱名竟能上达天听!就冲皇叔这句'廉颇'之誉,老夫定要痛饮三爵!\"

刘备含笑侧身,向身后队列示意:\"老将军可识得这位?南阳黄汉升久慕将军威名,今日特来相见。\"

但见黄忠龙行虎步而出,抱拳朗声道:\"末将黄忠,见过严将军!\"

严颜双眼陡然放亮:\"可是阵斩夏侯渊、曹洪的黄汉升?老夫早闻将军威名!\"他激动地握住黄忠手腕,\"今日得见同侪虎将,当真快慰平生!看谁还敢小觑我辈老将!\"

夕阳西斜,两名皓首将军把臂言欢。严颜亲自引路,众人谈笑风生步入江州城门,城头旌旗在暮色中猎猎作响。

严颜以江州之主的身份,为刘备一行准备了周全的接待,与当初在永安城时如出一辙。

酒宴过后,严颜特意邀请黄忠比武切磋。结果不出所料,黄忠有意相让,二人最终以平局收场。正因如此,严颜对这位同辈老将越发亲近。

……

五月十八日,蜀中天气日渐闷热。在江州停留五日后,刘备与诸葛川再度率军北上。

此行并未选择诸葛川先前返荆州的葭萌关—阆中—江州路线,而是沿涪水直趋涪城。原因在于,刘备抵达江州的消息已传至成都。刘璋得知后,立即送来书信,允准刘备进军涪城,并承诺将亲赴涪城相见,设宴犒劳大军。

然而,就在刘备率军赶赴涪城之际——

成都州牧府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益州牧刘璋面色阴沉,堂下臣子死谏不休,气氛剑拔弩张!

**州牧府堂上,黄权不顾君臣之礼,拦在刘璋面前,苦苦劝道:“主公!犒劳刘备及其南郡兵力,何须亲往?只需遣一属吏携公子前往涪城即可!若主公亲至,必遭刘备毒手!”

黄权神色肃然,拱手道:\"臣受主公厚禄已久,实在不忍看您步入险境,恳请您慎重考虑。\"

话音未落,他目光灼灼地望向刘璋,神情决然,俨然一副若刘璋执意要离开州牧府,便要以死相谏的架势。

刘璋被这番举动气得胸口发闷。今日启程前往涪城原是早定下的计划,此刻成都城外三军待发,旌旗招展,只待他这位主公亲临,便可挥师涪城。谁能料到黄权听闻消息后竟会赶来阻拦?

正待刘璋出言呵斥,随行出征的别驾张松已抢先一步站了出来。

\"黄公衡,你好大的胆子!\"张松厉声喝道,\"竟敢对主公如此无礼,可还将主公放在眼里?\"他语带讥讽,\"说什么刘皇叔会加害主公?世人皆知刘皇叔所过之处秋毫无犯,更未侵占我益州寸土。怎地到了你口中...\"

暗投刘备的张松岂容有人破坏计划,他冷笑道:\"你这话倒稀奇,刘皇叔早不动手晚不动手,偏要在主公犒赏三军时动手?何其可笑!依我看,你这分明是要离间主公与刘皇叔的宗族情谊。\"

\"你在此胡言也就罢了,若传到刘皇叔耳中,让他如何看待主公?\"张松步步紧逼,\"莫非忘了,刘皇叔此次入蜀本就是受主公相邀。既邀之又不信之,岂不让天下人耻笑?更何况...\"

他话锋一转,振振有词道:\"主公此番率三万精兵前往涪城,即便刘备真有异心,如此雄师难道还护不住主公周全?\"

《谏阻》

张松句句诛心,字字刺骨。

刘璋听罢,眉间已聚起阴云,瞥向黄权的眼神里尽是嫌厌。

\"黄公衡!\"锦袍袖口猛地甩出弧度,\"本牧心意已决!\"

青石板上响起慌乱的膝盖撞击声。黄权顾不得拍打官袍沾染的尘土,斑白鬓角几乎贴到冰凉的砖面:\"主公且看——涪城五万荆州卒皆虎狼之师,张翼德丈八蛇矛尚带当阳血气,黄汉升宝弓犹鸣定军弦响!\"

突然沾满春泥的手指攥住了蜀锦蟒纹。刘璋猝然后退,玉带钩撞在石栏嗡嗡作响:\"放肆!\"

侍卫的铁甲在廊下泛起寒光。年迈身躯被掀翻的瞬间,青白阶石绽开数朵红梅——两颗门牙落地的脆响,混着含糊不清的\"呜呜\"声消散在穿堂风里。

张松执笏垂首,嘴角在官袍广袖掩护下微微扬起。

张松轻笑不语,对刘璋的话未作回应。

他并未急着动身,而是俯身取出一方丝帕,仔细拾起黄权摔落的两颗门牙,小心包裹收好。

“黄公衡,你一向轻视于我,事事与我作对。”

“今日暂且取你两齿,来日再取你性命!”

低沉自语后,他将帕子收入袖中,这才迈步向府外走去。

然而刚至府门,张松便又撞见一幕——

李恢跪伏于州牧府前,不顾周遭百姓的窃窃私语,向刘璋重重叩首:

“古有诤臣直谏君王,孝子刚正不阿于父。”

“主公!黄公衡字字忠心,句句为国啊!”

“刘备入川,无异于引虎入室,您若亲往,岂非以身饲虎?”

刘璋听罢,气得发笑:“玄德乃我族兄,岂会害我?”

“李恢,你若再敢妄言,不妨试试本州牧的剑利不利!”

李恢眼中光芒骤黯,沉默垂首。

既已竭尽臣子之责,余下的……唯有听天由命。

刘璋盯着哑口无言的李恢,忽想起关羽、庞统初抵成都那夜,黄权、李恢、王累三人联袂劝谏的情形。

“呵!”

“黄权、李恢都来了,那王累莫不是候在城门?”

他冷声喝道:“来人!速去城门查看!”

“若遇王累,立刻拖走——本州牧半眼都不想瞧见他!”

语毕,刘璋扫了张松一眼,拂袖前行。

在前往城门口与三万大军会合的路上,张松见刘璋面带愠色,赶紧快步上前劝慰:\"主上!\"

\"如今蜀中官员只顾自家得失,早已无人为主上与益州安危着想。\"

\"就连那些将领也居功自傲,更有邓贤这等嫉贤妒能之徒,各怀异心。\"

\"有人表面说刘皇叔是威胁,实则是怕刘皇叔剿灭张鲁后,反衬出他们的无能!\"

\"依臣之见,若不借刘皇叔之力,则外有张鲁虎视;州中文武不思报效,内患必生。\"

\"内忧外患,这才是真正的取败之道。\"

\"若听信黄权、李恢之言而疏远刘皇叔,待张鲁兵临城下时...\"

\"再向荆州求援,刘皇叔岂会再来?\"

\"刘皇叔固然仁义,但这份仁义也需诚心相待啊!\"

刘璋闻言颔首:\"永年此言甚善!\"

\"满朝文武,知我者唯卿一人!\"

不到半柱香时间。

刘璋已行至成都东门。

见城门口没有令他生厌之人,脸色稍霁。

他径直出城,向三万大军前列的马车走去。

才行出百余步。

城头突然喧哗四起。

回首望去。

只见从事王累不知何时立于城头。

他颈套绳索,手持谏书高呼:\"主上!\"

王累面若死灰,纵身跃下城墙,脖颈处的绳索陡然绷紧。

他僵硬的身躯在风中摇晃,宛如一具悬尸。

临终前紧握的谏书从指间滑落,随风飘旋着坠向地面。

刘璋浑身颤抖地注视着这一幕,突然爆发出一阵刺耳的冷笑。

\"好啊!真是好得很!\"

\"你王子舆自比忠臣,将本州牧比作昏君!\"

\"永年!\"

他猛然转向张松,厉声喝道:\"去把那死人的谏书取来!\"

张松慌忙拾起地上的谏帛,刘璋却死死盯着城墙上那具随风摆动的 ** 。

王累青紫的面容正对着他,圆睁的双眼仿佛仍在怒视。

刘璋胃部突然一阵痉挛,急忙别过脸去。

他从未如此憎恶过一个人——以及一具 ** 。

当张松捧着谏书回来时,刘璋只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

\"读!\"

相传良药虽苦却能治病,逆耳忠言可助人修身。

昔日楚怀王未纳屈原劝诫,执意赴武关会盟,终遭秦国围困。

当下主上轻易离开重镇,欲往涪城迎接刘备,恐怕此行有去无回。

若能当街处决张松,断绝与刘备盟约......

实乃益州百姓之福!

更是主上基业之幸!

这份九十七字的谏书被诵读时,张松面色阴沉如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