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 第85章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第85章

作者:敲敲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4:07:50

右侧首位的关羽正襟危坐,抱拳禀道:\"王上,三军将士已整装完毕,随时可出征战场。只待王上令下,我燕国将士必将势如破竹,直取洛阳诛杀奸贼董卓。\"

\"甚好!\"刘凤闻言满意颔首。

随后将目光转向两位军师,温声问道:\"奉先、文和可有补充?军情方面需多加留意,战略部署是否需调整?\"

闻言,两位谋士交换眼神。郭嘉执礼禀道:\"禀王上,隐秘卫与黑衣卫正密切监视酸枣、洛阳动向。战略部署已拟定草案,会盟之事由王上亲自主持,自当由王上定夺。只是会盟之事,臣略有异议。\"

见郭嘉欲言又止,刘凤摆手示意:\"奉孝但说无妨。\"

郭嘉沉吟道:\"据密报显示,若我燕国参与会盟,将有十七路诸侯齐聚。诸侯联盟势必要推举盟主。臣建议,王上不必角逐盟主之位,亦无需与其他诸侯结盟。\"

刘凤眉头微蹙:\"此话怎讲?诸侯联合讨董,结盟乃大势所趋。推举盟主更便于调度三十万大军。奉孝为何反对结盟?又为何劝阻寡人竞争盟主之位?\"

郭嘉毫不避讳地陈述己见:\"王上容禀,以您的赫赫威名与尊贵身份,加之燕国雄师劲旅,这盟主之位自然非您莫属。然则...\"

他略作停顿,语锋一转:\"燕国若与众诸侯结盟,实乃弊大于利。\"

郑玄闻言面露疑色:\"奉孝何出此言?会盟讨董乃大义之举,对燕国岂非有益?\"

郭嘉从容应答:\"郑公明鉴。如今会盟诸侯中,位阶最高不过州牧,余者多为郡守。恕嘉直言——其中不少人的官职还是董贼所授。依朝廷规制,刺史、太守原无统兵之权,此番出兵本就名不正言不顺。\"

\"反观我燕国,\"他挺直腰背,\"王上乃一国之君,身兼骠骑大将军、太尉、幽州牧等要职,何必与这等诸侯平起平坐?反倒折损我燕国威仪。\"

郭嘉环视殿内群臣,继续剖析:\"若王上屈尊结盟,说句不客气的话——既贬损自身,又抬高了诸侯身价。他们借我燕国大义名分行事,谁知是否真心为国?\"

\"更紧要的是,\"他目光凝重,\"一旦王上出任盟主,三十万联军粮秣供给重担必将落在燕国肩上。北疆虽经数年经营仓廪充实,也经不起这等消耗。此举对我燕国百害无一利!\"

最后他沉声道:\"倘若盟主之位旁落,岂非要用王上的威名为他人作嫁衣裳?\"

燕国朝堂之上,郭嘉拱手进言:\"微臣以为,结盟之事弊大于利。若参与联盟,我大燕将士须听外人调遣,王上亦要受制于盟主,实非良策。\"

此言一出,殿中顿时议论纷纷。关羽、张飞等将领率先表态:\"郭军师所言极是!我燕军天下无敌,岂能任人摆布?\"荀彧等文臣亦附议支持。唯有蔡邕等老臣保持中立。

在场众臣各怀心思:文官们盘算着名声与实利的得失;武将们则骄傲于\"帝国第一军\"的威名,不屑与外省杂牌军为伍。在他们看来,那些诸侯统率的不过是乌合之众,怎能与燕国铁军相提并论?

御座之上,刘凤嘴角含笑。他本就不愿与诸侯结盟,更看不上那些临时拼凑的地方武装。让他与这些人为盟?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在众多诸侯之中,唯有曹操堪称雄才大略,其余诸侯皆非成事之人,刘凤根本不愿与他们结为盟友共伐董贼。

那些诸侯统率的士卒,不过是临时征召的农夫,毫无军阵素养可言,堪称乌合之众。岂能与燕国百战精锐相提并论?燕军将士皆是历经沙场的铁血之师。

这般言论虽显狂傲,不免有轻视天下英雄之嫌,但确实道出了事实。以刘凤尊贵的身份地位,自然远超那些庸碌诸侯。

然而过于张扬终究不妥,恐失天下大义。刘凤内心虽认同郭嘉建言,却不宜直抒胸臆。

永宁殿内群臣议论纷纷之际,刘凤目光威严地扫视众臣:\"诸位爱卿以为奉孝之议如何?\"

关羽代表众将正色道:\"启禀大王,军师所言极是。我燕国雄师号称天下第一,岂能屈从诸侯盟主调遣?此举既有损国威,亦抬举了那些诸侯。臣附议不与诸侯结盟。\"

刘凤颔首示意,继而向左首的荀彧问道:\"文若有何见解?\"

荀彧从容奏对:\"禀大王,臣亦赞同军师之议。若不能担任盟主之位,供养三十万联军粮草既耗费国力,又损我国威。\"

刘凤环视群臣:\"众卿是否皆持此见?\"

殿中文武百官齐整肃立,向御座上的君王躬身应答:\"臣等附议军师所言。\"

\"好。\"刘凤略一颔首,继而肃然道:\"既然众卿一致决议,孤便收回与诸侯会盟之念。此番南征既已定夺,诸位可还有未尽之言?\"

郑玄执礼进言:\"禀王上,清剿奸佞、讨伐董贼确需王上亲征。然则燕国及北疆防务,当如何安排?\"

刘凤闻言陷入沉思,片刻后环视群臣:\"此次南征,孤拟统兵五万,另五万驻守边境以防不测。国中政务,当由郑玄、蔡邕、荀彧三位爱卿共掌。\"

三位重臣闻言出列,执礼应答:\"臣等必不负重托,保疆土安泰。\"

\"甚好。\"刘凤满意颔首,\"议事至此,众文臣可先告退。奉孝、文和与诸位将军留下,孤另有军务相商。\"

文官们行礼告退,偌大殿堂仅余郭嘉、贾诩及一众将领。

贾诩率先进言:\"敢问王上,此番南征部署当如何安排?哪些将领随行,哪些驻守?\"

刘凤脸上浮现一抹狡黠的笑意,轻轻抬手制止了军师的询问,压低声音道:\"文和莫急。今日特意留下诸位,是因为本王心中有个谋划,想与诸位仔细参详。\"

殿下群臣闻言心思微动,联想到先前王上提及的五万精兵另有安排,不禁暗自揣测。

众臣当即躬身齐声道:\"臣等愿闻其详!\"

刘凤端坐御座,目光灼灼地扫视群臣,嘴角噙着意味深长的笑:\"想必诸位都注意到了,本王说过那五万精兵另有用途。\"

\"依本王所见,诸侯联军讨伐董卓之事,十有 ** 会以失败收场。这些诸侯举兵不过是为谋私利,何来匡扶汉室之心?\"

\"只要董卓稍作让步,这些各怀鬼胎的诸侯便会止步不前。毕竟谁愿意头上压着个强势朝廷?只要董卓不过分跋扈,诸侯们巴不得他继续把持朝政。\"

\"既然诸侯都在打自己的算盘,我们燕国岂能坐失良机?\"

刘凤略作停顿,看着陷入沉思的群臣,继续道:\"自丁原命丧洛阳,并州九郡群龙无首。昔日十万并州狼骑,两万战死洛阳,五万随吕布投了董卓,剩下三万由高顺、张辽率领归顺我燕国。\"

\"如今的并州,就像只被拔了牙的老虎,不知多少人在暗中觊觎呢。\"

群臣听到君主意图夺取并州九郡的谋划,顿时精神抖擞。当今天下诸侯林立,既然董贼难以一举剿灭,朝廷威仪自然难以恢复。

值此群雄逐鹿之际,唯有开疆拓土方能立足。燕国地处北疆,南面冀州乃王叔属地,未便兴兵。若不向北拓展草原,便唯有西取并州九郡的城池与人口。

此刻并州防卫空虚,各方视线未及,以我王尊贵身份,正是吞并良机。

众臣想通此节,齐声拜道:\"王上圣明,臣等附议。\"

见众臣赞同,刘凤嘴角泛起森冷笑意:\"甚好!既然诸位爱卿均无异议,那便即刻着手。此番须以怀柔之策收服并州民心,故当以归附的三万并州狼旗为主力。\"

他眼中闪过贪婪之色:\"与其让董贼染指,不如由我燕国吞下这并州九郡!趁诸侯讨董之际,本王欲遣五万大军进驻并州,将这片疆土尽数划入燕国版图!\"

此次率军出征的主帅人选,刘凤决定以张辽为主将,高顺为副将,贾诩任军师,统领三万精锐并州狼骑出征,诸位以为如何?

高顺与张辽闻言颇为惶恐。张辽当即起身拱手道:\"启禀大王,末将虽感念王上厚爱,但初投燕国不久,对军中规制尚不熟悉。且臣先前在并州军中不过担任别部司马之职,资历尚浅。\"

张辽心中思忖:自己初来乍到,虽有统兵之才,但在实力为尊的军营中,贸然出任主帅恐难服众。燕 ** 队素以\"帝国第一军\"着称,将士们必然心气甚高。与其强行为帅遭人非议,不如先立战功再展抱负。

刘凤洞察其意,从善如流道:\"既如此,寡人另择主帅,卿可为先锋官。\"

张辽感激不尽:\"末将拜谢王上知遇之恩!\"

刘凤环视武官队列,暗自筹划:三路大军需各遣良将统率。东路当由本王亲率五万精兵直取洛阳,讨伐董贼...

【军事部署方案】

**第二军团**:任命一员统帅率五万精锐进驻并州全境,全面接管九郡防务。

**第三军团**:留驻五万将士固守王都蓟城,确保燕国核心疆域及北方边境安危。

——

当前时局受蝴蝶效应影响,右北平太守公孙瓒未参与讨董联盟,仅屯兵土垠城按兵不动。蓟城留守的五万大军正是为牵制此人,防其趁虚而入。因此,坐镇王都的将领人选关乎重大。

南下讨董的主力军由我亲率,无须多虑。但并州方面军与北方边防军的统帅遴选,则需慎之又慎——须得老练持重的宿将方能胜任。

刘凤沉思之际暗忖:\"燕国虽名将如云,然独当一面者寥寥。按原史轨迹,关张二人本应赴酸枣会盟。关羽阵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皆成千古佳话,此番必携二人南下亲睹壮举。\"

\"另如黄忠、赵云,昔年未曾参与虎牢关之战,实为后世憾事。全盛黄忠与巅峰吕布孰强?常山赵子龙未与名将交锋 ** 若何?皆乃三国迷永世争论之题。此番若不遣赵云同行,必成莫大遗憾。\"

至于留守人选——臧洪堪称上选。此君位列燕国三大将,资历深厚、行事稳重,统御北疆万无一失。唯独并州方面军主帅一职......

(指节轻叩案几)究竟何人可担此重任?

甘宁同样是将帅之才,但身为水军统帅若率五万兵马前往并州,难免会引起部分将领的议论。

真是令人困扰!麾下良将终究不足,如今要三线作战,能独当一面的将领就显得捉襟见肘。

还需多栽培些能镇守一方的高级将领才是。

虽心烦意乱,但战前准备刻不容缓。

刘凤高坐王位,扫视群臣后肃然下令:\"南征董卓一路,由本王亲任主帅,关羽、张飞、赵云为副将,郭嘉任军师,率三千御林精锐及五万大军,合计五万三千将士。

并州防务交由黄忠统帅,张辽、高顺为副将,贾诩为军师,领三万并州狼旗与两万百战神机营,共五万人马。

燕国与北疆防务委派臧洪为主帅,太史慈、甘宁、蒋钦辅助,五万黄金火骑兵驻守蓟城王都。\"

虽想目睹黄忠与吕布的巅峰对决,奈何麾下将领不足,只能抱憾。

此等安排合情合理,群臣皆无异议。

见众臣神色欣然,刘凤微微颔首。

忽想起一事需咨询谋士,便挥手道:\"诸位先行退下准备出征事宜。贾诩、郭嘉暂留,本王有事相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