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 第79章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第79章

作者:敲敲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4:07:50

周泰含笑拱手:\"主上早知两位将军突围时必困于粮草。故而命我备齐军需在此相候。\"说着接过侍从递来的简册,\"现有战马万五千匹,粮草足供三军半月之用。\"

粮草物资尚可筹措,但那一万五千匹战马着实令张辽与高顺震惊不已。

他们怎可能有如此多的战马储备?

洛阳作为帝都,怎会隐匿这般数量的战马?

细心的张辽发现这些战马均烙有并州军的印记,显然是来自并州军营。

见二人困惑,周泰解释道:\"万匹战马岂是仓促能备?洛阳目标太大,这些都是在并州军营混乱时趁机转移的,两位将军见谅。\"

张辽与高顺顿生疑虑,隐约感觉陷入某种谋划之中。若非燕王神机妙算,怎会如此凑巧?

虽满腹疑问,此刻也非细究之时。

张辽沉声问道:\"周将军,敢问接下来有何安排?燕王是否准备入京勤王?\"

周泰摇头道:\"两位将军可率并州军随我等暂返燕国。燕王未奉诏令,不便率军入京。\"

张辽将长秋殿变故细细道来:\"董卓妄图废立天子,拥立陈留王。这等逆贼,燕王岂能坐视?\"

面对二人的愤慨,周泰透露:\"实不相瞒,燕王也曾收到密旨,令拥立陈留王。董卓虽专横,却是奉密旨行事,燕王如何干涉?\"

听闻宫闱秘事,张辽与高顺相视愕然。

如此一来,董仲颖倒真算得上忠心耿耿。若他确系奉了密诏行事,众人便不该再妄加议论。

皇室权谋之争,向来是外臣避之不及的禁忌。

见气氛凝重,周泰立即岔开话头:\"张将军、高将军,眼下情势危急,咱们须速速离开洛阳地界,以防追兵赶来!\"

\"全凭周将军调遣!\"张辽与高顺双双抱拳应命。

三万并州精锐两人共乘一骑,携半月粮草,稍作休整便连夜向燕国方向急驰。

......

并州军营寨。

吕布率众将及五万将士扑灭营中大火,安抚受惊的草原战马,重归厩内,大营终得安定。

魏续大步踏入中军帐,抱拳禀报:\"将军,此乃损失清单!\"

吕布面色阴鸷地接过细看:粮草辎重焚毁近半,万余匹战马遗失,两万并州铁骑折损。更兼张辽、高顺率三万人马突围而去。

如今五万并州军驻守营中,实力已不及鼎盛时三成。视并州军为私产的吕布岂能咽下这口气?

\"张文远!高伯达!\"吕布暴怒撕碎文书,\"若教本将再遇,定将尔等千刀万剐!\"

然盛怒之余,当务之急仍是携丁原首级,率五万精骑前往西凉军营归顺董卓。

......

洛阳城外,西凉军大营。

吕布单骑而至,手提丁原头颅翻身下赤兔,正寻故交李肃。

血色夕阳下,李肃远眺见吕布策马入营,目光触及鞍侧悬着的丁原首级仍在渗血,当即喜形于色,急引吕布往见主公。

中军帐内,董卓见吕布提着丁原头颅阔步而入,抚掌大笑:\"奉先至矣!速设琼筵,当与吾儿共醉。\"

顷刻间帐内珍馐罗列,觥筹交错间满座尽欢。

董卓掷下金樽,满面红光执起吕布之手:\"得奉先相助,实乃平生大快!\"

吕布会意,当即单膝触地:\"布半生辗转,终遇明公。若不嫌鄙陋,请受孩儿一拜!\"

董卓闻言大笑,亲手搀起这员虎将:\"老夫年方廿四便得麒麟儿,天赐之福也!\"当即赐下锦袍玉带以彰殊荣。

宴饮直至星汉西流,西凉诸将方陆续告退。

...

光熹元年暮春,随着丁原败亡,洛阳朝堂再无力量制衡董卓。得吕布并五万并州精锐归附后,董氏权势愈发熏天。

董卓自封前将军,擢董旻为左将军,封吕布为骑都尉兼中郎将,加都亭侯爵。满朝文武噤若寒蝉。

将军府邸中,李儒捻须进言:\"今权柄尽归岳丈,何不再议废立?\"董卓捋须大笑:\"贤婿所见,正合吾意!\"

翌日晨,千名飞熊军甲士肃立长秋殿,百 ** 栗入朝。

百官畏惧董卓麾下精兵悍将,无人敢抗命,纷纷应召赴宴长秋殿。酒过三巡,董卓忽以手掩唇轻嗽,满座公卿立时噤声。

\"诸公且听!\"董卓拍案道:\"当今天子懦弱无能,岂堪承继大统?本帅欲效法伊尹霍光旧事,改立陈留王为帝。弘农王退居藩邸,敢有异议者——\"剑鞘重重顿地,寒光应声出匣三寸。

殿内群臣皆面如土色,尤其见虓虎吕布按剑侍立,更无人敢出一言。忽见席间一人霍然起身,竟是中军校尉袁绍,厉声喝道:\"天子即位以来未闻过失,董仲颖尔欲行废立,莫非存了谋逆之心?\"

\"狂妄!\"董卓剑锋直指,须发皆张:\"本帅奉 ** 遗诏辅政,朝堂大事皆可独断!尔区区袁本初,真当某家剑锋不利?\"袁绍反手抽剑相向,青锋映着烛火寒芒交错。吕布见状立即移步上前,五指紧扣剑柄。

\"主公三思!\"李儒慌忙拦在两人之间:\"此乃天子禁宫,万万不可...\"话音未落,袁绍已收剑入鞘,拂袖冷笑:\"如此鸿门宴,不赴也罢!\"转身时暗捏冷汗,心知须速离洛阳暂避锋芒。

董卓阴鸷目光转向太傅袁隗,森然道:\"袁太傅,贵府子弟好大的威风!\"剑尖犹在铮鸣,满堂朱紫尽低头屏息。

今日权当顾念汝南袁氏之名,姑且饶恕袁绍冒犯之举。

关于废立新君之议,太傅大人可有异议?

袁隗狡黠答道:\"但凭前将军定夺。\"

董卓闻言大悦,铿然收剑入鞘,鹰目扫视群臣:\"既如此,再有妄议者——\"话锋转冷,\"休怪刀剑无眼。\"

殿中百官皆深谙明哲保身之道,齐声应和:\"谨遵将军钧命。\"

\"甚好!诸君且开怀畅饮!\"董卓举杯邀饮,琥珀酒浆映着烛火。

丝竹骤起,彩袖翻飞,满殿又浮起笙歌。宴罢,董卓率吕布并千骑飞熊军踏夜而归。

军府明堂中,董卓环视幕僚:\"周毖,袁绍现下何处?\"

\"禀主公,袁绍出宫后未归府邸,单骑离京去了。\"周毖拱手作答。

伍琼进言:\"袁绍负气出奔,若逼之过急恐生变故。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旧遍布九州。不如赦其罪,授郡守之职......\"

李儒捻须附和:\"岳父明鉴,袁绍优柔寡断,授渤海太守恰可显您的胸襟。\"

(光熹元年三月廿六·崇德殿)

废立大典上,董卓亲执权柄。

袁隗扶刘辩离御座,解玺绶奉于刘协。

何太后掩面悲泣,群臣垂首噤声。几位汉室老臣袖袍尽湿,唯闻压抑呜咽。

朝堂之上,群臣肃立之际,陈留王刘协在董卓的扶持下登临龙椅,改元永汉。侍中李儒当即宣读诏令,历数何太后谋害董太后之罪,将其幽禁于永安宫中。

当此之时,董卓跋扈专横,逆天而行。满朝公卿唯有尚书丁管挺身抗命,立遭董卓喝令武士推出午门斩首。丁管临刑之际厉声痛骂,神色自若,至死方休。

董卓遂自领相国之职,持节钺,统虎贲,受封郿侯。上殿可不称臣,入朝可免趋拜,更可佩剑着履,威势无两。为笼络人心,董卓携司徒黄琬、司空杨彪诣阙上表,请求为建宁年间遭党锢之祸的陈蕃、窦武等大臣 ** 。

年幼的献帝刘协高居龙椅,依议准奏,追复诸人爵位,擢用其子孙。董卓又纳周毖、伍琼为心腹,更将何颙、郑泰等贤士罗致麾下。在其授意下,韩馥、刘岱等名士纷纷出任州郡要职,连与其有隙的袁绍、王匡等人亦获太守之职。

洛阳深宫之中,被废的少帝刘辩与何太后、唐妃困居永安宫,日渐窘迫。这日少帝见双燕翩跹,感怀身世,遂赋诗含怨。不料被小黄门 ** ,密报相国府。

董卓闻报抚掌大笑:\"正愁师出无名,不料彼辈自投罗网!\"遂召女婿李儒嘱托道:\"少帝之事,便交由贤婿处置。\"言罢目露凶光。

“岳父放心,此事交给小婿!”李儒嘴角挂着阴冷的笑意,大步流星跨出相府门槛,亲自点了一队飞熊军精锐直奔永安宫。

熊熊烈焰吞噬宫殿时,李儒瞳孔骤缩——只见冲天火光中炸开撕心裂肺的诅咒:“董卓逆贼!朕纵化作厉鬼也要看着你九族尽灭!你这秽乱宫闱的豺狼,终要死在汉室忠臣刀下!”

飞熊军的铁甲被热浪灼得发烫。李儒一把揪住值守校尉的领口:“谁点的火?!”

“禀、禀大人!”校尉扑通跪倒,“是弘农王带着唐妃、何太后在殿内 ** ......弟兄们拦不住......”

李儒松开手,火光明灭在他脸上投下诡谲的阴影。这倒省了他亲手沾血——弑君恶名如今可全推给那窝囊废自己了。

“收队。”他转身时,飞熊军铁骑踏碎了一地琉璃瓦。

相府里董卓正搂着 ** 嫔妃饮酒,闻报拍案狂笑:“刘家小崽子竟有这般骨气?可惜啊可惜!”酒浆顺着他的虬须滴在龙袍上,混着胭脂印成污浊的图案。

无人知晓,此刻真正的弘农王正瑟缩在暗渠里发抖。那个火中怒吼的“刘辩”,不过是死士模仿的嗓音罢了。

-----------------------------

刘凤始终潜伏在洛阳城内,冷眼旁观董卓废黜刘辩帝位、扶持刘协登基的全过程。待局势稳定后,他立即启动了秘密计划。

皇宫禁军中早有隐秘卫的暗桩。刘凤命人在永安宫地下暗中挖掘了一条地道。当探知李儒率领飞熊军准备对刘辩、何太后及唐妃下手时,他立即调遣御林铁卫前往永安宫实施营救。

殿内咒骂董卓的声响实为替身所为,整个计划滴水不漏。即便睿智如李儒,也未能察觉其中蹊跷。

刘凤之所以冒险相救,全因念及旧日恩情。当年若非陛下倾力扶持,他绝无今日之权势地位。 ** 曾以族兄身份郑重托付,恳请他照拂其子嗣。既已承诺,刘凤誓必践行。

-----------------------------

刘辩母子三人正于永安宫悲泣之际,十余名身着玄虎纹黑衣的武士突然现身。未置一词便将三人拖入地道,随即 ** 焚毁宫殿。

三人原以为必死无疑,不料黑衣人竟护送他们经密道抵达城外府邸。未及细看,又被塞入马车疾驰出城。全程肃杀的气氛令母子三人胆战心惊。

约莫两炷香后,马车停驻于城郊华宅。当惊魂未定的三人被搀下马车,看清眼前含笑而立的身影时,刘辩不禁热泪盈眶:\"皇叔!可是来救我们的?\"

刘凤望着略显清瘦的刘辩,含笑伸手揉了揉他的头顶,温声道:\"瘦了,这段日子委屈你们了。\"

何婉见到燕王顿时眼眸一亮,嗓音柔媚地唤道:\"燕王何时到的洛阳?\"

\"您能来真是天大的好事!\"她轻抚胸口继续说道,\"有燕王坐镇,董卓那逆贼必不敢造次。\"

说话间她忽然压低声音,眼中闪过厉色:\"恳请燕王诛杀董卓这祸国殃民的奸贼!\"

刘凤闻言险些没绷住表情,暗自腹诽:\"说得轻巧!董卓搅得朝野沸腾正合我意,此时除掉他,岂非自找麻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