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 第74章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第74章

作者:敲敲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4:07:50

自穿越至汉末以来,我曾与当世十大猛将——赵云、张飞、关羽、黄忠、太史慈、周泰、甘宁等一一交手。

虽自忖那吕布亦非我敌手,然对这流传千古的【鬼神无双】之将,终究想要亲自较量一番。\"

至于丁原将被义子所害之事,刘凤既无意旁观,更无施救之念。

丁原之死实乃上佳之局,如此并州群龙无首,便可顺势吞并其九郡九十八城。

虽幽州尚有大片未垦之地,然地理所限,已现掣肘之势。

南面冀州阻断南下之路,若不撕破脸皮,难率大军南下。

东临沧海,唯有向西、向北两途可作扩张之选。

西进并州,实为当前既能开疆拓土,又可壮大势力之上策。

北方草原虽矿藏丰富,奈何人烟稀少。开采矿脉需大量劳力,而人口匮乏正是当下最大短板。

此刻洛阳城内乱象愈演愈烈,袁绍与王匡正率部清剿趁乱劫掠的兵痞无赖。

袁绍当真始料未及,竟有人敢在帝都洛阳趁火 ** 。

放眼全城,处处溃兵横行。连袁府亦遭乱兵冲击,那些护卫家丁竟无一合之敌,转瞬尽数倒地。

袁府上下,只能眼睁睁看着乱兵将府中珍宝洗劫一空。

得知府邸遭乱军洗劫,袁绍怒不可遏。当此大将军亡于十常侍之手的关键时刻,袁氏本已掌控洛阳大半兵权,岂料竟有匪兵胆大包天来袭。

虽怒火中烧,袁绍却无从追查元凶,只得将愤懑倾泻于城中作乱士卒。他当即颁布严令:凡未奉军令趁乱劫掠者,皆以叛军论处;逾期不归营者,尽数诛杀。

在铁血军令震慑下,满载而归的乱兵陆续结伴返营。待洛阳局势稍定,袁绍与王匡望向满目疮痍的皇都,只见昔日繁华街巷尽成焦土,唯余烈火与哭声交织。

\"袁氏要的是完整的洛阳!\"袁绍面色铁青,即刻率部扑救火患、整顿治安。

与此同时,袁术与曹操正引军出谷门,向北邙山疾驰。半日搜寻未果,袁术挥鞭怒骂:\"阉党逃得倒快!\"其急于寻回少帝与陈留王,实存搏取天颜垂青、谋取政治资本之心。

理想总是丰满的,现实却如此骨感。大队人马搜寻大半天,连十常侍半点影子都没摸着。

曹操跨坐马背,拧着眉头对袁术说道:\"公路,不如分头行动?再拖下去,谁知道那群阉人会把陛下和陈留王拐到哪个犄角旮旯?\"

袁术捻着胡须迟疑道:\"孟德,分兵是否欠妥?万一撞见那帮阉党,人手不足岂不误事?\"

曹操斩钉截铁:\"半日未见大队踪迹,可见十常侍早已四散奔逃。即便分兵,擒拿他们也绰绰有余。\"

\"也罢,就依你所言。\"袁术沉吟片刻,终于点头。

两支人马当即分道扬镳,展开拉网式搜寻。

......

邙山深处,十常侍挟持着少帝与陈留王仓皇逃窜。张让这老狐狸深谙人多招风的道理,当即决定化整为零。他带着赵忠押解两位皇室贵胄独自潜逃。

忽然身后马蹄声震天,只见河南中部掾闵贡领着数百精兵杀到。张让面如死灰,心知这番谋划终究是功亏一篑。

\"臣等叩别陛下!\"张让与赵忠伏地叩首,随即相视一笑,纵身跃入滔滔洛水。激流翻涌,顷刻间便将二人吞噬。

刘协拽着兄长钻入草丛藏身,两人屏息凝神不敢出声。远处火把的光亮时隐时现,却分不清是救兵还是追兵。

闵贡领兵赶到时,只见满地狼藉。他握紧腰间佩剑,对四散奔逃的宦官视若无睹,厉声道:\"掘地三尺也要寻回陛下与陈留王!\"

数百甲士轰然应诺,惊起飞鸟无数。躲在草丛里的两兄弟听见渐近的脚步声,把身子压得更低。直到周遭重归寂静,他们才抖落草叶相携而出。夜风拂过少年天子沾满泥渍的衣袍,兄弟二人相顾垂泪。

饥饿与恐惧啃噬着这对落难兄弟的神经。刘协突然指向远处萤光:\"皇兄且看——\"点点幽绿荧光在夜幕中连成星路,恰似为他们引路。十五岁的少年亲王搀扶着颤栗的天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露水前行。

崔府的老管家起夜添灯时,恍惚看见草垛旁蜷着两团人影。他正要呵斥,却见自家老爷衣衫不整地冲出来,扑通跪在草垛前——那顶被夜露打湿的冕冠,正在月光下泛着微光。

巍峨宫墙下,身着绛紫锦袍的崔烈眯起眼睛,细细打量着眼前两位华服少年。他轻抚腰间玉带,缓步上前问道:\"不知二位公子出自哪位大人府上?可是在这邙山行猎迷了路?\"

孩童模样的刘辩攥着弟弟的衣袖微微发抖,倒是年纪更小的刘协挺直腰板,琥珀色的眸子里闪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孤乃陈留王,这位是当今天子。十常侍叛党将我等劫持至此。\"

崔烈闻言立即带着众家仆行大礼,额头抵在冰冷的山石上:\"老臣崔烈叩见陛下,拜见陈留王殿下!\"

见众人恭敬,刘辩学着太傅教过的仪态抬手:\"众卿平身。\"

\"谢陛下恩典。\"崔烈起身时,注意到年幼的天子锦袍下摆沾着泥渍,便趋前两步奏道:\"山间风露伤人,恳请陛下与殿下移驾寒舍暂歇。\"

庄内很快摆开鎏金食案。待两位小贵人用过膳,崔烈立于阶下进言:\"社稷不可无主,老臣愿护送陛下还朝。\"

次日拂晓,崔烈带着两百余名乡勇刚出庄门,正遇闵贡率羽林军疾驰而来。铁骑卷起的烟尘中,闵贡滚鞍下马,甲胄铿锵作响:\"臣救驾来迟,罪该万死!\"

刘协扶着车辕代兄应答:\"闵卿速起,返京之事还需仰仗。\"夕阳将马车影子拉得很长,七百人的仪仗沿着官道蜿蜒前行,旌旗在暮色中猎猎作响。

护送皇帝与陈留王返回洛阳的一路上,若风平浪静倒也无事,偏生天意弄人,非要横生波澜。

这支八百人的护驾队伍尚未抵达洛阳,便与出城寻驾的王公大臣迎头相遇。王允、卢植、马日磾携袁术、曹操率军而来,正与护驾队伍不期而遇。

君臣相见,少不得一番涕泪交加的场面。众臣跪地恸哭后,便簇拥着御驾向洛阳城进发。

行至城郊,忽见后方烟尘滚滚,旌旗漫天。一支精锐铁骑疾驰而来,惊得百官纷纷回顾。袁术纵马上前,厉声喝道:\"来者何人?速速止步!\"

铁骑闻声勒马,阵中让出一条通路。但见一员虎将策赤色战马出列,声如洪钟:\"天子何在?\"

刘辩见此阵仗,吓得缩在弟弟身后瑟瑟发抖。倒是年幼的刘协挺身而出,沉声质问:\"将军何人?\"

那魁梧将领朗声答道:\"某乃并州牧董卓!\"

崔烈当即出列喝道:\"陛下与陈留王自有百官护持,董将军速回河东驻防!\"

董卓闻言大怒,扬鞭怒斥:\"本将昼夜疾驰三百里,岂容你在此指手画脚?再敢多言,定斩不饶!\"

眼见剑拔弩张,刘协肃然道:\"董将军此来,是为护驾,还是劫驾?\"话音未落,随行百官已纷纷亮出兵刃,严阵以待。

董卓眯眼环视,忽作叹息,缓声道:\"臣特来勤王护驾。\"

刘协闻听将领之言,心中稍安,仍强作威仪高声道:\"孤乃陈留王,此乃当今圣驾,董将军还不速速见礼。\"

董卓闻言立即率众将士下马叩拜:\"微臣董卓,恭请圣安。\"

少帝刘辩怯生生地望着面前凶相毕露的将领,虽知是勤王之师,却仍畏缩不敢出声。

刘协见状只得代兄慰勉:\"董将军忠心可鉴,陛下与孤俱感于心。且先平身,待返洛阳再行封赏。\"

\"臣遵旨。\"董卓拱手应命。

翻身上马之际,董卓暗自打量着这位气度沉着的陈留王,心念电转:\"难怪 ** 欲立储君。两相比较,孰为明君,一目了然。\"

他心中陡然升起一个念头:若让这般怯懦之人继续在位,岂不损我大汉威仪?遇臣属尚且战战兢兢,他日外敌来犯,必将丧权辱国。昔日武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之雄风,恐要就此断绝。

反观陈留王举止从容,沉稳有度,确有 ** 之姿。如今 ** 密诏在手,说不得要效法霍光故事了。

董卓当即率三万八千西凉精锐进驻洛阳,决心大展身手。

......

月前得密诏时,董卓尚觉拥立之事难成。岂料何进竟传檄四方,召外兵入京,实乃天赐良机。

董卓收到大将军的诏令后喜不自胜,认定良机已至。他当即命女婿牛辅留守西凉,亲率三万八千铁骑奔赴洛阳。

行军途中,谋士李儒进谏道:\"主公虽奉诏入京,然此行险阻重重。不若先上表朝廷,以'清君侧、诛阉党'之名师出有名,更为妥当。\"

董卓捋须赞许:\"文优此计甚妙!\"

旋即递上奏表:

\"臣察天下纷乱,皆因阉竖乱政。扬汤止沸,不若釜底抽薪;忍痛除痈,胜似养虎为患。乞率王师入京,诛张让等奸佞,以安社稷。\"

大将军何进得奏欣喜若狂,急令西凉军驻屯渑池待命。孰料十常侍已窥破密谋,何进尚未行动便遭 ** 。

洛阳皇宫·椒房殿

光熹元年三月二十,众臣护驾返宫。少帝刘辩与何太后相见泣诉,满朝惊魂初定。

经此 ** ,宫中损失惨重:藏书阁付之一炬,府库遭劫,宦官几被屠尽。更骇人者,传国玉玺竟不知所踪——此乃天命所系,无玺则帝位不正。

朝堂之上混乱不堪,众人早已无暇顾及传国玉玺的下落。

洛阳城郊外,一座雅致的庄园内。

刘凤仔细阅读完密卫送来的情报,嘴角微微上扬:\"果然,一切仍沿着历史轨迹发展,与我预料的丝毫不差。\"

\"历史确实具有强大的自我修正能力。虽然我的暗中布局导致某些细节偏离原轨,但大势依然沿着既定方向推进,将我所带来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刘凤端起案几上的酒杯一饮而尽,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对董卓即将废帝改立陈留王这件事,我倒真是充满期待呢。\"

关于皇宫遗失的传国玉玺,刘凤心知肚明,但此刻他对玉玺并无兴趣。

传国玉玺虽象征天命所归,但这仅限于太平盛世、皇权稳固之时。在这乱世之中,任何诸侯若持玉玺称帝,只会成为众矢之的,就像历史上的孙坚与袁术一样。

刘凤不愿因获得玉玺而使北疆动荡,更不想成为天下诸侯群起攻之的目标。因此即便知晓玉玺下落,他也未曾派密卫打捞,更未向朝廷透露半分消息。

他打算借这传国玉玺来牵制那些野心勃勃的诸侯。

若现在就将其据为己有,接下来的计划将难以施展,对历史走向的掌控力也会削弱。若贸然将玉玺下落告知朝廷,岂不是白白送给董卓?

洛阳城南城区,斄乡侯府。

董卓面色阴沉地端坐主位,正深思废立之事。

董卓在洛阳城内及朝中并无根基,所率西凉军主力尚未入城,仅带五千亲兵【飞熊军】护卫皇帝与陈留王回宫。

其掌控兵力与洛阳守军相比处于劣势。

时值大将军何进遇害,洛阳驻军陷入混乱。

无论是南军、北军、西园新军还是宫廷禁军,实际皆由朝中权臣分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