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 第70章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第70章

作者:敲敲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4:07:50

官道尘土飞扬,五百铁骑簇拥着乔装的王者疾驰。为掩人耳目,刘凤特意未着七海蛟龙甲,未持天龙破城戟,连汗血宝马\"烈焰\"也留在了马厩。这支伪装成商队的精锐,正星夜奔赴洛阳。

蓟城王宫深处,典韦按剑立于丹墀之下。虽忧心君主安危,却不得不遵令镇守宫禁。所幸近日群臣皆忙于关注洛阳动向,连两位军师也埋首于情报文书,竟无人察觉燕王已悄然离宫。

朱漆宫门依旧每日辰时开启,侍女们照例捧着鎏金香炉穿梭回廊。谁也不知这座看似如常的宫殿里,真正主宰天下风云的身影早已消失于重重帷幔之后。

五日后,洛阳城又传回最新消息。

果然不出刘凤所料,何进与十常侍彻底翻脸,各地大臣纷纷率兵进驻洛阳城。

郑玄、蔡邕、贾诩、郭嘉、荀彧等人闻讯大惊失色,对主公的敬佩之情愈发深切。

众人相约前往王宫觐见,不料在宫门外被典韦拦住去路。

典韦率领一队御林铁卫,沉声道:\"王上近日感染风寒,需要静养,暂不见客。诸位大人请回。\"

听闻主公染恙,众人心急如焚。眼下正值事关燕国、北疆乃至大汉未来的关键时刻,主公岂能有失?

郑玄急切追问:\"典韦,主公究竟怎么了?平日里不是好好的吗?可有请两位神医来看诊?\"

典韦神色木然:\"不必了。王上只是略感疲惫,需要休养。\"

蔡邕急得团团转:\"这可如何是好!偏偏在这节骨眼上......\"

郭嘉眸光一闪,想起主公此前的谈话,又见典韦神色有异,顿时了然于心:\"主公走了多久?怕是都快到洛阳了吧?\"

典韦一时不察,脱口而出:\"王上离宫已有五日,自永宁殿议事结束后便动身,如今怕是已到......\"话说半截,突然意识到失言,连忙住口。

当时典韦正讲得起劲,忽然意识到自己失言了,连忙住口,尴尬地望着满朝文武。

殿内顿时鸦雀无声,众臣皆露出惊骇之色。郑玄、蔡邕、荀彧三人更是眼前发黑,几乎站立不稳。

最震惊的当属郭嘉。他原本只是故意试探,谁料竟一语成谶,主公果真独自前往洛阳城。

蔡邕最先回过神来,勃然大怒道:\"荒唐!御林铁卫统领是这么当的?竟纵容主公如此儿戏!为何不及时禀报?若主公在洛阳有个闪失,你担当得起吗?\"

往日里,众臣因典韦统领御林铁卫之职,素来对其礼遇有加。毕竟典韦时刻伴驾左右,虽然朝臣手握重权,也要给他几分薄面。

可今日这事着实令人震怒!堂堂御林统领,竟让主公偷偷溜去洛阳,还瞒着所有大臣。

见蔡邕怒发冲冠的样子,典韦自知理亏,耷拉着脑袋辩解:\"各位大人都知道俺嘴笨,哪会劝人啊?主公决定的事,俺拦得住吗?再说主公的脾气你们不都清楚?他认定的事谁说都不好使。不告诉你们也是主公交代的,俺也是两头受气啊!\"

听罢这番解释,蔡邕长叹一声。冷静下来想想确实如此,自家女婿的倔脾气他最了解,确实错怪了典韦。

\"典将军,方才是老夫急糊涂了,多有得罪。\"蔡邕拱手致歉。

典韦连忙摆手,露出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情:\"大哥太见外了,这事儿也是小弟的疏忽,您千万别往心里去。\"

深知人情世故的典韦心里明白,身为燕国国丈的蔡邕位极人臣,自己虽是大王心腹,却也不该恃宠而骄,始终恪守着谦逊处事的原则。

贾诩适时插话道:\"典将军,大王临行前可曾交代什么?\"

典韦一拍脑门:\"哎呀!差点忘了,大王临走时除了嘱咐我不能告诉你们之外,还特意留了封书信让我转交。\"

郭嘉闻言立即瞪眼:\"这么要紧的事都能忘?若大王真有个闪失,看几位王妃不扒了你的皮!还不快把信拿出来?\"

\"是是是!\"典韦连声应着,急忙从怀中掏出信札双手奉上。

郭嘉展开信笺,只见上面写道:寡人安好,勿念!典韦只是奉命行事,诸位莫要责怪。

洛阳局势错综复杂,关乎天下大势,寡人放心不下,只得亲自走这一遭。

诸位不必担忧,寡人早有万全之策。北疆政务交由荀彧、蔡邕、郑玄三人处置;军务一切如常,照旧行事。

另着郭嘉、贾诩、荀攸三人协理军政要务。隐秘卫与黑衣卫须时刻关注洛阳动向,静候寡人调遣。

传阅完毕后,众人面面相觑,皆露出无奈苦笑。

荀攸轻叹道:\"事已至此,我等唯有遵照王命行事。不仅要严守大王赴洛的消息,更需设法遮掩行踪。即便是王妃问起,也需统一口径。诸位以为如何?\"

荀彧轻揉太阳穴叹息道:\"王上久居深宫,行踪隐秘倒不必忧虑。微臣所忧者,唯王上安危耳!此番仅带五百御林铁卫赴洛阳,如今龙蛇混杂,恐将掀起腥风血雨。\"

众人闻言皆露忧色。

典韦却摆手道:\"诸位大人不必过虑,王上安危确有保障。\"

贾诩目光微闪,追问道:\"典将军似有隐情?何不快将实情道来?\"

典韦坦言:\"王上离宫前确未多言。只是在闻知洛阳变故后,早已密遣隐秘卫及御林铁卫潜入洛阳布置。据王上所言,此乃未雨绸缪之策。\"

\"现下已有五百隐秘卫与千名御林铁卫接应,更兼洛阳内外遍布暗桩,王上安全无虞。\"

众人相顾骇然。

彼此交换的眼神中俱是惊疑——王上竟早作部署,莫非早已预见洛阳变故?

虽有万千疑问,众人却默契地不再深究。

荀彧清嗓道:\"既如此,诸位便依王命各司其职罢。\"

众人纷纷点头应和,随后结伴离开了王宫。

………………

司隶,洛阳城。

如今天子刘宏驾崩,举国哀悼,洛阳城内外笼罩在一片肃穆之中。

外戚与宦官两大势力正为拥立新君暗中角力,整座城池戒备森严。

尽管城中管制极严,但刘凤仍带着数百人顺利入城。

其一,他手持骠骑大将军令牌,无人敢拦;其二,钱财开路,通行无阻——毕竟他最不缺的便是银子。

进城后,刘凤径直前往自己在洛阳的隐蔽据点,同时命人传召韩忠与隐秘卫的洛阳主事。

韩忠等人一见自家王爷亲临,顿时瞪大双眼,满脸惊愕。

“王上!”韩忠神情焦灼,急忙劝道,“眼下洛阳局势动荡,危机四伏,您怎能亲自涉险?还请速速返回蓟城!”

刘凤淡然一笑,宽慰道:“无妨。正因洛阳风云变幻,牵动天下格局,更关乎我北疆利益,寡人岂能袖手旁观?”

他顿了顿,正色问道:“如今城中情形如何?陛下为何突然驾崩?外戚与十常侍之争进展到哪一步了?”

韩忠长叹一声:“唉,皆是大将军何进惹出的祸端!”紧接着,他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

原来,此前朝会上,刘宏曾应允何进所请,命燕王率军征讨**王国。此后,外戚集团一度偃旗息鼓,刘宏也乐得继续逍遥度日。

谁知好景不长,董太后听闻朝堂 ** 后,深感不安……

董太后向来对何皇后没有好感,尤其在她谋害王 ** 之后。太后亲自抚养皇子刘协长大,对这个亲手带大的孙子格外疼爱。

由于极度厌恶何皇后的关系,连带对刘辩也心生嫌恶,因此董太后与儿子立场相同,都希望刘协能继承大统,而非刘辩占据储君之位。

某日董太后当面质问儿子,为何要在朝堂上应允何进的请求。她更不解为何不下诏命燕王率军入京,公开支持刘协继位。

面对母亲的责问,刘宏含笑解释:\"母后勿忧,其实孩儿早已密令燕王暗中调兵进京。算算时日,燕王此刻应该已在来洛阳的路上了。\"

\"待燕王大军入城,何进 ** 便不足为惧。届时与燕王联手剪除外戚势力,协儿的储君之位自然稳固。母后且放宽心,那何进嚣张不了几日了。\"

董太后闻言展颜:\"如此哀家便放心了。\"说罢欣喜地起驾回宫。

偏巧这番对话被一个小宦官听去。此人正是何进安插在宫中的眼线。平素这名暗桩并无大用,谁料今日竟撞破惊天机密。

小宦官不敢耽搁,火速将消息报予大将军。何进听闻后既惊且怒——他万万没料到皇帝竟会暗度陈仓,密调燕王大军进京。

若不是提前获知消息,等到燕王刘凤率领百战精锐兵临洛阳城下时,自己恐怕真要陷入绝境。

最令他震怒的是,他万万没想到皇帝竟会对自己起杀心。自己一心守护大汉江山,胞妹更与陛下诞下皇长子。

何曾想,这位君主竟如此冷酷,欲借燕王之手除去自己。

怒火攻心之下,何进完全丧失了理智,独自闯入了皇宫禁苑。他定要当面质问天子,为何这般绝情!

这确是人之常情——当遭遇不公与委屈,任谁都想讨个说法,吐出胸中郁结的愤懑。

当何进怒容满面地闯入北宫时,刘宏正慵懒地倚在御榻上酣睡。方才与宫人们嬉戏玩闹的疲惫,此刻都化作了香甜的鼾声。

\"参见大将军!\"殿内值守的宫人纷纷行礼。

\"本将与陛下有军机要事相商,尔等暂且退下。\"何进冷着脸挥手。

待宫人尽数退出,沉重的殿门发出\"吱呀\"声响。何进抬眼望见天子安逸的睡颜,积压的怒火顿时爆发:

\"刘宏!你这昏聩之君!\"他厉声喝道,\"我何进为大汉江山殚精竭虑,纵无功勋亦有苦劳!更何况我妹妹还为你生下皇长子!你倒说说,为何要这般赶尽杀绝?\"

盛怒之下,何进不仅直呼天子名讳,更公然斥骂\"昏君\"。尽管他平素总以智勇双全的派系首领自居,可说到底,在妹妹入宫前,他不过是南阳一介豪强。纵然家资丰厚,饱读诗书,但骨子里的市井脾性终究难改。

何进的气势源于手中大权,并非自身修养所致。

当他完全失去理智时,立刻暴露出本性。

刘宏本在享乐后感到疲倦,正想小憩片刻。

不料刚合眼就被吵醒,来人不仅直呼其名,竟敢斥其为昏君。

登基二十一年来,从未有人敢如此放肆,更遑论当面辱骂。

刘宏怒不可遏,厉声喝道:\"放肆!竟敢直呼朕名,辱骂君王!禁军速将此人拖出去斩首!\"

这是刘宏的本能反应——任何冒犯皇威者都该处死,至于来人身份并不重要。

君前失仪,大逆不道,理应当诛。

但天子显然判断失误:能闯宫骂驾者,必已丧失理智。

这道命令非但不会震慑对方,反会火上浇油。

何进独闯北宫,原只想讨个说法——他那些粗鄙言论不过是屠户出身的陋习,并非真有胆量骂君。

可听闻昏君不问缘由就要斩首,最后一丝理智也被怒火吞没。

他突然冲上前抓住刘宏肩膀猛摇,厉声质问:\"昏君!我何进究竟犯了何罪?何家有何过错?我妹妹青春貌美,更为你生下嫡长子!你为何要暗中加害?\"

这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