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 第44章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第44章

作者:敲敲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4:07:50

五千黄金铁骑对阵三万叛军,虽人数居于下风。

然骑兵对步兵本就占尽优势,加之叛军阵脚大乱,更难以抵挡铁骑的凌厉冲锋。

张飞策马扬鞭,丈八蛇矛寒光四射,率领三千铁骑如尖刀般直插敌阵,转眼杀至张纯近前。

幽州作为帝国北陲重镇,常年遭受胡骑侵扰,故百姓皆通晓战阵厮杀之道。

张纯既能号称弥天将军、安定王、三军统帅,自然有其过人之处,堪称当世猛将。

他见汉将单骑突进,嘴角浮起轻蔑之色。

但张纯深谙擒贼擒王之理,此刻正率军突围,不容耽搁。

若被这三千铁骑缠住,三万大军恐难脱身。

为速战速决,张纯一夹马腹,亲率精锐迎战。

张飞见张纯不逃反进,獠牙般的笑意浮现,蛇矛与长枪瞬间交锋。

张纯虽属二流武将,岂是绝世猛将张飞之敌?

蛇矛挟千钧之势劈下,欲将敌将连人带马砸落尘埃。

劲风扑面,张纯急忙横枪格挡。

金铁交鸣之声炸响,兵刃相击。

张纯只觉双臂剧震,长枪险些脱手,未料张飞神力至此,一时竟怔在当场。

张纯一时怔住,但张飞可没愣神。见他反应迟钝,张飞咧嘴狞笑,丈八蛇矛直取对方心窝。

张纯副将见状正欲策马救援,却被张飞麾下一名年轻将领横枪拦下。此人乃张府管家之子,自幼与张飞同习武艺,虽非顶尖猛将,却也有千夫之勇。

\"将军当心!\"副将急呼声中,张纯猛然惊醒,慌忙举枪招架。

\"好身手!\"张飞放声大笑,蛇矛如狂风骤雨般接连攻去。两柄兵器激烈碰撞,金铁交鸣之声响彻战场。

明眼人都看得出张纯绝非敌手,张飞不过猫戏老鼠罢了。张纯虽拼死抵挡,终究力有不逮。伴随着亲卫们的惊呼,他手中长枪脱手飞出,冰冷的矛刃已抵住咽喉。

寒光闪过,张纯头颅飞向半空,无头尸身轰然坠马。张飞拎着滴血的首级,朝叛军怒喝:\"贼首伏诛!跪地者免死!\"

三千铁骑齐声呼应:\"弃械投降者可活命!\"

旌旗猎猎,战马嘶鸣声中,汉军阵前传来震天吼声:\"贼酋张纯首级在此!跪地弃械者可免一死!\"

血色残阳下,张举等人望着那杆长枪上挑着的头颅,军帐中一片死寂。素以骁勇着称的张纯,竟丧命于汉军无名小卒之手,这令叛军将领们面如土色。虽心怀愤恨,却无人敢出阵迎战。

三千铁骑已纠缠多时,远处烟尘滚滚,显是汉军主力将至。张举勒紧缰绳,目光扫过士气低迷的部众,厉声喝道:\"全军听令!化整为零,分头突围!\"

想起张纯方才高声指挥便遭狙杀的惨状,张举压低嗓音对亲兵耳语。须臾间,军阵各处响起此起彼伏的呼喊:\"速逃!汉军追至则命休矣!\"

转眼间,数万叛军如退潮般四散奔逃。张举亲率乌桓将领及精锐亲兵,朝着阴山方向策马疾驰。

这突如其来的溃散令张飞猝不及防。三千铁骑虽能冲锋陷阵,却难追击漫天星散的败军。黑脸将军只得挥师截住最大股的逃兵,铜铃般的眼睛仍不死心地扫视着北方烟尘——那里正有几队人马消失在暮色中。

逃往乌桓草原,便是张举等人唯一的生路。

此刻的张举早已收起野心,只求活命。他劫掠的财物,足以让他余生挥霍无度。

### 刘凤统领一万黄金火骑兵赶至北城门防线时,正撞见张飞率部围剿溃逃的叛军。

烈焰马背上的刘凤侧首下令:“韩忠,速带人马截住那些逃兵!”

“末将遵命!”韩忠抱拳应声,随即引五千精骑追剿残敌。

刘凤则领余部镇守北城门,静观战局。

不多时,张飞策马而回,满脸喜色地高举一颗首级:“殿下且看!张纯这逆贼的脑袋已被俺取下!”

他随即懊恼地啐了一口:“可惜叫张举那厮带着亲兵趁乱溜了,直奔北边草原去了!”

刘凤目光扫过血淋淋的首级,微微颔首:“翼德立下大功,连斩张纯、张举二贼魁首。只是……”

他眉头渐锁。张举曾狂妄称帝,公然践踏汉室威严。此番脱逃,朝廷追究起来终究难办。

张飞愤然捶鞍:“那奸贼滑溜得很!见俺砍了张纯,当即驱散三万大军四散突围,自己带着亲信绕道北遁!”

刘凤沉思片刻,忽道:“且先提审俘虏,探明张举去向。若真逃往乌桓……”

他眼底寒光一闪:“僭越称帝者,必诛!”

《幽州戡乱录》

\"诺!末将这便率五千赤焰骑缉拿叛党。\"张飞抱拳应诺,当即引缰调转马首,铁蹄踏碎残阳,直取张举残部。

刘凤押解着俘虏徐徐归城,战后诸事千头万绪,皆需这位幽州之主定夺。平刚城县衙正厅内,烛火通明。七郡缴获的军资粮秣已着人封存,鎏金铜匣堆满三间厢房。鲜卑黄巾连番洗劫后,修葺城垣的银钱竟要从蓟城拨调——朝廷虽免了五年赋税,却也将幽州化作刘凤的私产。

案牍间,这位年轻的州牧朱笔不停。城外追剿败军的马蹄声隐约可闻,典韦率五千精卒镇守四门,郭嘉正于校场整编七万降卒。东郊公孙大营此刻却乱作一团,严纲踉跄闯入帅帐:\"主公!张举那厮弃城北逃了!\"

\"开什么玩笑!”公孙瓒猛地拍案而起,满脸难以置信地重复着:\"简直荒谬!我们率部围攻平刚城足足月余都未能攻克。\"

\"那刘凤带着他的黄金火骑兵竟在一夜之间破城?这叫人如何能信......\"

他铁青着脸对严纲下令:\"你给我亲自去查,把攻城经过原原本本摸清楚。\"

\"遵命!\"严纲见他神色骇人,不敢多言,抱拳领命后匆匆退出军帐。

..........

翌日拂晓,各部将领押送着降卒陆续返城。清点战果时发现,此役俘获叛军八万余众,歼敌不足五千。更令人惊异的是,己方仅五百人负轻伤,竟无一阵亡。

张举叛军就此覆灭,缴获物资堆积如山。但细查之下,发现张举等首恶携部分金银与万余残部已向北逃窜。

经密探拷问,确认贼首确已逃往乌桓草原。闻讯后,刘凤面色陡沉——这完全打乱了他的谋划。

自光和七年至中平六年,刘凤原打算利用这六年光景潜心整顿幽州。此地连遭鲜卑、乌桓侵扰,又经黄巾之乱与张举 ** ,民生早已凋敝不堪。

他本决定在此期间休养生息,不再兴兵征伐......

倘若此刻率军深入草原与乌桓决战,只怕幽州境内的民生经济会彻底崩溃。

近年来,尽管流沙商会不遗余力地经营,幽州的经济状况依旧没有显着改善,仍是大汉帝国财政最为薄弱的州郡之一。

更紧迫的是!短短半年内,刘凤推行的激进人口迁入计划,使得幽州骤然新增百万之众。

若粮草供应不足,极可能酿成一场百姓 ** 的动荡。

然而,若放弃 ** 张举等叛军首领,刘凤心中又难以释怀,不甘让到手的战功白白流失。

更何况,身旁还有公孙瓒虎视眈眈。倘若按兵不动,任由张举等人逃脱,公孙瓒势必向朝廷上书弹劾。届时,朝廷降罪不说,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更会趁机落井下石。

---

平刚城·县令府邸·正厅

郭嘉略带疑惑地望着主君,低声问道:“王上,如今我军大破叛军,平定幽州之乱,为何您仍愁眉不展?”

刘凤目光扫过厅中文武,叹息道:“寡人正在权衡是否继续 ** 张举 ** 。”

此言一出,众将皆露茫然之色,尤其是追随刘凤已久的张飞、关羽、臧洪、韩忠等人。主君历来用兵果决,向来对敌斩草除根,今日为何迟疑?

性急的张飞直接问道:“王上何须多虑?张举逆贼胆敢僭号称帝,我等汉军将士自当奉命诛之!剿灭叛首,也好向朝廷有个交代。”

“王上,末将等附议!”关羽、臧洪、韩忠、郭嘉、贾诩等人齐声响应。

刘凤揉了揉太阳穴,沉声解释:“翼德所言不虚,但今时不同往日……”

幽州此刻由我执掌,身为州牧须对这十一郡百姓尽责。

眼下幽州连遭三场大战,民生萧条,田地荒芜,百姓困顿不堪。

加之我购入黄巾降卒五六十万,收拢流民三四十万,骤然增添百万人口,便是百万张口待哺。

若不及时安置妥当,恐生民变。

本欲速破平刚城,诛杀张举等贼首,平息幽州 ** ,好腾出手来整顿民生。

未料张举竟率残部突破重围,窜逃乌桓草原。

若出兵追剿,恐使幽州再陷混乱;按兵不动,又恐难向朝廷交代。

正为此事烦忧。奉孝、文和可有良策?

帐中文武听罢,皆明主公所虑。

主公既是燕王,又任骠骑大将军兼幽州牧,肩负三百五十万黎民生计。

云长、翼德、子源、恶来、文达等皆善征战,却不通政事。

奉孝与文和相视一笑,从容出列。

郭嘉上前拱手道:\"主公,此事可分兵处置。您可回蓟城主持州务,剿贼之事交于诸位将军。

昔年鲜卑乌桓联军二十万南下,主公仅率五千黄金火骑兵便大破敌军于渔阳。此战不妨效法前例。\"

一场大战歼敌十万,自此胡虏闻风丧胆,听王上威名便战栗不已。

塞外蛮族虽未开化,却最是崇尚强者。

王上乃大汉第一战神,只消派一支铁骑直捣乌桓王庭,必能震慑其贵族交出叛逆张举等人。

那些被王上吓破胆的乌桓权贵,定会乖乖绑了张举 ** 来献...

不过为防万一,还须遣一员大将率军策应。

老谋士贾诩捋须笑道:\"奉孝此计甚妙!\"

刘凤听完郭嘉献策,眉间阴郁顿消。他暗自思忖:倒是自己当局者迷了,何必总想着动武?

转念一想,以自己在漠北的威名,何不借势施压?这番权谋不用,着实可惜。

想通此节,刘凤展颜对两位军师道:\"就依奉孝所言。\"

随即转向武将队列:\"云长,着你率一万黄金火骑兵即刻奔赴乌桓王庭。若其贵族不肯交出张举,便让他们尝尝本王怒火的滋味。

不必与乌桓主力硬拼,专挑零散部落袭扰。昔 ** 们屡犯我幽州边城,如今也让他们体会被劫掠的滋味。

所获财物,四成充公,余下六成尽归将士。传令三军:不必顾忌,尽管放手劫掠。牛羊马匹、金银珠宝,乃至俘虏人口,皆可夺取。\"

郭嘉与贾诩听闻燕王这番话,心中骤起波澜,暗自思忖:素来以仁义着称的燕王,怎会说出这般霸道的言论?

帐中诸将却神色如常,仿佛早已知晓燕王的行事风格。

关羽大步上前,拱手应命:“末将遵令!”

这位美髯公虽心怀汉室黎民,但对塞外胡族从无半分怜悯。何况燕王早有扫荡草原之志,此次不过是顺势而为。

另一侧,张飞眼巴巴地望着燕王,满脸写着渴望。刘凤却视若无睹,继续调兵遣将:“臧洪、黄忠随云长出征,翼德随我回蓟城——另有要事委派。”

三人齐声领命之际,韩忠忽来禀报:“公孙瓒在城外求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