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 第25章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第25章

作者:敲敲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4:07:50

刘凤计划将演武场内的十几万百姓迁至渔阳郡北部,为他们分配土地、耕牛及农作物种子,推动渔阳北部的大规模开发。

同时,他从这十几万人中严格挑选出一万名身强力壮的青壮男子,正式编入自己的军队体系。接下来,他计划以老兵带新兵的方式开展训练,尽快将麾下一万六千新军操练成可战之师。

……

另一边,刘凤与赵云这对师兄弟正跟随童渊和王越两位师父,开始新一轮的武艺修习——剑术。

此前,师兄弟二人的【百鸟朝凤枪法】已学得七七八八,童渊再无更多可教之处,剩余的路需要他们自行领悟、融会贯通。尤其是刘凤,在渔阳战役中亲历战场厮杀后,似乎已摸索出未来的枪法方向,距离创出独属于自己的枪法已为时不远。

至于剑术,童渊早前也曾指导过二人。而刘凤跟随郑玄求学时,郑玄也传授过一些剑法——毕竟“君子六艺”中包含武艺修习。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文人士子皆爱佩剑,不仅为装饰,更因多数人确实习过剑技。

只不过,郑玄所授剑术更侧重强身健体,而非战场搏杀。其招式过于繁复花巧,实战价值有限。

刘凤对剑术也略有了解,曾在小区公园内跟人学过太极拳与太极剑。总体而言,剑术更适合单人对决,战场实用性较弱。与枪法相似,剑术讲究轻灵敏捷,一对一较量时多有闪转腾挪的华丽动作。

而战场厮杀截然不同——四周皆是敌军,根本没有辗转回避的空间。战场武艺重在简单直接,招式大开大合,追求一击制敌。尽管如此,剑术仍广受青睐,但凡习武之人,腰间多会悬佩一柄长剑以彰身份。

由于实战需求的变化,剑逐渐退出了战场主流,而战刀则越来越受将士们的青睐。

刘凤也持相同观点,锦绣山庄的兵器工坊里鲜少锻造剑类武器。

他将主要精力都投入在马槊、环首刀、长柄战斧等武器的改良上。

至于刘凤为何要习剑,是因为精湛的剑术能让他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虽然受过名师指点\"个人武艺不足以左右战局\"的道理,但真正踏上战场时,他总会将这些教诲抛诸脑后。

不过在日常训练中,刘凤始终谨记:个人勇武确实难以决定战争胜负。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像他这般天赋异禀,能够单枪匹马扭转战局。

听闻童渊对王越的评述后,刘凤对剑术的认知有了新的转变,特别是对王越独创的剑术体系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使他重新调整了习剑的心态。

年少时的王越也曾像寻常游侠那样崇尚武力,向往仗剑天涯、惩恶扬善的侠客生活,因而潜心修习武艺。

在十八般兵器中,王越独爱三尺青锋,他遍访名师,不断与人切磋来精进剑术造诣。

三十而立之年,王越的剑术已臻化境,堪称当世剑道第一人,被武林同道尊为【剑神】!

然而这般出神入化的剑术,在千军万马的战场上仍难施展,王越意识到自己的武学境界尚有提升空间。

为此他日夜思索如何突破剑术瓶颈。

经过五年苦修仍无突破之际,忽闻贺兰山匪患猖獗,荼毒百姓。

王越闻讯怒发冲冠,单枪匹马杀上贺兰山,将凶残的马贼尽数剿灭。

这场生死搏杀让王越顿悟剑术真谛,战后他根据实战经验改良剑招,终使自创剑法完成质的飞跃。

如今他的剑术既可应对高手对决,亦能于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

此刻,王越即将传授给刘凤和赵云的剑法,正是他悟透武道真谛后独创的绝学。

听完师父的讲解,刘凤眼中闪烁兴奋的光芒,先前的忧虑一扫而空。

他原本担心剑术在战场上缺乏实效,徒耗精力不说,甚至可能影响枪法的发挥——若真如此,\"枪剑双绝\"的威名岂非成了笑谈?

在刘凤的记忆里,\"枪剑双绝\"是足以纵横沙场的绝技。《三国演义》中记载,赵云正是持枪携剑,在长坂坡百万军中七进七出,怀护幼主连斩十余名曹营悍将,自身却未损分毫。此役之后,常山赵子龙名震天下。

倘若这绝技在自己手中沦为鸡肋,刘凤怕是要懊恼至极。他原以为是罗贯中夸大其词,如今方知\"枪剑双绝\"确有其威。想到自己将来持枪舞剑大杀四方的英姿,少年不禁咧嘴笑出了声。

———

虽然刘凤和赵云早年在童渊门下修习过基础剑术,但王越对二人的功底并不满意。在他看来,童渊传授枪术堪称宗师,可论剑道造诣,终究隔行如隔山。

枪剑虽同重轻灵之道,内核却大相径庭。若以枪术要诀强套剑法,不仅暴殄天物,更是谬以千里。长枪需双手运劲,利剑贵单手巧变,二者招式心法截然不同。

因此王越要求两位 ** 摒弃旧习,从头开始研习他亲自编排的剑术根基。

王越虽是个醉心仕途的人,平日里对官员心存畏惧,就连与刘凤说话也是谦恭有礼,从不摆长辈架子。可一旦执剑授课,整个人的气势便截然不同。

首先,王越是刘凤与赵云的师父,对两名 ** 自然严格。其次,他授剑之道本就严厉异常。

他绝不容忍 ** 学艺不精,要求他们必须一丝不苟。若基础剑术不扎实,想学高阶剑招简直是痴人说梦,即便硬学,也不过是画虎类犬!

刘凤听完王越的剑术教学计划,当场愣住。按这安排,要练成枪剑双绝,至少得

刘凤或许自诩天赋异禀,却忽略了身边童渊、王越、赵云等人哪个不是百年难遇的武学奇才。

这三位宗师级人物,哪个不是耗尽毕生心血才达到武学巅峰。刘凤妄想用两三年就掌握别人穷尽一生才能领悟的绝学,世上哪有这等美事。

在王越严苛督导下,刘凤与赵云这对师兄弟重新体验到了初学枪术时的痛苦岁月。王越为证明自身剑术造诣,训练标准比童渊当年更为严酷。

面对近乎残酷的训练,刘凤多次萌生退意——既然单凭天赋就能横行天下,何必追求枪剑双绝?但看着王越殷切的目光和赵云勤勉的身影,他终究选择了坚持。

王越设计的地狱式训练包含大量基础科目与剑术专项练习,每项都要求完美执行不得有误。更残酷的是,这位宗师经常以切磋为名亲自出手指点。

刘凤仗着特殊体质毫不在意,反倒将实战视为积累经验的良机。可苦了赵云——没有师兄那般天赋,每次与宗师过招都只能狼狈逃窜。看着师弟挨揍的窘态,刘凤竟感到莫名畅快。

几次陪练后,王越察觉了刘凤身体的异常。他勒令刘凤不得依赖体质取巧,特意准备沾满石灰的黑衣与训练用剑, ** 其专注于招式精进。

王越在后续的比试中规定:若刘凤黑衣上的白印超过五处,就必须加练基本功两个时辰。

为了争取片刻喘息之机,刘凤只得收起戏谑之心全神贯注应对,与王越过招时再不敢有半分懈怠。

王越的磨砺堪称严苛,成效却着实惊人——如今赵云与刘凤这对师兄弟已能在其剑下支撑数十回合,偶尔竟能反守为攻。

最令人称奇的是刘凤的突破:如今与王越对战时,他衣袍上的白痕从未超过五处。这意味着在王越疾风骤雨般的攻势中,至多仅有五次未能避开。这般的精进,已堪称惊人。

对于剑术的飞速提升,刘凤心中亦不免暗自欣喜。

黄巾之变前夕,刘凤将全部精力聚焦于钜鹿郡动向,尤其紧盯张角三兄弟的举动。作为祸乱之源,此三人一举一动皆牵动全局。

而那个最终背弃黄巾的叛徒唐周,亦在隐秘卫的严密监控之下。刘凤特意命人与其频繁接触,引导其如历史记载那般,在 ** 前夕向朝廷告密。

为确保计划万无一失,隐秘卫以重金开路,辅以天下大势剖析。当唐周真切认识到黄巾军必败无疑时,不由惊出满背冷汗。

这个落魄秀才曾因贫病交加被张角所救,遂拜入太平道门下。但随着时间推移,他惊恐地发现所谓\"解除病痛\"的教义背后,竟藏着颠覆王朝的祸心。

起初唐周对 ** 尚存幻想,如今……(内容截断)

在暴君刘宏执掌的东汉末年,灾荒与动乱此起彼伏,洛阳城内官爵明码标价,纲常伦理崩坏,黎民百姓挣扎在生死边缘,某些州县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惨剧。若能亲手埋葬这个腐朽的王朝,推翻这个昏聩的统治集团,唐周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或许有朝一日,他也能跻身从龙之列,博得个万户侯的功名。但随着对太平道核心机密的掌握,唐周愈发怀疑这场起义的胜算。通过近距离观察,他愕然发现张角兄弟三人不过是眼高手低之辈。整个教派架构杂乱无章,核心成员尽是些目不识丁的贫民。最令人痛心的是,那些信徒大多是被符水治病等伎俩蒙骗入教,所求不过是一顿饱饭。虽号称百万信众,但太平道储备的粮秣军械屈指可数,根本支撑不起大规模武装行动。尽管不愿面对,但不得不承认:即便民生凋敝,四百年汉室正统观念仍根植人心。若有叛乱,只需打出\"匡扶汉室\"的旗号,顷刻间就能聚起粮饷兵甲。越是深思,恐惧愈甚。当隐秘卫捧着金银前来游说,并分析双方实力悬殊后,唐周内心的天平彻底倾斜。此刻他正面临抉择:是为虚幻的从龙之功赌上九族性命?还是向朝廷揭发太平道谋逆以保全自身?按常理,理当效忠朝廷,举报这场祸乱之源。

唐周暗自思忖,保住性命之余或许还能建功立业,博得朝廷封赏也未可知。

然而转念想到这条性命乃恩师张角所救,若将太平道密谋上报朝廷,岂不是背信弃义之徒?

如此行径,日后有何颜面存于世间?唐周顿时陷入进退维谷之境。

隐秘卫并未催促,任其挣扎。此时不仅唐周面临抉择,太平道准备未足,刘凤亦未完全就绪。

黄巾之乱虽被朝廷迅速平定,但其破坏之深、影响之久,绝非朝夕可消。

东汉十三州中,青、徐、幽、冀等八州皆遭战火荼毒,灾民近千万——须知当时天下人口不过五千万。

幽州地处北疆,十一郡九十邑仅二百五十二万人口,民生贫瘠,所幸受损较轻。

刘凤既以幽州为根基,自不容黄巾蚁贼祸乱此地。

他更谋划趁天下动荡之际广纳流民,充实幽州人口,增强底蕴。

毕竟民寡则财薄,兵源自然紧缺,壮大势力便难如登天。

刘凤岂会嫌治下百姓过多?若能坐拥亿兆黎民,何须蛰伏待机?百万雄师足可横扫寰宇。

幽州地广人稀,二百五十万之众尚不及后世一郡,何来供养之忧?

百姓的智慧无穷无尽,单是千年之后的中原腹地便能哺育亿万生灵。今日的幽燕沃土远比豫州广阔,何须忧虑生计?

虽然未来之世耕作之术远超当下,五谷丰登远胜今朝。但只要将这片北疆经营得当,供千万黎民繁衍生息亦非难事。真正需要筹谋的,倒是该广积粮秣。唯有仓廪充实,方能放心收纳四方逃荒之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