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 第21章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第21章

作者:敲敲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4:07:50

\"老奴遵旨。\"张让躬身退下,即刻差小黄门前往宣德殿传召。

宣德殿内,刘凤正打量着宫中陈设,暗自惊叹皇室奢靡。忽被前来传召的小黄门打断:\"陛下召平阳侯即刻赴崇德殿觐见。\"

\"有劳带路。\"刘凤整肃衣冠,随内侍穿廊过殿。

入得崇德殿,先望见满朝朱紫,再观龙椅上端坐的当今天子,当即大礼 ** :\"臣平阳侯刘凤,恭请圣安。\"

\"免礼。\"刘宏含笑抬手,\"且让朕瞧瞧我刘氏年轻一辈的俊杰。\"

得此恩准,刘凤挺直腰身昂首而立,目光坦然迎向高居九重的天子。

刘凤凝视御座上的天子刘宏,只见这位不到三十四岁的君主虽面容端正,却因纵情酒色而面色苍白,连说话都显得中气不足。

\"酒色伤身\"这话果然不假!

难怪刘宏会在盛年早逝。他的离世直接导致东汉王朝分崩离析,天下由此进入诸侯割据的乱世。

这位天子本可做个逍遥快活的解渎亭侯,却在永康元年被窦氏外戚推上皇位,从此开启昏庸无道的统治生涯。

在位期间,他重用宦官、实施党锢,更设立西园搜刮民财,甚至公开卖官鬻爵。到统治末期,黄巾 ** 爆发,凉州等地也陷入长期动荡。

最终刘宏不仅身败名裂,两个儿子更沦为权臣手中的傀儡,结局何其凄凉!

就在刘凤观察天子时,刘宏也在打量这位年轻将领。只见眼前这位十七岁的少年郎眉目如画,风度翩翩。谁能想到正是这位贵族公子率领五千铁骑击溃二十万胡虏,创下自汉武时代以来最辉煌的战绩。

\"平阳侯真乃少年英雄!\"刘宏拍手称赞道,\"不愧是我刘氏宗亲新一代的翘楚。以五千精骑解幽州之危,破鲜卑乌桓二十万大军,更深入塞外迫使鲜卑单于臣服纳贡。此等功业,堪比武帝朝的卫青与霍去病啊!\"

文武百官的目光与天子刘宏的视线,此刻都聚焦在崇德殿 ** 的刘凤身上。

\"陛下,\"刘凤郑重拱手,\"末将常闻汉武年间,霍去病十八岁率八百铁骑纵横大漠,两度立下首功,受封冠军侯。十九岁便官拜骠骑将军,在河西之战中降服十万匈奴,缴获祭天金人。\"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铿锵:\"今臣率领五千精兵,在渔阳大破鲜卑二十万联军,斩敌十万之众。更迫使鲜卑单于遣使称臣,尊我大汉为宗主国。这赫赫战功,足可比肩当年霍去病将军!\"

\"臣惟愿向陛下求取与霍将军相同的封赏。\"刘凤深深一揖,\"更要让四方蛮夷明白: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御座上的刘宏龙颜大悦,朗声笑道:\"好!好一个少年英雄!爱卿立下百年未有之战功,确当得起这等封赏。\"

好的,我将按照您的要求

皇帝满意地点头,威严地说道:\"朕决定封你为冠军侯,同时晋升为骠骑大将军,望你能继续保卫大汉疆土,扬我国威。\"

刘凤立即恭敬地跪拜:\"臣叩谢陛下恩典!\"

朝堂上,世家官员们脸色阴沉。他们盯着刘凤,眼中满是不忿——凭什么这个宗室子弟能轻易获得如此显赫的封赏?

与之相反,清流官员们则向刘凤投去真诚的祝贺目光。

\"若无要事,今日早朝到此为止。\"刘宏环视群臣,随后在张让的搀扶下起身,\"子度随朕去仓池走走,正好叙叙家常。\"

\"臣遵旨。\"刘凤向清流同僚告辞后,快步跟上皇帝一行。

......

皇宫仓池内,亭台水榭相映成趣。奇花异木间,珍禽异兽悠然栖息。

刘宏与刘凤在凉亭中品茗畅谈。宫女们奉上茶点后悄然退下。

张让垂首立于亭外,尽管在外权倾朝野,在宫中他始终谨守奴仆本分。

正当二人相谈甚欢时,一道稚嫩的童声突然传来:\"父皇,您也在这里呀?\"

刘宏苍白的面容泛起血色,几位蹦跳而来的小皇子让他展露慈祥笑容:\"慢些跑,别摔着。\"他招手道:\"快到父皇这儿来,今日给你们引见一位长辈。\"

刘凤静立原处,目光扫过奔来的三个孩子。六七岁的女童生得玉雪可爱,两名男童中,年约八岁的略显腼腆,另一名四五岁的活泼伶俐。他立即明白了三人身份——那粉妆玉琢的女童当是万年公主刘颖,年长些的必是皇长子刘辩,年幼的自是皇次子刘协。

\"臣参见公主殿下、皇子殿下。\"刘凤当即行礼。

刘宏扯着他的衣袖笑道:\"子度不必多礼。这是在仓池,非在朝堂,自家人无需拘礼。\"转头对孩子们道:\"这位可是击溃鲜卑乌桓联军的英雄,咱们皇族的少年俊杰,当朝冠军侯。还不快拜见皇叔?\"

刘颖三人立即整衣肃容,规规矩矩行礼:\"拜见皇叔。\"

刘凤含笑点头。刘宏随即吩咐:\"你们先去鹿园玩耍,父皇要与皇叔商议国事。\"侍立台阶下的张让躬身领命,带着三位小主子往鹿园去了。

短暂相见,刘凤已敏锐地察觉到两位皇子与公主的性情特点。

万年公主刘颖容貌出众,气质高雅,肌肤白皙,举止端庄又不失灵动,聪慧过人,尽显皇家贵女风范。

皇长子刘辩性格懦弱,缺乏主见,遇事优柔寡断,难当大任。

皇次子刘协深明大义,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具有卓越的政治眼光和治国才能。据史料记载,即使身为傀儡皇帝,刘协仍心系百姓。某年灾荒,他下令开仓赈灾,后发现有人舞弊,便亲自熬粥验证,最终肃清 ** ,使赈灾顺利进行。

刘协的统治相当明智,与曹操实为合作关系,其执政期间从未犯过重大决策失误。若非生于乱世,他必将成为一代明君。这也解释了为何汉灵帝刘宏有意废长立幼。

皇长子刘辩虽为正统继承人且拥有强大外戚支持,但性格缺陷使其难以胜任帝位。群臣之所以拥戴他,正是看中其懦弱可欺的性格——这样更便于朝臣把控朝政。

刘凤忽然打断思绪,暗自思忖:这些人的命运与我何干?只需做好分内之事。若新君英明神武,反倒会给我带来麻烦!

刘宏慈爱地望着皇子们,随口问道:\"子度,你对朕的两位皇子有何看法?\"

仓池水榭内,刘凤听闻天子垂询,指尖微不可察地颤了颤。他垂眸整理衣襟褶皱,声线平稳似古井无波:\"臣身为外臣,岂敢妄议龙子凤孙?\"

刘宏倚着青玉凭几,琉璃盏中的桑落酒泛起涟漪:\"子度何须拘礼?此处既非崇德殿...\" ** 指尖轻叩案面,惊走栏外鸥鹭,\"你乃宗亲尊长,品评晚辈不过家常。\"

见推辞不得,刘凤凝望池中锦鲤,字句如秤星般谨慎:\"皇长子熟读经史,进退有度,颇具大儒气象。\"鱼尾扫碎倒影时,他话锋一转,\"只是性如苇草,外刚内柔,遇事多谋少决——好在年仅总角,假以时日...\"

谈及皇次子,他眉间冰霜稍融:\"次殿下天资颖悟,孝亲敦睦,只是...\"突然噤声的刹那,廊下铜铃正被春风吹得叮当乱响。

赵忠捧着鎏金唾壶的手骤然收紧,汗珠顺着宦官苍白的鬓角滑落,在织金地衣上洇出深色痕迹。

刘凤一番话说完,刘宏懒洋洋地靠在椅背上闭目沉思。片刻寂静后,他长叹一声,扭头对身旁的赵忠说:\"去把孩子们接回来。\"

赵忠领命后快步奔向鹿园,刘凤见状心头一紧——区区接皇子公主的事,何须中常侍亲自出马?这分明是有意支开近臣,要与他单独密谈。

果然,待赵忠走远后,刘宏突然开口:\"子度啊,你识人的眼光确实独到。说实话,我因辩儿生母及其外戚势力而疏远他,加之这孩子性格过于懦弱...\"

\"协儿自幼丧母,由太后抚养长大,聪慧可人。听你方才分析,两个孩子各有优劣,确实不能单凭个人好恶定夺。\"

话锋一转,刘宏直视刘凤:\"依你之见,两位皇子谁更适合继承大统?\"

这杀头的问题让刘凤险些暴起,恨不得给这昏君几记耳光。他强压怒火,扑通跪地,摆出惶恐之态:\"陛下恕罪!臣岂敢妄议储君?况且陛下正值壮年,此时谈论此事未免过早...\"

刘宏伸手扶他起身:\"你身为宗室,议论储君有何不可?都说天子风光,可谁知其中艰辛?坐上这个位置才明白...\"

我当初只是解渎亭侯时,日子过得何等逍遥快活。

那时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哪有人敢对我的决定说半个不字。

可自从坐上龙椅,连吃饭睡觉这样的小事,都要被那群大臣指指点点。

不过是想修个园子,那些大臣就哭天抢地,好像朕要亡了大汉江山似的,实在可恨至极!

我这身子骨还能撑几年,自己心里有数。正因如此,才不得不考虑立储之事。

长子刘辩性情懦弱,背后是强势的何皇后和庞大的外戚势力。他根本不懂如何驾驭臣下。更何况他舅舅野心勃勃,仗着外戚身份,正在朝中大肆揽权。

虽是嫡长子,但我实在不愿将大汉江山交到他手上。

次子刘协自幼丧母,由我母亲亲自抚养长大,深得我心。加上他外戚家族无能,反倒最适合继承大统。

可恨那群大臣拿嫡长子说事,死活阻挠我立储的打算!

刘凤听得冷汗涔涔。天子欲立刘协为储的心思满朝皆知,却没人敢点破。

此刻天子竟当面向他吐露,究竟意欲何为?

......

刘宏长叹一声,目光灼灼地望向刘协,斩钉截铁道:\"朕要立皇次子刘协为储!\"

\"子度,你身为宗室翘楚,文武双全,十七岁便名动天下。假以时日,必成栋梁之材。\"

\"你既是皇叔,朕要你将来好好辅佐协儿,共同治理我大汉江山。\"

子度!这是家中长辈对同宗兄弟的殷切嘱托,绝非君王对臣属的命令。

刘凤神情微妙地望着郑重其事的汉帝刘宏,心中暗想:这番托付之词,倒与当年刘备在白帝城向诸葛亮托付后事颇为相似。天子竟要委以辅政重任,这份信任未免太重。

他暗自思忖:将来必当尽心治理这五百八十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只是这江山未必会交到您儿子手中。

历经朝堂风雨的刘凤早已不是初出茅庐之人。执掌朝政十三载的汉帝,怎会毫无防备地将辅国大权交付?朝堂之上必有制衡之策。

换位思之,自己在朝中毫无根基,若贸然涉足朝政,势必与世家大族为敌。届时恐怕连清流官员都不会施以援手。要想立足,唯有仰仗天子扶持。

可惜刘宏的精心谋划终将落空。此刻的大汉王朝早已病入膏肓,黄巾之乱近在眼前。未来的汉献帝注定沦为权臣掌中傀儡,此乃大势所趋,非人力可挽。

若真能获得辅政之权,自然求之不得。刘凤当即以头叩地,怦然作响,满脸忠忱地答道:\"臣定当鞠躬尽瘁,辅佐新君。\"

闻得此言,刘宏如释重负,喃喃自语:\"如此甚好。至于辨儿,朕已决定封他为魏王,将富庶的魏郡赐作封地。让他做个逍遥藩王,安稳度日,也算是朕这个父亲的一片心意。\"

正自语间,张让与赵忠已携皇子公主们返回殿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