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 第19章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第19章

作者:敲敲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4:07:50

刘益州浅酌杯中佳酿,欣慰道:\"子度此战之功,堪比当年卫霍横扫漠北。为刘氏皇族争光,为社稷添彩!来,叔侄共饮此杯!\"

\"叔父过誉了。\"刘凤含笑举杯,与长辈轻轻相碰。

卢子干听闻刘焉将国事比作家务,眉头微蹙却未多言。毕竟普天之下,谁人不晓这江山姓刘?他压下杂念,独自饮尽杯中酒,温言道:\"子度,圣上特召你入洛,满朝公卿都想一睹当代冠军侯的风采。\"

当晚我们得早些歇息,明日拂晓便要率军启程回洛阳。”

刘凤对此早有预料,神色自若地应道:“好!那我先告退了。今日战场厮杀确实耗费了不少气力。”

他接过臧洪奉上的礼册,亲自呈到刘焉与卢植面前:“这是小侄给叔父和卢将军备的薄礼,还望笑纳。”

这份礼单上的物件皆是从战利品中精挑细选而来,除金银珠宝外,还有不少牛羊牲畜。特别在卢植的礼单中额外列有五千匹草原良驹——反正缴获的四万战马本就要上交朝廷,不如借花献佛。

刘焉与卢植浏览礼单时相视而笑。刘焉对自家侄儿常送厚礼早已习以为常,倒是卢植见到那五千骏马时眼前一亮。

要知道在大汉疆域内,除幽州、并州、凉州等边陲重镇能维持成建制骑兵外,各州郡鲜有像样的骑军。即便洛阳北军麾下,骑卒也不过数千之众——非是军中无人擅骑,实因良驹难求。

如今平阳侯送上这份厚礼,卢植也只得含笑收下。

见二人欣然受礼,刘凤便带着臧洪等亲卫告辞离去。

............

蓟城锦绣山庄。

当刘凤一行踏着星辉归来时,已是子夜时分。身着七海蛟龙甲的年轻将军轻推房门,天龙破城戟在月下泛着寒光。

“夫君回来了!”凭窗望月的甄姜闻声回首,眸中映出凯旋而归的良人身影。

\"回来了!\"刘凤脸上洋溢着喜悦,大步走向兵器架,将天龙破城戟和凌虚剑仔细摆放整齐。

\"娘子,帮我脱下这身甲胄。\"他张开双臂,示意妻子帮忙卸下七海蛟龙甲。

甄姜温柔地为丈夫解下战甲,轻声道:\"夫君征战辛苦,先去歇息吧。我会去通知师父和父亲你已平安归来。\"

刘凤确实疲惫不堪,连梳洗都顾不上,直接倒在床榻上沉沉睡去。甄姜熄灭烛火,轻掩房门,转身去报平安。

翌日清晨,在妻子服侍下更衣后,二人携手前往偏厅用膳。刚到厅前,就见师父童渊、岳父甄逸、郑玄先生及关羽等人早已等候多时。

\"诸位倒是起得早。\"刘凤抿着豆浆打趣道。

\"还不是想早点见到咱们幽州的功臣。\"童渊捋须笑道。甄逸和郑玄也含笑祝贺:\"子度凯旋,可喜可贺。\"

\"回来了!\"刘凤向众人拱手致意。

席间,刘凤放下碗盏宣布:\"圣上召我入洛阳面圣,此番怕是少不了封赏。云长、翼德、子源三位就留守山庄,让火骑兵好生休整。\"

让我陪同岳父大人一同前往洛阳吧,带上十几名护卫就够了。反正有洛阳北军随行,安全应当无虞。\"

\"遵命!\"关羽、张飞和臧洪齐声应道。

\"老夫和子龙也一起去洛阳吧!\"童渊放下豆浆碗,笑着对爱徒说道。

刘凤没想到师父竟愿远行,不禁露出讶异之色。

见徒弟这般神情,童渊解释道:\"你们师兄弟的武艺已得我真传,此去洛阳正要带你们拜访另一位武学大家,请他指点你们枪剑双绝的功夫。这不是你一直念叨的愿望吗?\"

\"刘凤率童渊、赵云、甄逸及十余亲卫,与卢植统领的八万北军及大量战利品、牲畜同行。但带着如此庞大的队伍,行军速度实在缓慢。卢植忧心朝廷久候,便与刘凤等人快马先行。\"

\"卢植将大军指挥权交给副将,自己则与刘凤等人轻装先行。刘凤也急于完成洛阳之行,好回锦绣山庄备战。黄巾之乱即将爆发,时间紧迫啊!\"

\"历经数日骑行,卢植一行终于抵达帝都洛阳。地处河洛平原的洛阳城,依山傍水,自古便是兵家必争的'龙兴之地'。\"

自夏朝起,先民便在此繁衍生息。太康作为夏朝第三代君王,首次将洛阳定为国都。

望着巍峨的洛阳城墙,刘凤与赵云这对师兄弟不禁瞠目结舌。虽曾见识过现代建筑,但亲眼目睹这座城墙宽达十三米、高逾六米的古代杰作时,刘凤仍被深深震撼。

这凝聚着先人智慧的宏伟建筑,令后世诸多庞然大物都相形见绌。行至南门处,众人不约而同放慢脚步,师兄弟二人更是以探寻的目光细细打量这座千年古都。

南门守军突见百余全副武装的精骑逼近,立即警铃大作,迅速列阵戒备。守门校尉厉声喝问:\"来者何人?率军入城所为何事?\"

卢植催马上前,取出令牌示之:\"本帅乃北军统领卢植,奉旨护送平阳侯返京复命。\"校尉见状急忙行礼,即刻撤防放行。

入城后,卢植欲直趋皇宫面圣。刘凤望了望天色,婉言推辞道:\"时辰已晚,不如明日早朝再行觐见。\"卢植思忖片刻,深以为然。

\"子度不如暂歇寒舍,容某设宴为你接风,引荐几位朝中重臣?\"卢植热情相邀。刘凤拱手谢道:\"末将在京中自有宅邸,待安顿好部属,定当登门拜访。\"

刘凤谦逊婉拒了留宿之请,但欣然应允赴卢府之约。

\"子度,老夫先行回府筹备宴席!\"卢植捋须含笑,率亲卫策马离去。

\"有劳卢将军费心。\"刘凤抱拳微笑,目送其远去。

待卢植走远,刘凤便带着童渊、赵云、甄逸及十余名亲卫返回平阳侯府。

洛阳平阳侯府内,这座御赐的华美宅邸虽初次入住,却很快被唤醒了生气。作为帝都中枢,洛阳的风云变幻皆牵动天下,刘凤深谙在此布局的重要性。

此番入洛,他心怀四愿:

其一,奉诏受封;

其二,设立暗桩以窥朝堂动向;

其三,为将来未雨绸缪;

其四,网罗洛阳遗贤。

明面上仅带十余人,暗处却有百余精锐随行。历时两年经营的\"隐秘卫\"已初具规模,唯缺一位能掌大局的统领。其实刘凤心中早有人选,只是机缘未至。

正沉思间,甄逸推门笑道:\"贤婿,卢府已遣人来迎。\"

\"倒是迅捷。\"刘凤整衣而起,\"也不知宴席备得如何?\"说罢便与岳父并肩向府门行去。

“子度,办酒宴其实容易得很,只要备齐酒水瓜果,宴席就能开场啦!\"看到女婿不懂设宴的诀窍,甄逸满脸堆笑地为他解释。

\"这宴席办得也太随意了吧!\"刘凤听完岳父的解说,不由摇头笑道。

\"在家随性些倒也罢了,待会儿宴上可不能再这般轻浮!\"甄逸难得板起脸,正色叮嘱眼前这个嬉皮笑脸的女婿。

\"遵命!\"刘凤立刻敛容正色,郑重应道。

转眼间,翁婿二人已行至府门。只见一名小厮正静立在马车旁等候。

\"可是卢府派来迎候本侯的?\"刘凤在门前问道。

\"回侯爷,小的正是奉老爷之命前来引路,怕侯爷不认得卢府方向。\"小厮躬身答道。

\"子度,快些出发吧,莫让宾客久候!\"甄逸在旁催促道。

\"嗯。\"刘凤快步登车,随着小厮驾车向卢府驶去。

洛阳城南,卢植府邸。

在卢府仆役引领下,刘凤缓步走向正厅。以他的辈分与官阶,卢植未至门前相迎也不算失礼。

踏入正厅时,只见宾客满座。正与众人谈笑的卢植见到刘凤,立即放下酒樽招呼道:\"子度来得正好,快过来认识几位朝中前辈。\"

刘凤恭敬地上前行礼:\"见过卢将军。\"

卢植笑着拉起他的手,引至右侧席位:\"这位便是闻名天下的'荀氏八龙,慈明无双'——当朝光禄勋荀爽大人。\"

刘凤恭敬地向荀爽行礼:\"荀老先生,晚辈刘凤有礼了。\"

眼前这位光禄勋大人究竟有何等才能,刘凤并不十分了解,但他对荀家两位后辈——荀彧和荀攸叔侄却是仰慕已久。

荀彧字文若,年少时便被誉为\"王佐之才\",是汉末着名的政治家和谋略家,后来成为曹操最重要的谋士,助其统一北方。

荀攸字公达,少年时就被称为\"军略大师\",擅长制定灵活多变的作战计划,着有《设奇策共十二计》,同样是曹操的重要谋士。

能够官至光禄勋,荀爽自然也不是寻常人物。颍川荀氏人才辈出,今日与荀爽结交,日后或许能借此招揽到荀彧和荀攸这两位顶尖人才。

荀爽轻抚胡须,欣慰地看着眼前这位年轻才俊:\"平阳侯果然风采不凡,不愧少年俊杰!\"

作为忠于刘氏皇族的荀氏家族一员,荀爽见到刘氏皇族出现这样的青年才俊,比看到自家子弟成才还要高兴。

卢植笑着继续引荐:\"子度,这位是朝廷从事中郎王允大人,那位是侍中蔡邕大人。\"

刘凤再次恭敬行礼:\"晚辈见过王大人、蔡大人。\"

眼前这两位都是名留青史的人物。若论后世名声,恐怕厅中其他朝臣都难以企及。

蔡邕字伯喈,是汉末着名文学家、书法家,精通音律,创立飞白书体,曾校勘熹平石经,参与编撰《东观汉纪》。更让刘凤心动的是,他还有位才貌双全的女儿。

王允字子师,出自太原王氏名门。他之所以闻名后世,是因为其养女貂蝉用连环计除掉董卓,成就千古佳话。

后世对王允的评价虽多有贬损,但在刘凤眼中这些都无足轻重。

历朝历代权力角逐中的阴暗手段数不胜数,王允的所作所为也算不上多么出格。

\"哈哈!老夫早就听闻平阳侯的大名。锦绣山庄产出的雪白宣纸,绝世美酒'天上白玉京',可都是平阳侯的杰作啊!\"

\"如今更是一举击败鲜卑乌桓十余万胡虏,扬我大汉国威!平阳侯当真是少年英雄!\"

王允这个官场老手露出慈祥的笑容,上来就是一通奉承。

\"平阳侯,老夫就不多夸了,一切尽在杯中!\"蔡邕也不多言,干脆利落地举杯相敬。

\"诸位大人过奖了,晚辈不过略尽绵力。\"刘凤连忙举杯回敬。

卢植一直拉着刘凤的手,详细为他引荐在场的朝中大臣。

在场的清流派官员们虽资历官职都高于平阳侯,但这位年轻宗室子弟年仅十七就立下堪比卫霍的功勋,师从大儒郑玄,前途不可限量。

加之清流派有意拉拢,众人对这位年轻侯爷都表现得十分友善。

宴席在欢快的气氛中进行着。

荀爽浅酌一口后放下酒杯问道:\"平阳侯师从康成先生,不知对诗词歌赋可有研究?不如即兴赋诗一首,让我等也欣赏一下侯爷的文采?\"

秦汉时期的宴会上吟诗作赋是常事,在座皆是当代名士大儒,以文会友正是他们的雅好。

听到这番话,刘凤放下酒杯陷入沉思。他的授业恩师郑玄确实从未教授过诗词之道。追随郑玄学习的都是治国安邦的方略,哪有闲暇钻研这些风雅之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