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 第11章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第11章

作者:敲敲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4:07:50

青龙偃月刀(关羽):陨铁所铸长柄刀,现存残件重四斤一两,全长六十九厘米。月牙形刀刃有残缺,刀背歧刃已显钝态。

百炼陌刀(臧洪):此乃刘凤按唐代工艺特地为臧洪打造的兵器。

兵器坊历时半月,终将刘凤设计的诸般兵器铸造完成。张翼德、关云长、臧子源三人得此神兵,皆爱不释手地演练起来。

刘凤见状笑道:\"既得新器,何不切磋武艺?正好熟悉兵器特性。\"

在旁观摩的赵子龙闻言变色,连忙拱手:\"诸位见谅,家兄病体初愈需人照料,师尊布置的功课亦未完成,子龙先行告退。\"话音未落,少年已如旋风般掠出庭院。

(赵云心声:与这些沙场宿将比武岂非自讨苦吃?我尚未加冠,武功未成。待他日艺成,定要与诸位好好较量。说来惭愧,跟随师兄日久,连这推脱之术都学得惟妙惟肖,实在有违君子之道。)

《张飞、关羽、臧洪、褚飞燕四人怔怔望着赵云远去的背影,半晌没回过神来。

\"子龙这小子跑什么?后头有狼撵着不成?\"张飞揉着眼睛,莫名其妙地看向众人。

臧洪实诚答道:\"翼德兄,子龙说要回去探望兄长。\"

\"呵...\"关羽轻抚长须笑而不语,丹凤眼里透着洞悉一切的光。

\"罢了!\"臧洪猛地攥紧手中【百炼陌刀】,战意勃发,\"咱们切磋武艺正当时!\"

褚飞燕抱拳告退:\"主公,护卫队还需操练,末将先行告退。\"说罢疾步离去。

校场上顿时杀气蒸腾。张飞横握【丈八蛇矛】虎目圆睁,关羽指节发白地按着【青龙偃月刀】,臧洪的陌刀在阳光下泛起寒光。二十四岁的关羽尤其气势逼人,三个月前被山贼围困的耻辱记忆犹新,今日誓要在平阳侯面前一展锋芒。

\"哈哈哈!\"刘凤扫视三人,豪迈大笑:\"既然都憋着劲儿——不如你们三个齐上?\"红袍翻卷间,他已摆开迎战架势。

臧洪作为刘凤的狂热追随者,立刻代表其余二人抱拳应道:\"侯爷,翼德兄曾盛赞您的武艺超群,今日我们三人斗胆向侯爷讨教几招,还望侯爷不吝赐教。\"

刘凤唇角扬起一抹从容的笑意,单手提起天龙破城戟,锋刃在阳光下划出数道银弧:\"来吧。\"

三人默契对视,瞬间形成合围之势。臧洪的百炼陌刀泛起寒光,张飞的丈八蛇矛如毒蛇吐信,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更是隐隐带着龙吟之声。刘凤却似闲庭信步,突然戟出如龙,直取关羽眉心——他深谙擒贼先擒王之理。

关羽丹凤眼精光暴涨,青龙刀悍然横斩,试图截住戟杆。岂料那杆大戟竟似活物般倏然变向,戟尖依旧直刺面门。电光石火间,关羽急撤半步,刀锋堪堪擦过戟刃,迸出连串火星。

张飞见状大喝一声,蛇矛横扫千军直取下盘;臧洪的陌刀则化作匹练斩向后心。但见刘凤身形如鬼魅,大戟翻飞间竟以更快的速度突破封锁,戟尖始终紧咬关羽要害。三人越战越是心惊:这哪里是比武较量,分明是猛虎戏群狼!

关羽后撤一步,正中刘凤下怀。刘凤足尖猛然发力前冲,恰巧避开了身后张飞与臧洪的夹击。

刘凤攻势如潮,枪锋骤然横扫,竟将长枪作棍使,呼啸着朝关羽腰间扫去。

关羽方才退势未止,招式犹在半途,此时格挡已嫌迟滞,只得紧握青龙偃月刀硬接这记千钧横扫。

见关羽横刀相抗,刘凤嘴角掠过一丝冷笑。枪杆去势不减,重重砸在刀柄之上——

\"锵!\"两股巨力相撞,青龙偃月刀竟脱手飞出,坠落在三丈开外。关羽虎口迸裂,一时再难握兵。

张飞臧洪见关羽兵器震飞,骇然之下手上招式顿显凝滞。

刘凤岂肯放过这般良机?身形流转间,枪锋如流星逼退臧洪,反身一记扫堂腿将其撂倒在地。转眼寒光闪烁,天龙破城戟已抵住张飞咽喉。

若论沙场生死,此刻三人早已命丧黄泉。

\"承让。\"刘凤挽着枪花收戟入地,眉宇间意气风发,\"翼德、云长、子源,今日是某胜了。\"

三人相顾无言,面上俱是复杂苦笑。

细究起来,刘凤招式固然质朴无华,然其枪势快若惊雷,劲道雄浑,竟将寻常武技催发出惊天威力。

关羽等三人精心布设的合围之阵,竟被刘凤数招之间轻易瓦解。

比武的结局让三人颇感意外,但他们都是磊落之人,自然输得坦荡,认输干脆。

三人迅速起身来到刘凤面前,齐刷刷单膝跪地抱拳道:\"侯爷武艺高强,我等心悦诚服。愿追随主公左右,此生忠心不二,恳请收留。\"

\"哈哈哈!得云长、翼德、子源相助,何愁不能建功立业,名扬四海!\"刘凤开怀大笑,连忙扶起关羽、张飞和臧洪。

收服三位猛将后,刘凤暂时无事可操劳,便打算趁着这段空闲时光好生休憩。毕竟再过不久,就再难有这般悠闲日子了。

此时正值光和七年正月,距离三月五日黄巾 ** 爆发仅剩不到两月。刘凤本打算带着家眷享受最后的悠闲时光。

可惜天不遂人愿。这日,刘凤正与夫人在山庄后院赏花弄月,过着富贵闲人的生活,却被一匹快马打破了宁静。

锦绣山庄正厅内,刘凤单手揪起传令兵,强压怒火问道:\"你说鲜卑大军要进犯幽州?莫不是我家叔父在说笑?\"

\"侯爷明鉴,小的岂敢拿这等军情开玩笑!\"传令兵都快哭出来了,连连赌咒发誓。

\"子度先冷静。\"一旁的童渊赶忙劝道。

刘凤冷哼一声放下传令兵,重重坐回主位陷入沉思。

幽州刺史府传来紧急军情,鲜卑与乌桓联军集结二十万铁骑,意图进犯幽州,劫掠钱粮人口。

这名风尘仆仆的传令兵,正是幽州刺史刘焉——这位视刘凤如己出的叔父大人派来的心腹。

身为平阳侯兼讨贼校尉的刘凤手握四千精锐铁骑,在朝廷援军抵达前,这已是幽州境内能调动的全部战力。

奈何传令兵所知有限,刘凤未能获取更多军情细节。

他霍然起身环视厅内众将,目光最终落在关羽身上:\"云长、翼德,速速整军备战。本侯要亲赴蓟城面见叔父,详询战况。\"

话音刚落,刘凤已单人独骑冲出府门,向着蓟城方向疾驰而去。

.........

官道上烟尘滚滚,刘凤一面催动战马,一面怒骂:\"这些草原蛮子偏挑此时犯境!再过两月便是黄巾之乱,我这四千骑兵应付流民尚可,如何抵挡鲜卑乌桓虎狼之师?\"

他咬牙切齿地发狠:\"待我执掌幽州,定要将这群蛮子赶尽杀绝!\"

忽又想起什么,转而斥骂部下:\"商会那群废物都是干什么吃的?草原大军调动竟无人禀报!整日只知牟利,待我回去定要严惩不贷!\"

作为知晓历史走向的穿越者,刘凤深谙情报重于千军的道理。为此他不惜重金打造情报网络,尤其重视对草原部落的监控,流沙商队的每一支驼队都暗藏耳目。

可又有谁能料到草原突生剧变,自己那群部属竟无一人探得风声,直至战火燃起,刘凤方从他处获悉军情,这叫他如何不怒火中烧。

平心而论,刘凤倒是错怪了他那些部下。他们怎会料到鲜卑大军竟联合乌桓部众进犯幽州,欲劫掠钱粮人口。

依草原惯例,向来只在冬春之际兴兵犯汉。夏秋时节,牧民本该安心放牧。

谁知哪个混账偏不按常理行事,他们也是满腹委屈!

待流沙商队得知胡骑欲犯幽州时,整支商队早被鲜卑人扣作人质。

更蹊跷的是,鲜卑人素来劫掠并州地界。这回不知是遭了马踏还是鬼迷心窍,竟与幽州境内的乌桓人沆瀣一气。

幽州·广阳郡·蓟城

刘凤纵马赶至刺史府时,早有刘璋在门前迎候。

府中仆从忙拽住躁动的马匹,刘凤翻身下马急问道:\"兄长,可有胡虏最新动向?\"

刘璋扯着他就往书房奔去:\"子度,详情我也不知。此刻父亲书房内正吵得不可开交。\"

\"你身为讨贼校尉,理当与会。快随我去,一看便知。\"

见刘璋亦不知情,刘凤不再多问,沉默着加快脚步。

书房里,聚集了幽州各级官员,众人正吵得不可开交,活像菜市场般热闹。

刘焉抬头看见刘凤站在门口,脸上立刻堆满笑容招呼道:\"子度来了啊!\"

刘凤快步上前,对着主座上的幽州刺史刘焉恭敬行礼:\"拜见叔父大人。\"

\"给你留了位置,快坐下吧。\"刘焉捋着花白胡子,指了指自己下首的座位。

刘凤刚入座,就向四周的官员们拱手致意:\"诸位大人,本候初来乍到,往后还请多多关照。\"

在场的官员们纷纷还礼:\"见过平阳侯。\"

\"都是同僚,不必拘礼。\"刘焉轻轻拍了拍桌案,将话题拉回正轨:\"咱们继续商议鲜卑与乌桓联军来犯之事。\"

官员们重新投入讨论。作为新人的刘凤坐在一旁静静聆听,终于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鲜卑单于檀石槐是个雄才大略的人物。他不仅在弹汗山建立王庭,还不断扩张领土,南侵汉朝边境,北抗丁零,东击扶余,西征乌孙,几乎占据了昔日匈奴的全部地盘。

这位单于屡次进犯汉朝边郡,甚至拒绝过天子的封赏与和亲提议。他将鲜卑分为三大部落,各自设立首领管辖。

可惜这位鲜卑枭雄在光和四年(181年)病逝后,整个鲜卑汗国便开始走向衰败。原先统一的势力 ** 成三大部落,各自割据一方。

继承单于之位的和连远不如其父英明。这位新单于既无才干又贪图享乐,完全是个昏庸无能之辈。

鲜卑贵族们对和连单于的统治极为不满,特别是掌控三部的大首领们更是公开宣称:和连德不配位,根本不配坐在单于宝座上,众人纷纷要求他退位让贤。

王庭内斗不断,和连疲于应付,耗费三年光阴才勉强稳住局面。

但他心知肚明——若不能带领族人开疆拓土,那些虎视眈眈的贵族迟早会将他赶下王座。

为此,和连决心劫掠大汉边城,用财富与人口来喂饱贪婪的贵族和凶悍的鲜卑铁骑。

以往鲜卑出兵,多选并州边郡作为目标。

然而新任并州刺史丁原麾下有一员悍将吕布,此人骁勇绝伦,所率并州狼骑更是威震天下。

再加上南匈奴与并州交好,而匈奴与鲜卑世代为仇,和连担心攻打并州会腹背受敌,于是转而率军进犯幽州。

幽州轻骑虽与并州狼骑齐名,但幽州刺史府并无悍将统领。趁草原水草丰美之际突袭,必能杀汉军一个措手不及。

到那时,汉军必定溃不成军,而他将凭借赫赫战功稳固王位,叫那些贵族再不敢妄动。

眼下战局正是如此——鲜卑联合乌桓集结二十万大军,自上谷破关南下,如今上谷至渔阳一带已尽数落入胡人之手。

渔阳战事胶着,但守军撑不了多久。

幽州半数兵力已调往渔阳战场,都尉正率新募兵勇驰援。

除却边关必要守军,偌大幽州竟再无可调之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