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 第104章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第104章

作者:敲敲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4:07:50

此刻函谷关前,董卓正亲率三万飞熊军并十万西凉铁骑,挟持着满朝公卿浩荡入关......

后方运载着财宝、粮草、古玩等物资的上万辆马车中,仅三千余辆进入函谷关,仍有七八千辆滞留关外。

此时,埋伏在黄河沿岸的两万百战神机营将士,在黄忠指挥下骤然出击。他们不仅切断了西凉军与关外百姓的联系,更封锁了部分西凉军的退路。

面对区区两万伏兵,西凉军顿时怒火中烧。这支纵横天下的铁骑,此前唯一败绩便是折在燕王麾下。对其他诸侯军队,他们素来不屑一顾,何况此刻己方仍占绝对优势。

西凉将领当即下令全军出击,欲速战速决。将士们心知肚明:燕王亲率的大军正从后方逼近,必须尽快入关方能脱险。

就在西凉军蓄势待发之际,敌军阵中突然竖起\"燕\"字大旗。西凉将士见状无不倒吸凉气,有将领失声惊呼:\"不可能!燕军怎会在此设伏?\"

虽非燕国第一名将刘凤亲至,但敢率两万精兵截断退路者,必非等闲之辈。西凉军虽可在兵力优势下歼灭这支伏兵,却无力应对即将追至的燕国主力。

战局顿时变得荒诞:关内西凉军按兵不动,关外西凉军则果断抛弃押运的百姓与物资,争相逃窜。这些将士打着如意算盘——被弃的百姓与车队自会阻滞燕军追击。

函谷关城墙上,董卓目睹此景,气得险些吐血身亡。

毫无疑问,董仲颖内心同样畏惧燕州铁骑的惊人战力,他忌惮燕王刘凤那盖世无双的武艺,但真正令他胆寒的,是刘凤亲自统率的大军。

函谷关前突然杀出的两万燕州精兵,竟吓得西凉将士不敢迎战,反而溃散奔逃,这般狼狈实在令人不齿。

城外数十万洛阳百姓被燕军截获倒无足轻重,在权势者眼中,这些平民不过是蝼蚁般的存在。

若能用这些百姓阻滞燕军攻势,倒不失为一条妙计!

关键在于,那些尚未运入关内的金银珠宝、粮草军需、古玩字画,以及部分滞留城外的朝廷官员!

关外那些物资可是西凉集团命脉所在。没有堆积如山的金银粮饷支撑,如何抗衡虎视眈眈的诸侯联军?

西凉与关中早不复西汉时的繁荣景象,百姓困顿,董仲颖拿什么供养麾下数十万西凉雄师?

古人云:断人财路,犹如弑亲!

董卓绝不肯放弃关外物资,顿时双目赤红,喘着粗气怒吼:\"都愣着作甚!眼瞎了不成?没看见关外情形吗?那些金银粮草可是咱们西凉军的立足之本!\"

\"末将遵命!\"西凉诸将深知物资利害,齐声应命。

众将疾步下城,召集各部兵马,喝令守军速开城门。十万铁骑怒吼着冲出关隘。

可惜这支铁骑尚未展现冲锋之势,迎面便是遮天蔽日的箭雨。深受军事学院熏陶的燕军将帅,向来推崇远程打击战术。

燕军劲旅中,黄金火骑兵、幽燕轻骑、并州狼旗与百战神机营皆以远程攻势见长。

统领百战神机营的黄忠乃当世神射,麾下尽是燕赵之地善射的精锐。这些将士标配【机关弩】与多重箭囊,将弩机威力发挥至极。

仅两万之众的百战神机营,封锁函谷关至洛阳的通道绰绰有余。将士们深知此战艰巨——以寡敌众拦截十万西凉铁骑,护卫数十万洛阳百姓,故每人皆备足箭矢。

西凉军此刻终尝【箭雨】真谛。但凡策马冲锋者,皆被扎成刺猬。首 ** 势便折损上万骑,剩余九万铁骑慌忙勒马调头,鞭笞战马逃回关内。

函谷关城头的董卓目睹此景,面色骤变。他万没料到纵横天下的西凉铁骑,竟被两万燕军杀得溃逃。若传扬出去,岂不贻笑大方?

董卓深知部将本性:遇弱则如豺狼撕咬,逢强则似羔羊畏缩。十万大军未当场溃散,已算勉强保全颜面。

但洛阳城两百年积累的金银粮秣近在咫尺,岂能甘心舍弃?这些关乎西凉集团命脉的物资,纵使不得不弃,也绝不能让死敌燕国得手。

若关外钱粮物资仅被诸侯联军所夺,至多催生一稍强之敌,尚不足以动摇西凉根基。然此番燕*军尽掠关外钱财粮秣,实乃助燕国日益强盛之举,真真切切危及西凉存亡。

董卓面如恶鬼,嗓音沙哑喝道:\"开启城门!纵使豁出性命也要给本相抢回来!既说燕军两万精锐难敌,尔等便用将士血肉之躯去填!拼着折损人马也要耗光他们的箭矢!区区轻装之师,能带得多少箭囊?燕*援军又被百万洛阳百姓阻滞于途,此刻正是搏命之时!若让燕军携走关外物资,我等皆无宁日!\"

段煨环视诸将,正色道:\"相国所言极是!关外钱粮绝不可落于燕*之手!敌军箭矢有限,吾等命将士持盾推进——纵使拆门板为盾也要耗尽燕军箭矢!待其矢尽,任他再是骁勇,又岂敌我十余万铁骑?\"

\"拼了!不过以命换命!\"众将咆哮如雷,函谷关中顿时响起阵阵拆毁之声。西凉军士或持盾牌,或扛门板,如黑云般向关外压去。

铁骑如龙阵门开,凉军十万卷尘来。燕师两万当关立,黄忠眉锁阵云埋。神机营箭囊虽满,终有矢尽患难排。

老将初谋箭雨计,欲阻凉骑暂徘徊。岂料西凉拼死战,为夺财货马车回。鱼死网破阵前决,忠亦无策暂相持。

奇兵本非硬战备,若逢铁骑必摧颓。忠唯望援速至,矢尽前解围。不然 ** 接,两万对十万危。

关下两军争刻时,凉军算箭欲屠师。燕军望援箭雨竭,免入刀兵险境悲。

此役本非公平局,凉 ** 命换胜机。生命与时燕耗矢,血流函谷夕阳低。

两万百战神机营的将士们同样是在以命相搏,一旦携带的箭支耗尽,接下来便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从全局来看,西凉军与燕军都站在同一条生死线上,双方将士都将性命押在了这场 ** 之中。

函谷关前,遮天蔽日的【箭雨】持续倾泻。起初黄忠统领的百战神机营占据上风,【机关弩】接连不断的箭矢将冲锋的西凉铁骑纷纷射 ** 下。但随着时间推移,战场形势逐渐向西凉军倾斜。

纯粹以兵力而论,西凉军确实拥有人数上的绝对优势。这些抱着必死之志的将士发起悍不畏死的冲锋时,爆发出的战斗力令人胆寒。

百战神机营虽配备着威力惊人的【机关弩】,携带的箭矢数量也远超西凉军预期。

但箭矢终究是消耗品。两万神机营面对十余万西凉铁骑,随着时间流逝,最终难逃力竭败亡的命运。

双方主帅都清楚意识到这个致命问题。持续一个时辰的箭雨攻势后,神机营的箭矢储备已见枯竭。

战马上的黄忠望着前赴后继的西凉军阵,不由暗自叹息。他回首眺望远方,却始终不见援军踪影,终于明白己方已成为一支深陷重围的孤军。

黄忠立即下令部分神机营将士停止射击,转而组织防御阵型,以防箭矢耗尽时被西凉军趁势冲垮。

西凉军见状顿时士气大振。他们明白燕军箭支即将告罄,且后援断绝,真正的 ** 战即将开始。

胜利在望的西凉军发起更猛烈的冲锋,誓要彻底耗尽燕军最后的箭矢储备。

约莫两个时辰后,百战神机营的最后一支箭矢也离弦而出。函谷关前的西凉军阵地上插满箭羽,同时倒伏着数万西凉将士的尸骸。

\"燕军没箭了!\"西凉军中爆发出震天欢呼。

董越一手持盾一手握刀,在战马上兴奋怒吼:\"儿郎们!建功立业就在今日!全军冲锋!\"

董越猛夹马腹,战马嘶鸣着冲向燕军阵线,长刀寒光闪烁。

段煨、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紧随其后,各自率部冲锋。此刻胜利天平已倾向西凉军,只要击溃这两万燕军,便能打破对方不败神话,让西凉军登上帝国第一军的宝座。

虽然以众凌寡有失武德,但生死关头无人计较这些。十万铁骑如潮水般涌向燕军防线时,北方突然响起震天马蹄声。

未及反应,密集箭雨已倾泻而下,西凉军顿时人仰马翻。董越急勒战马大吼:\"中计了!燕军有伏兵!速退函谷关!\"

众将士望向北方,只见尘烟蔽日,约两万骑兵正疾驰而来,燕字大旗猎猎作响。每名骑兵都配强弓劲弩,气势逼人。

\"全军撤退!\"西凉将领们果断下令。原已苦战两时辰,如今又增两万生力军,即便能歼灭这四万燕军,西凉军也必将付出惨重代价。

八万铁骑当即调转方向,朝着函谷关狂奔撤退。

(函谷关外,黄忠勒马眺望,见援军主将竟乃张辽,不由面露诧异之色,喃喃道:“文远?竟是你率两万并州铁骑来援?莫非并州已尽归燕国?”

滚滚烟尘中,张辽所率铁骑正列阵而来。按燕王既定方略,他与高顺本该镇守并州,如今却率精锐远赴函谷关,着实令人费解。

张辽扬鞭抱拳道:“禀将军,并州诸郡已多半归附,共收降卒六万。奉王命择三万善骑射者编入狼骑。末将与高将军忧心将军独对西凉大军恐力有不逮,故特率三万铁骑前来助阵。”

当初永宁殿议定,黄忠率五万大军入并州后,当亲领两万神机营南下,经雁门、太原、上党诸郡渡黄河,设伏函谷关外。张辽、高顺则需以三万狼骑平定九郡,镇守北疆。

张高二将本为并州旧将,在军中素有威望。如今以燕王名义收服诸郡,可谓名正言顺。自丁原殁于洛阳,并州各部群龙无首,未费多大周章便已平定大半。

眼见北境渐稳,二将商议:黄将军以两万之众欲阻西凉十万铁骑,实属险局,当遣精骑驰援方为上策。

公元936年,燕国边境战事紧张,将领们的处境尤为微妙——

首先,黄忠作为平南将军统帅一方大军,按照军律,若主帅遭遇不测,其麾下将领需承担连带责任。张辽与高顺作为新归附的将领,虽受燕王器重,亦需谨言慎行。

其次,二人初掌兵权便欲夺取旧部驻地,若对直属上官见危不救,必遭朝野非议。再者,他们骤升高位,在燕 ** 中根基尚浅,极易招致同僚妒忌。

故此,二人需在军中培植势力。黄忠乃三朝老将,在军中人脉深厚,与他交好方能站稳脚跟。这些盘算,张辽自然不会明言,将帅之间自有默契。

战事间歇,黄忠活动酸痛的臂膀,向张辽询问:\"文远,并州骑兵箭矢储备如何?\"他盘算着若能补充箭矢,五万大军便可彻底封锁函谷关。

张辽于马上抱拳:\"启禀将军,并州骑使长弓,箭矢制式与神机营的机关弩箭截然不同。\"黄忠闻言失笑,自觉问得唐突。

黄忠略一沉吟,立即调整战略部署:\"传我将令!全军徐徐后撤,务必抢在西凉军察觉前,护送钱粮物资与洛阳民众安全返回。\"

他深知箭尽粮绝之际,唯有暂避锋芒。两万神机营此刻长枪在手,列阵殿后;张辽统领的三万狼骑多为新附之师,尚未真正融入燕军体系。这支混杂之师若贸然接战,恐生变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