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八岁,我是高考神童 > 第68章 破局之思与校园“军师”

“未来电子”即将推出“虚拟伴侣手环”的消息,像一块巨石投入“奇点科技”原本因专利诉讼胜利而略显轻松的氛围中,瞬间激起了巨大的压力和紧迫感。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李明将搜集到的关于“虚拟伴侣手环”的有限信息投射在大屏幕上,尤其是其宣传的“情绪感知”功能。

“生物传感器……心率监测……”李明眉头紧锁,“他们在硬件整合上确实走在了前面。我们的‘天工’项目,手势识别是视觉路径,和他们的生理信号路径是两条不同的技术路线。但最终目标,都是更深入的交互和情感链接。从市场宣传角度看,他们‘读懂你情绪’的概念,听起来比我们‘看懂你手势’似乎更高级,更容易打动消费者。”

王涛补充道:“而且,oLEd屏幕的成本在快速下降,他们采用更高端的屏幕是大概率事件。我们的‘天工’原型机为了控制成本,目前用的还是优化后的tFt屏,在显示效果上可能会处于下风。”

压力显而易见。对手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供应链优势,在下一代产品的关键节点上,再次展现了强大的实力。

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林小一,等待着他的决策。是仓促跟进,也去研发生物传感技术?那意味着巨大的投入和不确定的研发周期,而且等于放弃了“天工”项目已有的手势识别积累。还是坚持现有路线,但如何应对对手在宣传和概念上的优势?

林小一没有立刻回答。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在上面画了两个圆圈,一个标注“生理信号”(心率、皮电等),一个标注“行为信号”(手势、表情、语音)。

“我们和‘未来电子’,选择了感知‘人’的两个不同维度。”林小一的声音冷静而清晰,“生理信号更直接,可能关联情绪,但存在噪音大、个体差异显着、且解释性模糊的问题。比如心率加快,可能是兴奋,也可能是紧张或愤怒,机器很难精准判断。”

他指了指代表“行为信号”的圆圈:“而行为信号,比如手势、表情、语言,是人类主动表达意图和交流的外显方式,虽然需要一层‘解读’,但一旦解读准确,意图更明确,交互也更自然、更符合人类本能。”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所以,我们不必被对手带偏节奏。硬要去拼我们不熟悉的生物传感,是扬短避长。我们要做的,是把自己选择的路径做到极致!”

他重新部署“天工”项目的方向:

手势识别的精度和范围提升: 集中算法力量,不仅要能识别静态手势,更要攻克动态手势序列的识别,比如连续的挥动、画圈等,赋予交互更丰富的内涵。

多模态融合: 将手势识别与“天工”已有的语音交互能力结合,形成“手势 语音”的复合指令系统,让交互更智能、更接近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交流。

内容与交互的深度绑定: 开发必须依赖这种新型交互方式才能获得完整体验的专属内容。比如,一个虚拟化学实验室,需要孩子用手势“拿起”烧杯、“倾倒”液体;一个音乐创作应用,可以通过不同手势指挥虚拟乐队。“天工”不能只是一个升级版的学习机,它必须是一个新交互方式的“内容平台”和“体验入口”。

成本控制与供应链优化: 王涛团队继续攻坚,在保证体验的前提下,寻找降低摄像头和传感器模块成本的方案,并与供应链伙伴深度合作,确保量产可行性。

“我们要让市场明白,”林小一总结道,“真正的智能,不是冷冰冰地监测你的生理数据,而是能够理解你主动表达的意图,并给予自然、有趣、有价值的反馈。这,才是更高级的‘懂你’。”

林小一清晰的分析和坚定的战略,再次稳定了军心。研发团队找到了方向,不再迷茫,重新投入到紧张的攻关中。

就在“天工”项目找到破局思路的同时,林小一在校园里的“顾问”角色,也迎来了新的挑战。

班级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的三支队伍,都进入了关键的实物制作和调试阶段,问题也开始集中爆发。一支队伍设计的“智能书包”,重量传感器频频误报;另一支队伍的“自动浇花系统”,水泵控制逻辑混乱,差点把展示用的盆栽淹死;第三支队伍(苏晚晴所在的队伍)的“智能书签”,蓝牙连接极其不稳定。

几个队长愁眉苦脸地找到他们的“林顾问”。

林小一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他利用午休和自习课的时间,分别去了他们的制作现场(通常是闲置的实验室或活动室)。

对于“智能书包”,他检查了电路,发现是传感器安装位置受力不均导致数据跳动,建议他们改变固定方式和增加软件滤波算法。

对于“自动浇花系统”,他看了他们的代码,指出了几个逻辑判断的漏洞和边界条件处理的缺失,帮他们理清了控制流程。

对于苏晚晴队伍的“智能书签”,他检测了蓝牙模块和天线设计,发现是电源干扰和天线阻抗不匹配导致信号微弱,指导他们增加了去耦电容并调整了天线布局。

他的指导精准、高效,每次都直指问题核心,仿佛拥有透视眼一般。同学们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林顾问”的名号在年级里也开始小范围流传,甚至有其他班的队伍慕名而来,希望能得到只言片语的指点。

苏晚晴看着林小一专注地调试电路板的侧影,看着他与同学讨论时那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和专业,眼神有些复杂。她感觉林小一身上仿佛有两个灵魂:一个是在商场运筹帷幄、杀伐决断的年轻cEo;另一个则是此刻沉浸在技术细节中,乐于解决具体问题的少年“工程师”。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他?或者,两者都是?

科技创新大赛的校级答辩日到了。(一)班的三支队伍表现惊艳。“智能书包”准确预警超重;“自动浇花系统”稳定运行,按时按量浇水;“智能书签”流畅连接,成功记录阅读进度。虽然项目本身不算惊天动地,但其完成度和稳定性远超其他同龄队伍。

最终,(一)班破天荒地拿到了一个一等奖和两个二等奖!消息传来,全班沸腾。班主任李老师脸上笑开了花,特意在班会上表扬了所有参赛同学,最后,他看向林小一的方向,意味深长地说:“当然,我们也要感谢林小一同学,他作为团队的技术顾问,为我们班的项目提供了非常宝贵、非常关键的支持!”

这一次,全班同学看向林小一的目光,不再是好奇、审视或疏离,而是充满了由衷的感谢和敬佩。陈锋更是带头鼓起掌来,掌声热烈而持久。

林小一坐在座位上,感受着这久违的、属于校园集体的认同感,心中微微触动。他意识到,通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帮助他人、赢得尊重,这种感觉,似乎并不比在商场上击败一个对手来得逊色。

然而,就在他沉浸在这份小小的成就感中时,手机震动,是周文斌发来的加密信息:

“小一老板,刚收到确切消息,‘未来电子’的‘虚拟伴侣手环’将于下月初在全球同步发布。同时,我们监测到,有一股新的资本力量正在二级市场悄悄吸纳几家与我们核心供应链相关的上市公司散股,动向不明。”

校园的掌声尚未散去,商海的硝烟已再次弥漫。林小一眼中刚刚泛起的一丝柔和瞬间敛去,重新变得深邃而锐利。

“天工”项目必须与时间赛跑,而新的资本暗流,又预示着怎样的风暴?他这个穿梭于两个世界的少年“军师”,即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双重考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