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八岁,我是高考神童 > 第75章 双线鏖战与微光

林小一的决定,将“奇点科技”推上了一条充满荣耀与风险的双线作战轨道。一边是关乎公司未来市场地位的消费级核心产品“天工”的量产与推广,另一边则是技术壁垒极高、容错率极低的国防安全项目(内部代号“铸盾”)。

“铸盾”项目组的成立极其隐秘。李明亲自挂帅,从研究院和核心研发部抽调了最顶尖、背景最清白的二十余名工程师,签署了最高级别的保密协议,入驻了郊区一栋独立、安保森严的小楼。他们仿佛从公司主体中蒸发,切断了与外界不必要的联系,全身心投入到那个代号为“磐石”的嵌入式系统研发中。

与此同时,“天工”的量产在周文斌的全力督导下,克服了初期摄像头模组切换带来的微小良率波动,开始稳定出货。市场对这款革命**互产品的反响热烈至极,预售订单远超预期,渠道商催货的电话几乎打爆了周文斌的座机。

而林小一自己,则在这三条战线之间艰难地平衡着。他白天在学校完成必要的课程,课间和自习时间处理“天工”市场和“铸盾”项目的关键决策邮件,晚上雷打不动地去医院陪伴母亲。

张蕙兰的病情在靶向药的控制下暂时稳定,但药物的副作用让她时常感到疲惫和不适。林小一守在病床边,看着母亲熟睡中仍微蹙的眉头,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酸楚。他利用一切碎片时间,疯狂查阅国内外关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最新治疗进展和药物研究,笔记本上记满了复杂的医学术语和临床试验数据。他甚至通过蓝海资本的渠道,联系了国外几位该领域的权威专家进行远程咨询,寻求最优的治疗方案。

这种高强度、多线程的负荷,即使对拥有成年人灵魂的林小一而言,也是巨大的消耗。他肉眼可见地消瘦下去,眼下的黑眼圈如同晕开的墨迹。但在人前,他依旧强迫自己保持冷静和专注,只有在深夜独自驱车回家的路上,无边的疲惫才会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

校园,成了他短暂喘息的避风港,尽管这片港湾也并非完全平静。

期中考试的成绩公布,林小一的名次罕见地出现了下滑,虽然依旧保持在年级前列,但不再是那个遥遥领先、令人望尘莫及的存在。这在他所在的学霸云集的(一)班,引起了一些细微的议论。

“看来天才也是要花时间学习的嘛。”

“听说他家里好像出了点事,经常请假……”

“再有事,学习也不能落下啊,这可是高中……”

这些议论或多或少传到了林小一耳中,但他无暇顾及,也无心解释。

真正让他感到一丝暖意的,是那些无声的支持。

苏晚晴依旧会在他疲惫时,默默放上一盒温热的牛奶或一份整理好的笔记。她不再试图过多地询问,只是用这种安静的方式表达着她的关心。有一次,林小一在数学课上因为连日熬夜,差点睡着,是苏晚晴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才让他瞬间惊醒。

陈锋和几个男生,在林小一因为去医院而错过班级篮球赛时,不仅没有抱怨,反而在赢下比赛后,第一时间给他发了消息:“赢了!林顾问的战术好用!” 他们还自发组织起来,轮流帮林小一记录那些他无法到场课程的详细笔记,字迹工整,重点突出。

班主任李老师也察觉到了林小一的异常,在一次课后,他单独留下林小一,语气温和却带着关切:“林小一,老师知道你情况特殊,学校也给予了最大限度的理解和支持。但学习是学生的根本,如果有什么困难,一定要说出来,老师和学校都会尽力帮助你。”

林小一看着老师真诚的目光,心中微动,但他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谢谢老师,我……能处理好。”

他无法言说母亲的重病,也无法透露公司面临的双重压力。所有的重担,他只能选择一肩扛起。

就在林小一在家庭、公司、学业的三重压力下勉力支撑时,“铸盾”项目传来了第一个严峻的挑战。

“磐石”系统要求在一个极其有限的硬件资源环境下,实现多任务并行处理的绝对实时性和可靠性,并且在强电磁干扰下保持稳定。项目组在底层调度算法和内存管理上遇到了瓶颈,模拟测试中多次出现微秒级的延迟和偶发的数据丢失,这对于国防安全应用是致命的。

李明在加密通讯中向林小一汇报时,声音充满了焦虑:“小一,我们尝试了多种常规的实时操作系统优化方案,效果都不理想。对手(指潜在的技术对抗方)在相关领域有几十年的积累,我们想在短时间内追上并满足如此苛刻的要求,太难了!”

林小一当时正在医院,看着护士给母亲测量血压。他走到走廊尽头,压低声音,语气却异常冷静:“明哥,还记得我们为‘天工’开发的那个‘仿事件视觉’算法吗?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李明一愣:“是……是抛弃冗余信息,只处理关键的变化事件,实现高效和低延迟。”

“对。”林小一的目光透过走廊的窗户,望向远处城市的灯火,“‘磐石’系统为什么一定要沿用传统的、追求大而全的任务调度思维?为什么不能将它需要处理的任务,也抽象成一个个独立的‘事件’?设计一个极简的、基于‘事件触发’和‘优先级抢占’的微内核架构,所有非核心功能全部剥离或固化。我们的目标不是做一个通用的操作系统,而是做一个只为特定任务服务的、极致高效和可靠的‘专用大脑’!”

电话那头的李明沉默了许久,仿佛被这个思路击中。传统与颠覆,全面与极致,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设计哲学。

“……我明白了!”良久,李明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和豁然开朗,“我们之前确实陷入了思维定式!我立刻组织团队,按照这个方向重新设计内核架构!”

挂断电话,林小一靠在冰冷的墙壁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能提供的,是方向和思路,具体的技术攻坚,还需要李明他们去实现。

回到病房,母亲已经醒了,正看着他,眼中带着心疼:“小一,是不是公司又有事情?妈这里没事,你有事就去忙。”

林小一走过去,握住母亲的手,脸上努力挤出轻松的笑容:“没事,妈,一点小问题,已经解决了。”

他不能倒下,至少现在不能。他是母亲的依靠,是“奇点科技”的灵魂,也是“铸盾”项目关键时刻的破局者。这三重身份,如同三座大山,也如同三根支柱,支撑着他在命运的激流中,艰难而坚定地前行。

夜色深沉,医院走廊的灯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前路依然布满荆棘,但至少,在刚刚那一刻,他为自己,也为“奇点”,再次点亮了一簇微光。这簇光,或许微弱,却足以照亮下一步的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