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昊天,开局洪荒当天帝 > 第149章 龙城飞将初破胡 天罡耀世凶星现

马邑之谋虽功败垂成,然汉武帝刘彻经此一挫,非但未消沉,反愈坚其扫灭匈奴之志。其深知,欲胜来去如风之匈奴铁骑,非仅凭谋略可成,更需能征惯战之将、精锐敢死之师,以及主动出击、深入敌境之胆魄!帝国战争机器自此全面开动:增编骑兵,秣马厉兵,积粟塞下,广选将才。而被武帝寄予厚望的两位年轻将领——卫青与霍去病,亦在此时迅速成长,其命运轨迹与帝国国运紧密交织,即将迎来崭露头角、震动天下的契机。

元光六年春,未央宫,白虎殿。

武帝一身戎服,立于巨大的塞外舆图前,目光如炬。其周身赤龙气运昂首嘶鸣,战意澎湃,较之马邑之谋时,更多了几分沉稳与决绝。

殿下,群臣肃立,气氛凝重。匈奴屡次犯边,杀掠吏民,气焰嚣张。

“马邑之后,匈奴欺朕更甚!”武帝声如寒铁,“岁岁入寇,代郡、雁门、云中、上谷,烽火不绝!朕岂能坐视子民受其屠戮,岁岁纳贡以求苟安?!”

大行令王恢自杀谢罪后,朝中主和之声一度抬头。然武帝决心已定。

御史大夫韩安国出班,面带忧色:“陛下,匈奴势大,其骑兵来去如风,我军主力多为步卒,出塞寻战,恐难觅其踪,反易遭其截击。深入漠北,千里馈粮,师老兵疲,乃兵家大忌。不若坚壁清野,固守险要,待其自退。”

“待其自退?”武帝冷哼一声,“待其退时,我边郡已成焦土,百姓尽为枯骨!朕意已决,今岁必主动出击,分路进兵,寇亦能往,我亦能往!要让匈奴知我汉军锋芒!”

然则,派谁为将?

李广等老将虽勇,然多年守成,缺乏大规模出塞进攻之经验。武帝目光扫过群臣,最终定格在一位沉稳的年轻将领身上——车骑将军卫青。

卫青自姐姐卫子夫得宠后,得近天颜,勤习兵事,其沉稳刚毅、谋而后动的作风深得武帝赏识,已屡次升迁。

“卫青!”武帝沉声道。

“臣在!”卫青出列,甲胄铿锵。其周身那股源自天庭斗部辅星(或为天罡星)的坚韧刚毅之气已愈发凝实,隐成光华,虽不炫目,却厚重如山,令人心安。

“朕命你为车骑将军,率一万精骑,出上谷郡,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武帝手指重重地点在舆图之上匈奴腹地的一点。

此令一出,举座皆惊!龙城乃匈奴重地,路途遥远,险阻重重,以一万骑深入,无异于孤军涉险!

卫青却毫无惧色,目光坚定,拱手领命:“臣,必不辱命!”

武帝又命骑将军公孙敖出代郡,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各率万骑,四路并出,以分匈奴之势,策应卫青。

此议一定,杀伐之气再度冲霄,引动洪荒各界关注。

天庭,凌霄宝殿。

巡天司仙官急报:“陛下!汉帝再起大军,兵分四路,主动出击匈奴!其势较马邑之谋更为凌厉,杀劫已启!”

玉帝昊天上帝眸光扫过昊天镜,只见四道强弱不一的兵戈血气如利剑般刺向北境,其中一道(卫青部)虽兵力非最厚,然其气运光柱中隐含一丝纯正的天罡星辉,颇为醒目。

“嗯?此子气运竟引动天罡星呼应?有趣。”玉帝微微颔首,“匈奴部众,其魂其血,多染北俱芦洲上古妖氛与巫族战煞,与人族气运本就相冲。此番交锋,乃人道扩张必然之劫。着巡天司密切监控,凡有妖族余孽或巫族残魂欲借战场煞气复苏作乱,立斩不赦。其余,静观其变。”

“臣遵旨!”

幽冥地府,功过司。

判官笔疾书:“汉匈大战再启,规模更胜以往。着令鬼门关增派三倍鬼差,黄泉路施行军管,枉死城开辟新域,准备接收阵亡将士魂魄。凡汉军将士,依其杀敌多寡、战功大小、有无劫掠平民,记录功德业力;凡匈奴士卒,亦依其是否屠戮百姓、抵抗入侵区分善恶。另,密切关注匈奴萨满祭司,其‘唤灵’之术或强召战死者魂灵滞留阳间,若有违律,即刻锁拿!”

平心娘娘漠然道:“依律而行。战场血气煞气最易滋生厉鬼修罗,着修罗道与地狱道加大接引力度,勿使滞留阳间为害。”

“领法旨!”

西方极乐世界。

准提道人面露慈悲:“杀劫又起,众生悲鸣。药师,可令‘药师佛’一脉,加大‘疗伤膏’、‘安魂散’炼制,由‘慈悲行者’携往北疆,优先救治妇孺与降卒,广结善缘。然切记,不可干预战局本身。”

“谨遵法旨。” 道道柔和药性佛光再度飘向烽火连天的北境。

下界,北疆,四路大军齐出。

李广自负勇力,率军疾进,欲寻匈奴主力决战,不料遭遇匈奴大军,血战终日,士卒伤亡殆尽,李广力战被俘,后凭机智夺马逃回。

公孙敖出代郡,遇匈奴强敌,损兵七千,狼狈退回。

公孙贺出云中,未遇敌军,巡弋一番,无功而返。

三路皆不如意,消息传回长安,朝野震动,主和之声再起。武帝面沉如水,将所有希望寄托在最后一路——出上谷的卫青军!

卫青率万骑出塞,深入匈奴腹地。

其用兵,与李广的悍勇、公孙敖的急躁截然不同,极为沉稳谨慎,谋定后动。广派斥候,精研地图,避实击虚,行军路线飘忽不定,竟让匈奴主力难以捕捉其踪迹。

其周身那天罡星辉愈发清晰,于冥冥中指引方向,助其洞察敌军虚实。军中将士皆感其沉着,军心稳定。

历经数日艰苦行军,穿越茫茫草原与沙漠,卫青军竟如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匈奴人视为圣地的龙城之外!

此时龙城守军兵力空虚,主力皆被李广、公孙敖等部吸引。卫青抓住战机,毫不犹豫,挥军猛攻!

汉军将士积郁已久的怒火与报国之心在此刻爆发,悍不畏死,冲向龙城。卫青亲临前线,指挥若定。

经一日激战,汉军大破龙城守军,斩首数百级,俘获甚众,并焚其祭天金人与部分营帐!

龙城大捷!

此消息如惊雷般传遍草原,更以八百里加急飞报长安!

武帝正于宫中焦虑等待,闻此捷报,霍然起身,仰天大笑:“好!好一个卫青!好一个龙城大捷!此乃朕北伐以来首胜!足以告慰天下!”

满朝文武亦为之振奋!此战虽斩获非极巨,然其战略意义无比重大:它证明了汉军有能力深入匈奴腹地并战而胜之,打破了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军心民心!

武帝当即下诏,重赏卫青及其部下,封卫青为关内侯!

此战结果,亦在洪荒各界引动涟漪。

天庭,巡天司。

仙官记录:“卫青部奇袭龙城成功,汉军首胜。其人身负之天罡星辉于战中显化,助其洞察先机,用兵沉稳。此星辉似与斗姆元君(北斗众星之母) 麾下某天罡星君有缘,记录在案,继续观察。匈奴龙城被破,其圣地气运受损,附着于该地的一丝微薄妖氛被天罡正气驱散。然匈奴主力未损,反激起凶性,大战将更惨烈。”

玉帝淡然道:“首胜虽微,然其势已成。着宣化署,可略降一丝微不可察的祥瑞之气于汉宫,以稳人皇之心,勿令其因小胜而骄狂即可。”

“臣遵旨!”

幽冥地府,奈何桥头。

此战亡魂陆续被引渡。判官查验:“汉军士卒,多为战死,有功于国,依律引入人道或天人道(功勋显着者)。匈奴守军,抵抗入侵,各安天命,依其生前善恶,分入人道、畜生道。暂无发现邪术扰魂现象。”

平心娘娘漠然颔首。

然,龙城之败,彻底激怒了匈奴军臣单于。

其秋,匈奴大举报复,数万铁骑猛攻渔阳郡,杀掠千余人,烽火照天。

武帝震怒,命卫青再度出塞,率三万骑出雁门,另遣将军李息出代郡策应。

卫青再度展现其稳健而精准的用兵风格,不与匈奴主力硬碰,而是寻其薄弱处,猛打猛冲,斩首数千级,再获胜利!

匈奴单于见渔阳、雁门方向汉军防御加强,遂改变策略,转而西向,集中兵力攻击上谷、代郡以东的辽西郡,杀辽西太守,掠民两千余;又败渔阳太守军千余人,围困将军韩安国(韩安国移屯渔阳);更入雁门郡,杀掠千余人。

北疆烽火遍地,形势再度危急!

武帝意识到,必须给予匈奴更沉重的打击,方能扭转局势。

元朔元年秋,武帝得报:匈奴骑兵再度侵入辽西、渔阳、雁门诸郡。

然此次,武帝并未急于派兵救援各郡,而是召集心腹将领,于未央宫密室中,手指舆图河南地(河套地区):

“匈奴屡犯东线,其王庭及主力必以为我注意力皆在东方。朕闻河南地水草丰美,距长安仅千余里,匈奴白羊王、楼烦王盘踞于此,犹如一把尖刀抵我咽喉。若遣一精锐之师,出其不意,西出云中,迂回至高阙,直插河南地,如何?”

卫青目光一亮,立即领会武帝意图:“陛下圣明!此乃‘攻其必救’之上策!臣愿往!”

武帝大笑:“善!朕予你三万精锐骑兵,出云中,西至高阙,再折而向南,收复河南地!此战若成,则关中无忧,北疆形势必将逆转!”

此策,乃武帝与卫青君臣默契之巅峰,亦是卫青军事才华彻底绽放之始。

天庭,巡天司。

仙官惊报:“陛下!汉帝此谋,暗合兵法精髓,其目标直指匈奴河南地,若成,则匈奴痛失膏腴之地,汉室气运将大涨!然此战凶险异常,孤军深入,迂回千里……”

玉帝眸光微凝:“卫青此子,天罡护体,用兵正道,合该建功。然匈奴亦非易与之辈…传令值日星曹,密切关注战场,若卫青有性命之厄,可略引天罡星力助其脱困一次,然不可过度干预胜负。”

“臣遵旨!”

幽冥地府,功过司。

判官提前记录:“大战将启,规模空前,亡魂数量恐激增。着令相关各殿,提前预备。”

西方极乐世界。

准提道人曰:“劫运加深,悲苦更甚。药师,可令‘地藏法脉’僧众,加强诵经超度之力。”

下界,卫青率三万精骑出云中,踏上了征程。

其行军路线极为大胆,西出云中后,并未直接南下,而是继续向西,迂回至匈奴防线背后的高阙塞,然后猛然挥师南下,如一把锋利无比的尖刀,直插白羊王、楼烦王统治的河南地!

匈奴二王猝不及防,部众溃散。卫青军势如破竹,斩首数千级,俘获牛羊百万头,驱走白羊王、楼烦王,完全收复了水草丰美的河南地!

此战,乃汉匈战争以来空前之大捷!战略意义极其重大:汉朝不仅夺取了匈奴最重要的牧场之一,更将防线向北推进了数百里,彻底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直接威胁!

捷报传回,武帝狂喜,下诏盛赞卫青之功,封其为长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户。并采纳主父偃之议,筑朔方城,设朔方郡,徙民十万实边,将河南地牢牢掌控在手。

经此数战,卫青“沉稳果决、出奇制胜”的名将风范彻底确立,其周身天罡星辉已化为实质般的统帅光环,威震北疆。其麾下亦聚集起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如公孙敖、公孙贺、苏建等。

而就在卫青声名鹊起之时,另一位更为耀眼的天才,即将以更加炫目的方式,登上这场宏大战争的舞台,他将用无与伦比的勇猛与战术,将匈奴的噩梦推向顶点——那便是年仅十八岁的骠姚校尉霍去病!

天庭的目光,已开始悄然转向那颗即将爆发出炽烈如太阳般光芒的将星。幽冥地府,亦为即将到来的、更为惨烈的杀劫,做好了准备。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