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昊天,开局洪荒当天帝 > 第125章 齐国内乱藏玄机 管仲出山定乾坤

东周王畿,洛邑城外,青苔斑驳的宫墙在秋风中簌簌作响。自周桓王被郑伯射伤后,这座曾象征“天下共主”的王城,愈发显出破败与萧索。宫墙内的牡丹虽仍在盛放,却难掩雕梁画栋间的裂痕——那是繻葛之战后,周王室威仪尽失的最直观写照。

偏殿暖阁内,周厘王(桓王子,名胡齐)正攥着一卷竹简,指尖因用力而泛白。简上墨迹未干,是郑国新送来的国书,言辞倨傲无礼,称“周室既衰,郑国当守中原之责,代天抚民”,末了竟还附赠百车粟米,名为“慰问王室”,实则是**裸的羞辱。

“陛下,”侍立一旁的周公忌父(周公旦后裔,现任太宰)轻声劝道,“郑伯欺人太甚,是否…需发兵征讨?”

周厘王抬头,眼中满是屈辱与不甘,却终是无力地垂下眼睑:“征讨?王师何在?粮草何在?连守卫宫门的甲士,都凑不齐五百人…”他苦笑着摇头,“郑伯说得对,如今的周室,连‘共主’的虚名,都已是风中残烛。”

周公忌父默然。自平王东迁,周王室便陷入“王畿日蹙,诸侯坐大”的困局。如今郑伯射王、齐侯僭越、楚子称王,周室早已名存实亡。他深知,此刻的周天子,不过是诸侯棋盘上的一枚弃子。

“陛下,”周公忌父压低声音,“臣昨日接到洛邑土地神密报,齐国公子纠,已秘密潜入洛邑,欲…面见陛下。”

“公子纠?”周厘王眉头微蹙。齐僖公死后,齐国内乱,公子纠与公子小白(齐襄公庶弟)流亡在外。公子纠得管仲、召忽辅佐,素有“贤名”;公子小白则有鲍叔牙相随,更得莒国支持。二人皆对齐国君位虎视眈眈。

“他来做什么?”周厘王冷笑,“莫不是想效仿郑伯,来‘慰问’朕?”

周公忌父摇头:“据土地神所言,公子纠此行,另有图谋。他带来了一份…《尊王攘夷策》,称‘天下大乱,礼崩乐坏,唯有尊奉周室,联合诸侯,共抗戎狄,方可恢复秩序’。”

“哼,冠冕堂皇!”周厘王将竹简重重摔在案上,“郑伯射我,齐侯弑君,如今倒来跟我谈‘尊王攘夷’?当朕是三岁孩童吗?”

周公忌父却未接话,只是目光深邃地望向窗外。他知道,这位年轻的周天子,早已被现实的残酷磨去了锐气。而公子纠的来访,或许并非全无转机——至少,他带来了“尊王”的旗号,这在当下礼崩乐坏的时代,仍是一面极具号召力的旗帜。

“陛下,”周公忌父缓缓道,“臣以为,可暂且接见公子纠。一来,可探其虚实;二来,若其真有‘尊王’之心,或可借其名望,暂时稳住诸侯;三来…管仲、召忽,皆是当世大才,若能为我所用…”

周厘王沉默片刻,终是疲惫地挥了挥手:“准了。让他明日辰时,于明堂见朕。”

次日,辰时三刻。

洛邑明堂之上,青铜编钟敲响肃穆的晨钟。周厘王身着褪色的衮服,端坐于九重席之上,面色苍白而阴郁。下方两侧,文武官员分列站立,却个个神情恹恹,眼中难掩轻蔑与冷漠。

“宣齐国公子纠觐见!”

随着太监尖细的唱喏,殿外传来整齐的脚步声。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三十余名甲士簇拥着一位青年公子缓步而入。那公子身着玄色锦袍,腰间悬着玉玦,面容俊朗清瘦,眼神沉静如渊,虽处逆境,却气度不凡。

“齐国公子纠,见过周天子!”公子纠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声音清朗有力,“纠闻周室有难,特来觐见,愿效犬马之劳。”

周厘王抬眼打量着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公子纠,久闻你与公子小白争位,闹得齐国内乱。今日来见朕,是来哭诉委屈,还是来觊觎周室神器?”

公子纠面不改色,朗声道:“纠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室虽衰,天命未绝!纠今日前来,非为争位,实为献策!”

他取出竹简,双手奉上:“此乃纠与管仲、召忽共商之《尊王攘夷策》。今戎狄肆虐,诸侯混战,礼崩乐坏,百姓流离。唯有尊奉周室为天下共主,联合诸侯,共御外侮,方能恢复秩序,安定民生!”

周厘王接过竹简,随意翻了几页,冷笑道:“好一个‘尊王攘夷’!郑伯射我,齐侯弑君,你们这些诸侯,口口声声说尊王,可曾将周室放在眼里?”

公子纠不卑不亢:“正是因周室式微,诸侯才敢肆无忌惮!若周天子能重振威仪,诸侯自然俯首帖耳。纠愿为周天子奔走呼号,联络诸侯,共讨不臣之徒!”

“联络诸侯?”周厘王嗤笑一声,“你有何能耐?凭你这流亡公子的身份,谁会听你的?”

“纠虽无权无势,”公子纠目光坚定,“却有管仲、召忽相助。管仲,治国之才,可安邦定国;召忽,忠义之士,可捐躯报国。若周天子肯委以重任,纠愿奉天子之命,遍访诸侯,宣扬王化!”

周厘王眯起眼睛,打量着眼前的青年。他虽厌恶诸侯的倨傲,却也不得不承认,公子纠的话,句句戳中要害。如今的周室,需要的正是一个能凝聚人心、号召诸侯的旗号,而“尊王攘夷”,无疑是当下最合适的旗帜。

“哼,”周厘王缓缓站起身,走到公子纠面前,“你有此心,朕…暂且信你。但朕丑话说在前面,若你敢欺瞒朕,或借朕之名行私利,朕定叫你死无葬身之地!”

公子纠深深一揖:“纠若负陛下,天诛地灭!”

周厘王冷哼一声,拂袖转身:“带他去偏殿休息。明日,宣化署的人会与他对接。”

明堂之外,偏僻的角落。

一棵老槐树下,管仲与召忽正屏息凝神地观察着明堂内的动静。见公子纠顺利觐见,二人眼中闪过一丝喜色。

“公子,”召忽低声道,“周天子似乎…有意合作?”

管仲摇了摇头,目光深邃:“周天子如今自身难保,不过是病急乱投医。他同意接见我们,不过是想借我们的名望,暂时稳住诸侯,顺便探探我们的底细。”

“那…我们的计划?”赵忽有些担忧。

管仲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无妨。周室虽衰,但其名分仍在。只要我们能打着‘尊王’的旗号,联络诸侯,宣扬仁政,必能聚拢人心。待时机成熟,齐国之位,唾手可得!”

召忽恍然大悟:“公子是想…借周室之名,行齐国之实?”

管仲点头:“正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若能尊奉周室,我们便是正义之师,诸侯响应,民心归附,齐国之霸业,指日可待!”

二人正低声交谈,忽觉身后一阵阴风吹过,紧接着,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二位公子,好雅兴啊。”

管仲与召忽浑身一凛,猛地转身,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土地神,正拄着拐杖,站在他们身后,目光如电。

“土地老儿,你好大的胆子!”召忽厉声道,“竟敢偷听我们谈话!”

土地神浑浊的眼睛扫过二人,叹了口气:“非是老朽故意偷听,实乃受人之托,来提醒二位。”

“受人之托?”管仲皱眉,“何人?”

土地神压低声音:“天庭的巡天司。他们已盯上你们了。公子纠面见周天子之事,早已被记录在案。若你们言行稍有差池,恐遭天谴。”

管仲与赵忽面色大变。他们虽知天庭监察无处不在,却未料到巡天司已如此紧盯着他们。

“那我们该如何是好?”赵忽急切地问。

土地神摇了摇头:“天意难测。但老朽可透露一句:周室气数已尽,齐国崛起之势已成。二位若能顺应天意,行仁政,重民生,或可保全自身,成就霸业。若一意孤行,挟天子以令诸侯,恐遭雷霆之怒。”

说罢,土地神化作一缕青烟,消失在空气中。

管仲与召忽面面相觑,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天庭…果然不会坐视不管。”管仲喃喃道,“他们是在警告我们,也是在试探我们。”

召忽握紧拳头:“那我们…还要继续吗?”

管仲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继续!为何不继续? 周室虽衰,但‘尊王’的旗号仍有用。天庭要的是秩序,我们要的是霸业。只要我们打着‘尊王’的旗号,行‘利民’之事,天庭…也挑不出我们的错!”

“可是…”赵忽仍有疑虑。

“没有可是!”管仲打断他,“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齐国的内乱,不能再拖了!我们必须尽快回到齐国,掌控局势!”

二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决心。

同日,楚国,郢都。

楚王宫内,歌舞升平。楚文王熊赀斜倚在软榻上,怀中搂着两个绝色美女,左手持爵,右手抚琴,悠然自得。

“大王,好雅兴啊!”一个尖细的声音响起。

楚文王睁开眼,只见令尹子元(其弟)躬身站在殿下,脸上带着谄媚的笑容。

“子元,有何事?”楚文王懒洋洋地问。

子元笑道:“启禀大王,齐国公子纠,昨日已秘密潜入洛邑,面见周天子,献上《尊王攘夷策》。”

“哦?”楚文王来了兴趣,放下酒爵,“那小子想干什么?想学他哥哥公子小白,借周室之名,行争霸之实?”

子元点头:“正是。据说他还联络了管仲、召忽,二人皆是当世大才。若让他得逞,齐国恐成我楚国心腹大患。”

楚文王冷笑一声:“齐国?哼,不过是中原的一个二流国家。他公子纠想‘尊王攘夷’?可笑!他也不看看,如今的周天子,是个什么德行!”

子元乘机进言:“大王所言极是。周室衰微,已不堪一击。然,齐国若真能联合诸侯,恢复秩序,对我楚国北上中原,恐有阻碍。不如…我等暗中派人,前往洛邑,破坏他们的计划?”

楚文王眯起眼睛,手指轻轻敲击着软榻:“破坏? 如何破坏?”

子元献策:“公子纠想联络诸侯,宣扬‘尊王’。我们可派些能言善辩之士,混入诸侯之中,散布谣言,说公子纠野心勃勃,想借周室之名,篡夺齐国君位,甚至染指周天子之位。如此一来,诸侯必生疑虑,无人再敢响应他的‘尊王攘夷’。”

楚文王抚掌大笑:“好计策! 子元,你果然足智多谋!就这么办!派你最得力的人去,不惜一切代价,破坏他们的计划!”

“遵命,大王!”子元欣喜若狂,躬身告退。

楚文王看着子元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知道,齐国的崛起,对他楚国称霸南方,进而北上中原,是个巨大的威胁。如今有机会破坏齐国内部的计划,他自然不会放过。

“公子纠…管仲…”楚文王喃喃自语,“想跟我斗? 你们还太嫩了!”

与此同时,西方极乐世界,灵山。

八宝功德池畔,准提道人正手持念珠,闭目诵经。池中莲花盛开,仙鹤飞舞,一片祥和宁静。

“师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合十躬身,“人间之事,进展如何?”

准提道人缓缓睁开眼,目光深邃:“周室衰微,诸侯争霸,乱世已至。齐国公子纠,已入洛邑,献策尊王。楚国亦有所动作,欲破坏其计划。”

药师佛皱眉:“如此说来,人间,又将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准提道人微笑:“不全是腥风血雨。百家争鸣,即将开启。儒、道、墨、法…诸多道统,将在这乱世之中,各放异彩。”

药师佛若有所思:“道统之争,亦是气运之争。我教普度众生之宏愿,正可借此机会,广结善缘。”

准提道人点头:“正是。苦行头陀,已潜入下界,传播佛法。公子纠、管仲…皆是可塑之才,或可结下一定的善缘。”

药师佛合十:“谨遵法旨。”

准提道人再次闭上眼,口中念念有词:“乱世出英雄,英雄造时势。天命,自有定数…”

齐国,临淄。

公子小白的府邸内,灯火通明。鲍叔牙正焦急地踱步,时不时望向门外。

“公子,”一个家仆匆匆跑来,“不好了! 公子纠…已面见周天子!”

“什么?!”鲍叔牙脸色大变,“他真的去了? 还带了管仲、召忽?”

家仆点头:“千真万确!听说他还献上了《尊王攘夷策》,周天子…似乎有意合作!”

鲍叔牙额头冒汗,喃喃道:“糟了! 若让公子纠得了周室的支持,齐国的君位,恐将易主!”

他猛地转身,对着空无一人的院落,高声喊道:“管仲!召忽! 你们…好自为之吧!”

夜色渐深,星光黯淡。

齐国与楚国的密使,已悄然离开各自的都城,星夜兼程,赶往洛邑。一场围绕着“尊王攘夷”的无形较量,已在暗中展开。

而管仲与公子纠,却对此一无所知。他们仍在为“尊王”的大业,踌躇满志。

天庭,凌霄宝殿。

昊天上帝端坐御座,目光平静地注视着下界纷乱的局势。在他身旁的昊天镜中,齐国公子纠面见周天子的画面,楚国子元献策的画面,管仲与召忽密谋的画面,一一闪过。

“哼,”昊天上帝淡淡开口,“凡人,总是 自以为是。尊王攘夷?不过是 一厢情愿的幻想。天命,自有其 安排…”

他目光一转,落在西方极乐世界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莫名的笑容:“准提… 你以为,你能 左右 天命 吗?”

下界,洛邑。

公子纠坐在偏殿的软榻上,手捧竹简,眉头紧锁。他反复看着自己写下的《尊王攘夷策》,眼中满是 对未来的憧憬。

“公子,”召忽轻声道,“天色已晚,早些休息吧。”

公子纠抬头,勉强笑了笑:“无妨。我心中,有太多事,放不下。”

召忽沉默片刻,低声道:“公子, 管仲 似乎 对 周室 并无 太大 忠心…”

公子纠眼神一凛:“哦? 你何出此言?”

召忽犹豫了一下,道:“今日 在明堂外,我似乎 看到 土地神 与他交谈…”

公子纠眉头紧锁:“土地神? 他说了什么?”

召忽摇了摇头:“我 听不清,但他 似乎 在警告 管仲…”

公子纠陷入了沉思。他知道,土地神 乃天庭 任命,职责 是监察 一方土地。若土地神 真的 警告 管仲,是否意味着 天庭 已注意到他们?

“无妨,召忽,”公子纠缓缓道,“天意 难测,但我们 行事,但求 无愧于心。尊王攘夷,乃 正道,纵使 天庭 阻挠,我等 亦不能 退缩!”

召忽看着公子纠 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是, 公子!”

夜色愈发深沉,洛邑城 一片寂静。但暗流,已在 看不见的地方,汹涌澎湃。

齐国内乱 的真相,楚国阴谋 的阴影,天庭监察 的无形之手,西方教 的悄然渗透…所有的线索,都指向 一个即将到来的 风暴。

而管仲 与 公子纠,仍在 为 他们的 “尊王” 大业,而努力着。他们不知道,他们的 每一步,都在 改变着 历史的走向。

洪荒的棋局,已进入 最关键的 一环。百家争鸣 的序幕,即将 拉开!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