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7年11月11日
中原行省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大雪,在这银装素裹的美景之下,却隐藏着累累白骨,诉说着末世的绝望和苦难。
省政府大楼内,年近六旬的周亮平正埋头处理着繁重的政务。
尽管他已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有着比年轻小伙子还要旺盛的精力。
或许,这就是权力的神奇力量。
身为一省之长,周亮平每日都兢兢业业地工作,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因为他常说:中原行省是在我的肩上担着,我要为国家负责,为人民负责,我的灵魂和生命都是属于人民的!
周亮平在一份文件上签完字,抬起头,看向站在办公桌前的赵成刚,问道:“宋省长在会议上推荐梁州市的异能者李易,担任梁州市的市长,你作为异能管理局的局长,对此有何看法?”
赵成刚思索片刻,认真回答道:“李易的实力毋庸置疑,我敢肯定,即便在整个中原行省,他的实力也能排进第一梯队。而且,他成功收复了平桥区和青水区,为梁州市的幸存者提供了安全的生存环境,于国于民都是有功的,由他担任市长,带领幸存者重建梁州,我个人是赞成的。”
听了赵成刚的话,周亮平微微皱眉。
如果是其他人推荐了李易,他恐怕已经批准签字了。
可是偏偏是宋天江推荐了李易!
那他就不得不认真考虑。
现如今,在禹城的领导班子里,他作为省长位居第一;蔡汉生手握军权,排在第二;而宋天江在中原行省任职多年,麾下门生故吏众多,位列第三。
蔡汉生是军人出身,性格刚正不阿,对政治并无太多兴趣。
而且,两人曾倾力合作建立了禹城基地,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因此,蔡汉生对周亮平的地位并无威胁,反而成了他坚实的盟友。
然而,宋天江却截然不同,一直对省长的位置虎视眈眈,或者说,如果没有他空降到中原行省,这个省长的位置本应属于宋天江。
如果不是在灾难发生后,他抓住了机会,得到了蔡汉生的支持,并迅速稳定了局势,他很可能坐不稳省长的位置。
现如今,他虽然掌握着禹城的大权,但宋天江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
宋天江推荐李易担任梁州市的市长,是否意味着他已经将李易收入了麾下?
梁州市位于缓冲区,是一片已被议会放弃的废土。
一个市长的职务,不过是个虚名,给了也就给了。
但他在意的是,李易是否站队宋天江,是否会成为自己的潜在威胁。
毕竟,一个实力强大的异能者,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安全上,都有能力对自己构成威胁。
他很担心李易是宋天江的人。
在得知李易收复了青水区后,他曾让秘书致电李易,进行了口头上的嘉奖,并询问李易是否有意来省府任职。
因为省府就像一个无形的囚笼,只要李易敢来,进入体制内,从此就只能俯首听命。
但显然,李易并没有上钩,委婉的拒绝了来省府担任要职的诱惑。
他看过李易的资料,了解李易的事迹,也看过李易的心理分析报告。
他认为,李易拒绝来省府,很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是李易自身不想到省府任职;
二是李易受了宋天江的指示。
不管是哪个原因,他对李易的印象都不佳。
数秒后,周亮平缓缓说道:“没想到你对李易的评价这么高,看来这个李易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不过,他资历尚浅,破格提拔可能会引起其他同志的不满。我准备让他暂时代理梁州市的市长职务,对他的能力进行考察。如果他能治理好梁州,再摘掉‘代理’二字也不迟。”
赵成刚听后,连忙说道:“领导考虑周全,属下佩服。”
与此同时,在宋天江的办公室内,贺兴邦正眉飞色舞地汇报着梁州市的情况。
“老师!我就说李易是个人才吧,他从禹城回到梁州才多久啊,就收复了青华区。现在,他已经开始重建工作,而且搞得有声有色。”
宋天江听后,点了点头说道:“你的眼光不错,这个李易确实很有能力。只是可惜,他不肯来我身边工作。”
贺兴邦连忙说道:“老师,其实我个人觉得,李易在外面发展,或许对您更有用处。如果他在禹城,以他的实力必然会处于风口浪尖。禹城的水那么深,他对政治又毫无了解,根本把握不住。反倒是在外面,您推荐他担任市长,他要是真能把梁州市重建好,那对您来说既是政绩,也是资源。”
宋天江听后,若有所思地问道:“哦,到了那个时候,他还愿意配合我的工作吗?”
贺兴邦信誓旦旦地说道:“他必须配合啊,老师!我已经和他私下通过话了,他对您可是充满了敬意,希望您能多多提携他。将来您只要有用得到他的地方,他一定全力以赴。”
宋天江听后,笑道:“有时间再把他带到家里来喝茶,我和他好好聊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