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六零年代之狩猎传奇 > 第791章 铁锄加固与祈丰麦饼

晨露沾在田埂的麦芽上,像撒了层碎银。阿图蹲在草泥谷仓旁翻检麦粒时,远处突然传来“咔嚓”一声脆响——村民的木锄断了。

那汉子举着裂成两半的木柄,蹲在硬泥地里叹气,锄头掉在一旁,刃口的木茬被泥土磨得发白;之前用韧藤绑过的地方还留着旧痕,显然已经修过好几次。

不远处的铁匠铺冒着淡蓝的烟,风箱“呼嗒呼嗒”地响,铁匠正用铁锤敲打一块红热的铁锭,火星落在铺前的泥地上,瞬间熄灭;教堂的石墙上,教士用石灰画着祈丰节的符号,符号旁摆着三个粗陶碗,碗里盛着村民捐的麦种,等着明天献祭时用。

“咱们的鱼笼空了两天!”雅兰拎着湿漉漉的鱼笼从河边回来,笼底沾着的水草还在滴水,“雪化后河水涨了,鱼都躲进深水区,之前的鱼笼绳太短,够不到水底;村民说后天是祈丰节,按习俗要烤‘献祭麦饼’,可他们的陶盆不保温,面团发不起来,饼总烤得又硬又酸,愿意用半罐黄油换咱们做个发酵盆;还有,刚才帮村民锄地,木锄又断了两把,他们说要是能有耐砸的铁锄,再送咱们一坛新酿的麦酒——中世纪的铁匠只会打粗铁,做不了细活,咱们的铁锭还剩点,能帮他们加固。”

陈沐阳扛着伐木斧从林边回来,斧刃上沾着新鲜的橡木屑:“深水区的鱼得用长绳鱼笼,林里的韧藤够长,再绑块青石当配重,肯定能沉到水底;木锄得加铁箍和铁刃,木柄缠上铁条就不会断;发酵盆用陶土做,外侧裹层麦秆保温,比村民的土盆强——他们做麦饼都用酵母发,可陶盆漏温,酵母活性不够,咱们的发酵盆保了温,发出来的面团肯定软。”

奇伯坐在磨坊的陶灶旁,手里正用磨石打磨一块薄铁片,铁片在火光里泛着冷光:“先做三件事:加固铁锄、深水长绳鱼笼、保温发酵盆。铁锄换麦酒黄油,鱼笼补鲜鱼,发酵盆做献祭饼;上午做好工具,下午帮村民锄地、河边布鱼笼,傍晚发面团烤饼,赶在祈丰节前把物资换齐,别误了节日的规矩。”

族人们没敢耽误,立刻在磨坊旁的空地上分工,晨雾刚散就忙开了——

奇伯和塔卡先动手做“加固铁锄”。他们找了村民断了的木锄做底材:先在木柄断裂处,裹上一圈两寸宽的铁箍(用剩下的铁锭敲制,加热后套在木柄上,冷却后紧紧箍住);铁箍的两端,各钉两根粗铜钉,铜钉穿透木柄,防止铁箍滑动;然后在木锄头的外侧,钉一块三寸宽的薄铁片,铁片的边缘磨得锋利,用铜钉固定在木锄头上,铁片延伸到锄头两侧,形成“护刃”(防止锄地时被石头磕坏木锄);最后在木柄的握柄处,缠三层浸过树胶的韧藤,藤上嵌着碎火山岩(增加摩擦力,握锄时不滑手)。

第一把加固铁锄做好后,村民的汉子抢着试——往硬泥地里一锄,“咚”的一声,铁片锄刃轻松挖开泥土,木柄没晃,连之前总卡泥的地方都顺畅了,半天就锄完了之前要锄一天的地。汉子笑得咧嘴:“两坛麦酒!再加半罐黄油!换你两把铁锄,够咱们村用的!”

陈沐阳和雅兰则做“深水长绳鱼笼”。他们在之前藤笼的基础上改进:用两丈长的粗藤编织笼身,笼身比之前长了一尺,能装更多鱼;笼底缝一个粗布口袋,口袋里装一块两斤重的青石(作为配重,让鱼笼沉到深水区的水底);笼口绑一根三丈长的粗藤绳,藤绳上每隔一尺系一个小布条(标记绳长,方便判断鱼笼是否沉底);笼口的倒刺改成三层,内层倒刺更密,鱼进去后根本挣不脱;最后在笼身外侧,缠一层薄兽皮(浸过树胶,耐水泡,不会被河底的石头刮破)。

鱼笼做好后,陈沐阳扛着去河边——将藤绳慢慢放下,直到系着布条的位置到了水面,说明鱼笼沉到了水底;往笼里放了些碎咸鱼干当诱饵,固定好藤绳的末端。半个时辰后收笼,里面竟有五条半尺长的“春鲤”,比之前的春鳊鱼肉更厚,够晒三串鱼干,雅兰笑得眼睛都弯了:“这下祈丰节有鲜鱼吃了!”

雅兰则趁着他们布鱼笼的功夫,做“保温发酵盆”。她从陶土坑挖来细腻的陶土,掺了少量细沙,反复揉捏成泥团;捏成一个两尺宽、一尺高的盆状,盆底厚半寸(防止加热时裂);盆的外侧,裹一层一寸厚的干麦秆,麦秆用细藤绑紧(麦秆能保温,让盆内温度稳定);盆口做外翻的边,边缘缝一圈软绒毛(盖布时能密封,不让热气跑掉);最后将陶盆放进陶灶旁阴干,再用文火慢烤一个时辰,烤到盆身变成深褐色,取出后在盆内侧涂一层融化的黄油(黄油冷却后形成薄膜,防止面团粘盆)。

发酵盆做好时,日头刚过教堂的尖顶。雅兰立刻用教士送的酵母发面团——将黑麦粉、酵母、少量蜂蜜和温水混合,揉成面团放进发酵盆,盖上粗布,放在陶灶旁保温。一个时辰后,面团发得比之前大了两倍,蓬松柔软,比村民用土盆发的面团好太多,捏起来都带着弹性。

下午的日头偏西时,众人的收获堆满了磨坊:两坛麦酒放在陶灶旁,半罐黄油装在陶土罐里,还有村民送的一捆干香草(烤饼时加进去增香);河边的六个深水鱼笼,总共捕了二十多条春鲤,一半晒成鱼干,一半留着鲜吃;帮村民锄完了三亩地,村民还额外送了一块刚烤好的大麦饼,饼里加了少量葡萄干,是祈丰节才有的稀罕物。

傍晚时分,磨坊里飘满了麦香——雅兰将发好的面团分成大块,擀成半寸厚的饼,饼上刷一层黄油,撒上干香草和几粒芝麻;奇伯将陶炉烧旺,把饼放进炉里,半个时辰后,献祭麦饼烤好了,表面金黄,咬一口松软香甜,带着黄油和香草的香气,比村民烤的不糊还入味。教士刚好路过,闻着香味进来,尝了一块,笑着说:“明天献祭,就用你这麦饼!教堂的地窖里还有去年的葡萄干,都给你们,做饼更甜。”

夕阳落下时,磨坊的陶炉里还烤着最后一炉麦饼,黄油罐放在储物架上,闪着乳白的光;深水鱼笼晾在屋檐下,藤绳滴着水;加固铁锄靠在墙边,铁片在暮色里泛着冷光;晒好的鱼干挂在暖炉旁,香气混着麦香飘满村落。远处的茅草屋亮起了火光,村民们的笑声隐约传来,教堂的钟声敲了五下,教士抱着葡萄干往教堂走,背影在暮色里渐渐变小。

阿图正往陶锅里添柴,锅里煮着春鲤汤,汤里加了春荠菜和大麦;雅兰将烤好的麦饼装进陶土盘,撒上葡萄干;陈沐阳和奇伯在检查新换的麦酒,酒坛封得严实;塔卡坐在炉边,掰着麦饼蘸鱼汤吃,脸上满是满足。没人说话,每个人都在忙着手里的事,春日的晚风带着麦芽的清香吹进磨坊,祈丰节的气息越来越浓,他们知道,明天的献祭过后,又会是一段安稳的日子,在这个中世纪的欧洲村落旁,靠着手边的工具和彼此的配合,总能把日子过得扎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