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六零年代之狩猎传奇 > 第297章 岩脉探源拓生路,荒漠营寨筑安澜

沙尘暴过后的清晨,陈沐阳踩着松软的沙层巡视营地,发现干涸的溪流床露出暗褐色的岩石层。他用青铜匕首敲击岩面,清脆的回声中夹杂着金属特有的震颤。\"爹,这下面可能有矿脉!\"陈景行闻讯赶来,父子俩立即分工:陈沐阳用骆驼刺藤蔓编筐,收集表层碎石;陈景行则仿照战国时期的开矿技法,在岩壁凿出阶梯状的探洞。

深入三丈后,岩层中渗出浑浊的黑水。陈沐阳取出自制的ph试纸——用沙漠霸王花的汁液浸染麻布制成,试纸瞬间变成深紫色。\"是酸性卤水,\"他想起在南极冰渊的经验,\"但附近肯定有淡水脉。\"两人沿着岩壁的冷凝水痕逆向追踪,在一处凹陷的石缝里,发现了用兽骨和陶片搭建的简易过滤装置。拨开覆盖的苔藓,清冽的泉水正顺着凹槽缓缓流淌。

水源稳定后,陈沐阳开始改良灌溉系统。他仿照唐朝的水车原理,用胡杨木制作了小型轮轴,将泉水引入人工开凿的渠道。为减少蒸发,渠道表面覆盖碎陶片和干草。在试种沙葱和梭梭树的过程中,他发现将植物种子裹上甘草熬制的黏液,能有效抵御风沙侵蚀。不到半月,营地周边便形成了一片绿意盎然的防风林。

食物储备方面,陈景行在山岩间发现了野生沙鼠的洞穴。他没有贸然挖掘,而是观察鼠群的活动规律,用黏土制作了倒锥形的捕鼠器。当第一只肥硕的沙鼠落入陷阱时,陈沐阳立即想到了保存肉类的方法。他将鼠肉切成薄片,用沙棘汁腌制后,挂在通风的石洞中晾晒。这种结合了雪原熏肉和苗疆腌腊的技法,让肉干既能长期保存,又带有独特的酸甜风味。

在工具改良上,父子俩利用发现的铁矿脉大显身手。他们仿照战国时期的块炼铁法,用陶土制作熔炉,以骆驼刺和胡杨木炭为燃料。经过反复锻打,第一把铁制匕首诞生时,刃口闪烁的寒光让青铜工具相形见绌。陈景行用新匕首打造了更锋利的农具,还改良了石弩的扳机装置,使其射程增加了近一倍。

随着物资日益丰富,营地的防御体系也不断升级。陈沐阳在制高点搭建了三层了望塔,用打磨的冰晶制成简易望远镜。塔内设置了传声筒系统,通过不同频率的敲击声传递信息。外围防御圈增设了\"流沙陷阱\"——在地下埋设中空的陶罐,一旦有人踩动触发机关,四周的沙土便会瞬间掩埋目标。

然而,真正的挑战来自一场突如其来的蝗灾。遮天蔽日的蝗虫群第三次来袭时,陈沐阳指挥众人在营地四周点燃艾草和骆驼刺混合的浓烟。但这次蝗虫竟顶着烟雾俯冲,啃食新种的梭梭树苗。危急时刻,陈景行想起在唐朝制作的\"驱蝗神器\",立即组织人用兽皮缝制巨型风袋,通过多人拉动产生强风,配合燃烧的辣椒粉末,终于将蝗虫群逼退。

灾后重建时,陈沐阳在古籍记载的基础上,发明了\"沙漠温室\"。他用透明的兽膀胱膜覆盖木架,内部设置多层陶土隔板,通过控制浇水量形成湿度梯度。这种温室不仅能种植对水分要求较高的蔬菜,还意外培育出了沙漠草莓——果实虽小,却酸甜可口。为解决照明问题,他们收集沙漠甲虫的发光腺体,制作成天然的荧光灯。

在探索山脉的过程中,父子俩发现了一处天然溶洞。洞内钟乳石间悬挂着蜂巢,陈沐阳用烟熏法小心翼翼地取下蜂蜜。这种珍贵的甜食不仅改善了伙食,还成为治疗伤口的良药。他们还在洞内发现了古人留下的岩画,画中描绘着商队穿越沙漠的场景,骆驼背上的货物与羊皮地图上的标记极为相似。

随着对沙漠环境的深入了解,陈沐阳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生存法则:清晨收集露水,正午躲避烈日,黄昏储备燃料,夜晚加固防御。他们将这些经验刻在石板上,与自制的星图、草药图谱一起,存放在新修建的\"求生密室\"中。密室采用双层隔热结构,内部储存着足够三年食用的粮种和淡水。

某个月圆之夜,陈沐阳在整理物资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将不同季节收集的沙暴沉积物分层排列,竟能清晰看出气候的变迁规律。这个发现让他意识到,沙漠并非永恒的死地,而是遵循着某种周期性的生态法则。当他把这个结论告诉父亲时,陈景行望着远处连绵的山脉,眼中闪烁着新的光芒:\"或许我们能找到让沙漠变绿洲的方法。\"

而此刻,羊皮地图上尚未探索的区域,依然在召唤着这对勇敢的父子。他们知道,在这片看似荒芜的沙漠中,每一次新的发现,都是人类智慧与自然法则对话的结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