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六零年代之狩猎传奇 > 第273章 烟火部落岁时忙,邻里相帮日子长

长白山的晨雾还未散尽,部落里已飘起袅袅炊烟。陈沐阳推开石屋的木门,鼻尖先触到了混合着松木香与小米粥的暖意。庭院里,阿古正踮着脚给新栽的花椒树苗浇水,水珠顺着墨绿的叶片滚落,在朝阳下折射出细碎的光。“沐阳哥,东头王婶家的纺车又卡住了!”少年抹了把额头的汗,竹筒水壶在腰间晃出清脆的声响。

沿着石板路穿过几条巷子,陈沐阳老远就听见织布坊传来此起彼伏的机杼声。王婶守着出故障的纺车急得直跺脚,见他来了,忙拉着袖子诉苦:“这铁轴转着转着就打滑,昨儿刚织好的半匹布也废了......”陈沐阳蹲下身子,摸出随身带着的牛骨针,挑出卡在齿轮间的麻线碎屑,又从皮囊里挖出些蜂蜡涂抹在轴承处:“婶子,以后纺完线记得清理,蜂蜡能让铁轴转得更顺。”

修好纺车往回走时,正巧碰上老药师背着竹篓采药归来。篓子里的黄芪、党参还沾着露水,几片银杏叶落在药草间隙,金黄与翠绿相映成趣。“沐阳,你瞧我挖到了什么!”老药师神秘兮兮地掀开篓子一角,露出半截带着土疙瘩的人参,“这可是百年老参,得赶紧用青苔包好养着。”两人正说着,远处传来孩童的笑闹声——学堂下课了,十几个孩子举着用桦树皮做的风车,追着一只花蝴蝶跑过晒谷场。

晌午时分,部落中央的大灶台热闹非凡。几个妇人围着新砌的三眼灶忙碌,最大的灶眼炖着山猪肉,咕嘟咕嘟的冒泡声里飘出八角与桂皮的香气;旁边的小灶温着米酒,陶瓮口盖着浸了冷水的粗布,防止酒香散掉;最小的灶膛煨着草药,砂锅盖缝隙里溢出的白雾带着淡淡的苦香。陈沐阳刚走近,李嫂就往他手里塞了个烤红薯:“尝尝新烤的,这窑是按你教的法子砌的,火候刚刚好!”

午后的阳光变得温柔,铁匠铺里却依旧火星四溅。陈景行带着学徒们锻造新犁铧,铁锤敲打在红热的铁块上,“叮叮当当”的声响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陈沐阳捡起地上的铁屑,突然想起青铜书简里记载的“炒钢法”,便招呼众人:“把铁屑和木炭按比例铺在陶盆里,用强火快炒......”随着铁水翻滚,杂质被氧化成渣,冷却后的钢材竟比往日更坚韧,学徒们围着成品啧啧称奇。

夕阳西下时,女人们在溪边浣衣的歌声传得老远。她们用皂角熬的洗衣水揉着新织的布,捣衣杵敲打在石板上的节奏与溪流声交织。陈沐阳路过时,看见几个姑娘正将采摘的蓝草浸泡在木桶里,靛青的汁液渐渐晕染开来——这是要制作植物染料。“沐阳哥,你看染成这个颜色做头巾好不好看?”阿秀举起布料,笑靥比天边的晚霞还要灿烂。

夜幕降临时,部落广场的篝火准时燃起。白日里晒干的艾草混着松枝,火苗窜起时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庞。猎户们架起铁叉,烤着白天猎获的野山羊,油脂滴落在炭火上,爆出噼啪的脆响;孩子们举着用芦苇扎的火把追逐嬉戏,火光照得他们的影子在石墙上忽大忽小;老人们围坐在一起,用新制的陶碗喝着米酒,讲述着长白山的古老传说。

陈沐阳坐在稍远处的石凳上,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父亲不知何时在他身边坐下,递来一碗温热的鹿血酒:“你看,这才像个家的样子。”父子俩望着星空下的部落,新建的了望塔矗立在山岗,塔身挂着的青铜风铃在夜风中轻轻摇晃。远处的田垄里,新安装的竹制惊鸟器发出“哗哗”的声响,守护着即将成熟的庄稼。

突然,西头传来急促的铜锣声——那是有急病的讯号。陈沐阳和老药师提着药箱飞奔而去,只见张大伯面色苍白地躺在竹榻上。老药师搭脉后紧锁眉头:“是心口疼的老毛病又犯了。”陈沐阳赶紧从药箱里取出用野山参、丹参研磨的药粉,用温酒送服。半个时辰后,张大伯的呼吸终于平稳,守在床边的家人红着眼眶道谢:“多亏有你们......”

送走医馆众人,陈沐阳站在张家院子里。月光洒在新修的石墙上,墙角的夜来香开得正盛,香气混着远处传来的歌谣,让人心里说不出的安宁。他摸出怀里的天空之泪,晶体在月光下泛着微光,似乎在无声诉说着什么。或许,这枚神秘的信物不仅藏着穿越时空的秘密,更见证着一个部落如何在智慧与互助中,将日子过得热气腾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