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六零年代之狩猎传奇 > 第267章 钢火淬出新天地,匠心织就百业兴

青铜书简上的“灌钢法”像一粒火种,点燃了部落革新的热潮。陈沐阳捧着书简,在摇曳的油灯下反复研读,烛泪滴在刻痕斑驳的简牍上,映出“以柔刚相济,水火交融”的古老智慧。陈景行蹲在一旁,用木炭在地面勾勒冶铁炉的改良图——要实现灌钢,必须造出耐高温、控火候的新式熔炉。

隆冬的寒风拍打着木屋,部落却一派热火朝天。众人在溪边选址,挖开冻土垒砌三层熔炉。底层用黏土混合碎瓷片夯实,中层填充隔热的石棉草,顶层则是由铁矿石粉末与黏土烧制的耐火砖。陈沐阳特意让铁匠打造了可开合的铸铁炉门,又在炉壁嵌入青铜管道,方便观察火候与添加原料。

试炼当天,部落老少围在熔炉旁。陈景行亲自掌钳,将精选的生铁与熟铁按比例叠放,陈沐阳则守着新改良的双筒风箱。随着兽皮活塞快速推拉,炉内火焰由橙转青,温度飙升至赤红。当青铜管道渗出铁水光泽时,陈沐阳立刻撒入磨碎的石灰石——这是从山崖开采的助熔剂,能吸附杂质。

“开炉!”陈景行大喝一声。沉重的炉门开启瞬间,耀眼的钢水如赤龙般倾泻而出,在模具中凝结成泛着银芒的钢锭。围观的族人发出惊呼,老者颤抖着触摸还发烫的钢锭,粗糙的手掌被寒气激得一缩:“这东西......比咱们的青铜硬上十倍!”

有了精钢,工具改良进入新阶段。陈沐阳带着铁匠打造出锯齿状的铁锯,配合滑轮装置,两人就能轻松锯开合抱粗的红松。他又根据祖父日记里的水车图纸,用铸铁齿轮与榆木框架组装出汲水装置。当巨大的水车轮在溪流中转动,将清水源源不断引上梯田时,几个在田埂劳作的汉子扔下农具,围着水车又笑又跳。

纺织业也迎来变革。陈景行仿照古书中的纺织机样式,用铸铁轴搭配桦木框架,造出脚踏式纺车。女人们再也不用手工捻线,脚踩踏板就能让纺锤飞速旋转。陈沐阳还在织布机上加装了钢筘,经纬线穿梭间,织出的麻布又密又匀。部落的老裁缝用新布裁出第一件长衫,穿在身上挺括利落,惹得众人争相讨要。

随着铁器普及,部落的粮仓越堆越高。陈沐阳带领族人开凿了新的水渠,用铸铁闸门控制水流,又在田间挖出纵横交错的排水沟。秋收时节,新改良的铁镰刀挥过稻浪,金黄的谷穗齐刷刷倒下。打谷场上,陈沐阳设计的滚筒式脱粒机正在轰鸣——牲畜拉动木轮,带动内部的铁齿滚筒,眨眼间就将谷粒与秸秆分离。

百业兴盛的同时,陈沐阳没有忘记时间密钥的使命。他在部落东南角建了间密室,将青铜书简、天空之泪与祖父日记妥善保管。密室墙壁由掺了铁砂的黏土砌成,厚重的石门上刻满星图符号,唯有持着特定的钢钥匙才能开启。夜深人静时,他常独自在此研究,试图从古老的冶炼术与星图之间找到关联。

然而,技术的进步也带来新的挑战。临近部落听闻此地铁器神奇,纷纷派人前来求购。陈沐阳意识到,必须建立交易规则。他与父亲、老者商议后,定下“以物易物,互通有无”的规矩:三匹麻布换一把铁锄,五担粮食换一口铁锅。为方便计数,还特意用青铜铸造了圆形代币,上面刻着部落图腾。

铁器贸易吸引了各方目光,也带来了危机。某个雪夜,守卫发现有陌生人在部落外围窥探。陈景行带领精锐,用新打造的钢弩设下埋伏,擒获了几个企图窃取冶铁技术的探子。审问得知,是北方强大的部族听闻此地铁器精良,想暗中掌握技术。

此事让陈沐阳警醒。他开始组织族人训练,用钢枪、钢盾武装守卫,又在部落四周修建了望塔。同时,他将部分冶铁技术传授给可靠的族人,形成多个小组分散作业,避免技术外泄。在防御工事建造中,他借鉴现代知识,设计出带射击孔的围墙,用铸铁打造可升降的吊桥。

当春风再次吹绿山谷时,部落已焕然一新。铸铁作坊里火星四溅,纺织工坊中机杼声声,田间地头铁犁翻起新泥。陈沐阳站在了望塔上,望着往来的商队与忙碌的族人,手中的老猎刀突然微微发烫——刀身浮现的符号,似乎正与远处山脉的轮廓悄然呼应。他知道,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在为解开时间密钥的秘密埋下伏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