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六零年代之狩猎传奇 > 第105章 股市风云(三)

1992年11月7日清晨,外滩海关钟声刚敲过七下,悠长而洪亮的钟声在清冷的空气中回荡,仿佛在唤醒这座还未完全苏醒的城市。

陈宇已经伫立在飞乐音响厂区的铸铁大门前,凛冽的寒风呼啸着卷过,裹挟着梧桐叶擦过他笔挺的呢子大衣。

他的目光紧紧凝视着围墙上那“中国第一股”的褪色标语,思绪不由自主地飘散开去。

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宇参加野外生存活动,同行的一位资深股民在篝火旁分享了九十年代初关于几支妖股的故事。

那些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在陈宇心中种下了好奇的种子。

从那时起,他便对股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暗暗发誓,若有机会回到那个时代,一定要在股市中闯出一片天地。

如今,站在这里,前世参观证券交易所展览馆时,玻璃柜里那张编号000001的股票凭证的画面在他脑海中清晰浮现。

“陈总,工会王主席在二车间等您。”

张华匆匆走来,哈着白气搓着手,在这寒冷的天气里,每一次呼吸都化作一团白雾。

他的公文包里装着盖了七个章的介绍信,这是他们进入厂区考察的重要凭证。两人穿过堆满电子元件的走廊,空气中弥漫着电子元件特有的气味。

流水线上戴白袖套的女工们纷纷好奇地张望,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着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批来厂里考察的“老板”了。

陈宇在老化车间突然停住脚步,目光落在台秤上锈蚀的砝码上,他缓缓伸出指尖,轻轻拂过那冰冷且布满锈迹的砝码。

“王主席,听说贵厂在研发cd播放机?”他的声音打破了车间里机器运转的嘈杂声。

“市里拨了二十万科研经费。”

王主席推了推那副瘸腿眼镜,动作间领口还沾着食堂的葱花,显得有些不修边幅,“不过日本机芯太贵......”他的脸上露出一丝无奈,为研发资金的短缺和昂贵的机芯成本而发愁。

“我出五十万。”

陈宇语气坚定,毫不犹豫地踢开脚边的电容器包装盒,

“只要能在明年春节前量产。”

他弯腰捡起一片飞乐商标,前世记忆里那个在旧货市场翻找古董股票的下午突然浮现——二十年后,这片小小的塑料标牌能在拍卖行换辆宝马。

这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实则是陈宇精心布局的开始,他深知飞乐音响的潜力远不止于此。

三日后,静安证券营业部。

这里人声鼎沸,嘈杂的人声和此起彼伏的交易声交织在一起。

陈宇在散户大厅东北角支起折叠桌,面前整整齐齐地摆着五台不同颜色的电话机,仿佛是他指挥股市战役的武器。

王强正忙着往墙上贴飞乐音响历年财报,泛黄的纸张一点点盖住了“股市有风险”的警示标语,似乎在宣告着陈宇对飞乐音响的信心。

当豫园商城的股价在万元关口剧烈震荡时,陈宇的眼神突然变得锐利,他迅速抓起红色话机,大声喊道:

“21号账户挂单买入,现价八块二,有多少吃多少!”

他的声音在喧闹的大厅里格外响亮,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一个穿着棉猴的老股民慢悠悠地凑过来看热闹,他的袖口露出的上海牌手表停在1978年,仿佛时间在他身上已经凝固,那是被股市遗忘的时间。

“小阿弟,飞乐这种老八股有什么好炒?”老股民满脸疑惑,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在他看来,飞乐音响并非热门的投资选择。

“老师傅,听说过cd机吗?”

陈宇不紧不慢地递过保温杯,枸杞在热水里沉沉浮浮,宛如他此刻平静外表下起伏的心绪,

“以后听邓丽君不用磁带啦。”

他一边说着,眼睛却始终盯着穿藏青制服的营业部经理——那人正在VIp室接电话,虽然隔着玻璃,但陈宇还是敏锐地捕捉到他的嘴型分明在说“万国证券”。

这不经意的发现,让陈宇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也为这场股市博弈增添了更多的变数。

11月20日,暴雨夜。

雨滴如子弹般砸落在地面,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陈宇在锦江饭店顶楼旋转餐厅摊开图纸,窗外的闪电如利剑般将黄浦江照得惨白,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股市风暴。

赵刚拎着湿漉漉的麻袋匆匆进来,拉链敞开处露出成捆的百元大钞,那是他们在股市运作的资金,也是这场财富游戏的“弹药”。

“农场新买的收割机已经下地,张厂长给工人发了季度奖。”

赵刚的解放鞋在波斯地毯上留下一串水渍,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兴奋,

“林会计让我捎话,账上突然多出五百万,她三天没睡好觉。”

面对如此巨额的资金变动,林会计的担忧也是人之常情。

陈宇用叉子蘸着奶油在玻璃上画K线图,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在描绘着未来的财富蓝图。

“明天你押车回去,再带五百万现金。用帆布包分装,走国道。”

他突然把叉子插进提拉米苏,动作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果断,

“告诉老李,给每台拖拉机配收音机,要能收证券广播的。”

陈宇深知,信息在这场股市战役中的重要性,即使远在农场,也要让大家随时了解股市动态。

次日上午,虹桥机场货运站。

晨雾还未完全散去,给整个货运站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赵刚仔细检查完最后一辆解放卡车的篷布,确保万无一失。

转身时,他看见陈宇在晨雾中稳步走来,身影逐渐清晰。

二十个印着“飞跃电视”的纸箱正在装车,表面上看,这些纸箱里装的是电视机,但实际上里面全是分捆好的现金,这是陈宇为了掩人耳目而精心策划的安排。

“这箱给林悦。”

陈宇轻轻拍打第三个纸箱,语气中带着一丝关切,“她哥要用外汇券。”他忽然往赵刚口袋塞了盒磁带,

“路上听这个,《亚洲雄风》提振精神。”

在这紧张忙碌的时刻,陈宇依然不忘关心身边的人,这份细腻让人感动。

卡车轰鸣着缓缓驶入迷雾,那声音仿佛是出征的号角。

12月1日,飞乐音响股东大会。

会场里气氛紧张而压抑,人们的目光都聚焦在台上。

陈宇的棕色皮包轻轻擦过会场折叠椅,发出轻微的摩擦声,包里装着刚打印的cd机专利书,这是他手中的一张王牌。

当宝安集团代表提出收购方案时,会场里一片哗然,众人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就在这时,陈宇突然起身,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打破了会场的喧闹:“我代表个人股东提议,用募投资金引进索尼生产线。”

前世记忆在陈宇太阳穴跳动,他清楚地知道,正是这条生产线让飞乐音响三年后击败日本品牌。

他掏出准备好的技术参数表传阅时,掌心在投影仪光柱下闪着汗光,那是他紧张与期待的证明。

这一刻,他仿佛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每一个决定都将影响飞乐音响的未来。

散会后,王主席在消防通道堵住他,脸上带着一丝忧虑:“陈老板,市轻工局那边......”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政策和上级态度的担忧。

“明天有日本考察团来。”

陈宇不慌不忙地递过信封,里面是虹桥饭店的房卡,

“您侄女不是日语系毕业吗?”

他望着窗外飘落的初雪,思绪飘远,仿佛看见前世那个在日企流水线上加班的身影。

他巧妙地利用各种资源,为飞乐音响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

1993年元旦,上海证券交易所。

新年的钟声敲响,整个交易所充满了喜庆的氛围。

陈宇裹着军大衣坐在塑料椅上,脚边热水瓶冒着白气,在这寒冷的冬日里带来一丝温暖。

当新年钟声与开盘铃同时响起时,大屏幕突然炸开烟花特效——飞乐音响因cd机量产涨停。

这一刻,整个交易所沸腾了,人们欢呼雀跃,兴奋不已。

一个穿皮夹克的黄牛挤过来,满脸好奇地问道:“陈老板,有内部消息?”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股市里,消息往往比黄金还珍贵。

“去南京路第一百货听听。”

陈宇指了指收音机,“现在放的是飞乐cd机试音碟。”

他说话时,王强正在五个窗口间狂奔,抛售单像雪片般飞舞。

陈宇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前世的记忆,成功地在股市中收获了丰厚的回报。

正午时分,中国银行保险库。

这里安静而庄重,只有验钞机的嗡鸣声在空气中回荡,这声音让陈宇想起农场的脱粒机,那是收获的声音。

当“伍仟万圆整”的红章落下时,张华突然闯进来,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赵刚电话,说农场今年亩产破纪录!”

窗外飘着细雪,宛如天女散花,给这个世界披上了一层洁白的盛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