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快穿之我只想超脱啊 > 第4章 吐纳新解

快穿之我只想超脱啊 第4章 吐纳新解

作者:柒乐半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4:40:04

顺序:1-4

---

接下来的几天,苏喆便在阿婆家安顿下来。小禾每日悉心照料他的饮食起居,更换伤药。阿婆则偶尔会端来一些气味苦涩的汤药,说是能固本培元,调理气血。虽然对修复经脉效果甚微,但苏喆能感觉到,这些汤药确实让他的身体不再像最初那般虚弱,至少外伤在系统和草药的共同作用下,开始缓慢愈合。

他大部分时间都躺在床上,无法剧烈活动,便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对自身伤势的“研究”和对《基础吐纳诀》的重新审视上。

原主苏哲修炼这吐纳诀已有数年,但进展缓慢,始终停留在入门阶段,凝聚的内力微薄且驳杂。记忆中的修炼方式,无非是按部就班地引导气感沿着固定路线运行周天,枯燥而低效。

苏喆不同。他拥有现代人的思维模式和系统带来的、对自身状态更精确的感知(虽然依旧模糊)。他没有盲目地重复原主的路径,而是开始“解构”这最基础的功法。

“吐纳,呼吸也。纳新吐故,引天地灵气入体,炼化为内力,循经逐脉,滋养周身。” 这是《基础吐纳诀》开篇的总纲。

“天地灵气?”苏喆对此存疑。在这个低武世界,他更倾向于将其理解为一种存在于自然界、能被特定方法吸收利用的“生物能量”或“生命粒子”。而“炼化”,或许可以理解为身体细胞(尤其是经脉相关细胞)对这种能量的吸收、转化和存储过程。

那么,为什么原主效率低下?是吸收(吐纳)方式不对?还是转化(炼化)环节出了问题?亦或是存储(经脉)的容器本身质量太差,且现在更是破损严重?

他将意识集中在呼吸上。不再是机械地一呼一吸,而是仔细体会空气进入鼻腔、肺部扩张、气体交换、再排出的每一个细微过程。他尝试调整呼吸的频率、深度,甚至想象着随着吸气,有无形的能量粒子被吸入,顺着气流沉入丹田。

起初毫无异样。但当他极度专注,几乎进入一种冥想状态时,他隐约感觉到,在吸入某些特别深长、平稳的气息时,丹田处那微弱的气感似乎活跃了一丝丝。这种变化极其细微,若非他心神高度集中,几乎无法察觉。

“是了!呼吸的‘质’和‘节奏’很重要!原主只是机械地完成动作,并未真正‘引导’和‘意守’。”

苏喆仿佛发现新大陆,精神一振。他不再追求运行完整的周天——以他现在的经脉状况,那无异于痴人说梦——而是将全部意念集中在“吸气—能量入丹田—炼化”这个最初始的环节。

他放慢呼吸,让每一次吸气都绵长而均匀,意念紧随其后,仿佛在体内开辟出一条无形的通道,直抵丹田。呼气时,则意念放松,仅排出浊气,将炼化后那一丝微不可查的暖意留在丹田。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比单纯的疼痛更让人疲惫。往往坚持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他就感到头晕眼花,精神难以为继。但他没有放弃,每次精神耗尽,就休息片刻,待恢复一些后再次尝试。

几天下来,进展缓慢得令人绝望。丹田内的气感依旧微弱如风中残烛,似乎并无明显增长。但苏喆却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些不同。

首先,他对自身内部的感知,似乎清晰了那么一丝。虽然依旧无法“看”清经脉的具体情况,但对几处主要堵塞点的位置和“僵硬度”,有了更明确的感受。

其次,他发现当他高度集中精神进行这种“精细化”吐纳时,那10点愿力消耗的速度似乎……加快了一点点?它们不再是无意识地缓慢滋养,而是仿佛被他的精神意念引导着,更主动地涌向那些他正在尝试“冲击”或“温养”的堵塞点。

这个发现让他心跳加速。愿力,可以主动引导?

他立刻进行尝试。他选择一个相对不那么严重的经脉堵塞点——左臂处的一条细小分支经脉。他集中全部意念,想象着那10点愿力化作温和的暖流,如同最细腻的泉水,缓缓冲刷、浸润着那处淤塞。

效果立竿见影!

一股清晰的、远超之前的暖流从左臂传来,带着轻微的麻痒感。堵塞处仿佛坚冰遇到了暖阳,虽然未能立刻贯通,但那种僵死、凝滞的感觉,明显减弱了一分!

“有效!”苏喆心中狂喜。但他很快冷静下来,因为他注意到,系统界面上的愿力点数,就在刚才那片刻的尝试中,竟然减少了1点!

10点愿力,只够他进行十次这样的主动冲击?而且这还只是一条最细小的分支经脉!

希望与现实的巨大差距,让他瞬间清醒。这条路是对的,但代价极其高昂。他必须更高效地利用这宝贵的愿力。

他停止了主动冲击,转而继续专注于“精细化”吐纳,同时分出极少的一丝意念,如同牧羊人引导羊群一般,引导着那缓慢自然消耗的愿力,优先滋养伤势最重、关乎生死的胸腹主经脉区域。效率虽低,但胜在可持续。

这天下午,小禾端着药碗进来时,看到苏喆正闭目凝神,呼吸悠长而富有某种独特的韵律,不禁好奇地问道:“苏喆,你是在练功吗?你的伤还没好,阿婆说不能乱动气的。”

苏喆缓缓睁开眼,接过药碗,微笑道:“不是练功,只是在调整呼吸,试着感受一下身体内部的情况。”他没有详细解释,说了小禾也未必明白。

小禾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随即又高兴地说:“你能自己感受了?那是不是快好了?”

“还早得很。”苏喆摇头,将苦涩的药汁一饮而尽,“不过,总算找到了一点方向。”

“有方向就好!”小禾总是这样乐观,“阿婆今天去邻村换盐巴了,回来时说不定能打听到什么有用的消息呢。”

正说着,院外传来了脚步声和阿婆的咳嗽声。小禾连忙迎了出去。

苏喆靠在床头,听着祖孙二人在外间的对话。

“……唉,凌云剑宗这几天好像不太平。”阿婆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我在集市上听人说,他们好像在找什么东西,或者说……找人?有生面孔的弟子在附近几个村子转悠。”

苏喆的心猛地一紧。

找人?是在找他吗?赵峰果然不放心!

小禾也压低了声音:“阿婆,他们会不会是来找苏……”

“嘘——”阿婆制止了她,“小心隔墙有耳。这几天你少出门,也让他尽量不要露面。”

“嗯,我知道了。”

对话声渐低,但苏喆的心情却沉重起来。危机并未远离,反而正在逼近。他必须更快地恢复一定的行动力和自保能力。

他看向窗外,夕阳的余晖给小小的院落镀上一层金色。安宁是暂时的,他必须与时间赛跑。

重新闭上眼睛,苏喆再次沉入对自身和《基础吐纳诀》的探索中。这一次,他不仅仅满足于调整呼吸,开始尝试结合原主记忆中那些粗浅的剑法招式动作。

他无法实际挥剑,只能在脑海中模拟。模拟的同时,配合着调整后的呼吸节奏,想象内力(哪怕只有一丝)该如何随着招式运转,发力点在哪,气息该如何配合。

“刺”,需气息凝聚于一点,瞬间爆发。

“撩”,需气息如浪,绵延而上。

“格”,需气息下沉,稳如磐石……

原主只是死记硬背招式动作,从未深入思考过气息、内力与招式的内在联系。而苏喆,正试图用分析的眼光,去理解每一招每一式背后的“原理”。

他不知道这是否就是“剑心通明”的雏形,但他能感觉到,这种思考方式,让他对自身、对武学的理解,正在发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深刻的改变。

前路依旧艰险,愿力依旧稀缺,追兵可能就在门外。但苏喆的心中,那簇名为希望的火苗,却在这一次次的失败与微小的发现中,燃烧得愈发坚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