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我的饭馆通北宋 > 第244章 麻辣烫

我的饭馆通北宋 第244章 麻辣烫

作者:庄申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30 05:53:18

第244章 麻辣烫

吴铭本想借此给二郎一点刺激,没想到刺激这么大。

今天中午请了刘师师来助兴,但据孙福所说,李二郎自始至终都不曾到雅间探看,甚至不曾问过一句。

这就觉醒了?

话说回来,刘师师也不曾露面,只在离店时差婢女红儿来道了声谢,许是避着李二郎,但观感上到底不如徐婆惜真诚。

转眼日落西山,暮色四合。

今晚“团建”,不做员工餐,吴铭单独给老爸炒了份盖饭。

随后招呼众人出门,包括张关索和孔三传。

三个厨娘戴上帷帽,关上店门,出发!

东京夜市数以百计,当数州桥夜市最繁盛热闹。

自州桥南去,出朱雀门,直至龙津桥,这一段御街两侧商铺林立,是东京城里有名的商业美食街,相当于成都的玉林街区。

吴铭的脑海里突然响起了熟悉的旋律:和我在东京的街头走一走~

八人沿麦秸巷西行,巷内人迹已稀,昏暝幽寂,及至巷口,喧嚣的人声蓦地裹挟着食物的香气扑面而来,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五月间,吴铭来逛过一次,彼时城南水患未平,和现今的繁华景象不可同日而语。

放眼望去,长街之上,千百盏灯笼悬作星河,直将黑夜映作白昼。沿街商铺鳞次栉比,青布棚子连缀如云,各色食摊、货担延绵不绝。

烟火缭绕,人声如沸。

锦袍官人携美眷缓行,指点谈笑;布衣挑夫蹲踞路边,捧碗大嚼;垂髫孩童穿梭人缝,追逐嬉闹。吆喝声、嬉笑声、碗碟碰撞声、炉火噼啪声……交织一片。

御街作为从外城南熏门直通大内的皇家御用街道,原本只供官家出巡和家猪进城——东京每天屠宰的上万头猪必须由御街进城,只十数人驱赶,“无有乱行者”,成为御街上别具一格的风景线。

商贩理论上只能在御街两侧的御廊里做买卖,但本朝管制宽松,不仅民间百姓常在御街上行走,沿街商铺亦多有侵占,尤其到了夜里,御街俨然成了灯火通明的步行街。

直到六十年后,宋徽宗才下诏严管,派人在廊下安放黑漆杈子,在御街两侧安放朱漆杈子,禁止闲杂人等踏足朱杈子以内,行人只能在黑杈子外行走。

吴铭自忖大概率活不到那个时候。

八人身着吴记川饭的工作服,有说有笑地沿御街游逛,所过之处,行人无不侧目。

识字者已经议论开来,纷纷探问吴记川饭是哪一家……

想不到吧?本次团建还能顺便做个宣传。

人多除了吸睛,另有一个好处:可以品尝不同种类的夜宵。

相中什么便来一份,分而食之,不吃多了,只尝个味道。

先沿御街东侧南行,至龙津桥过街,再沿御街西侧折返,

这边新出炉的胡饼焦香四溢,那边旋煎的羊白肠热气蒸腾;灯火掩映下,各色蜜煎泛起晶光,诸般杂嚼引人垂涎;更有肚肺、鳝鱼、鸡皮、腰肾、鸡碎……每份不过十五文。

本着少量多食的理念,一路走走停停,品尝了不下二十种小吃,回到朱雀门时已有七八分饱。

谢清欢将手中的辣脚子啃净,奇道:“此辣不同于咱家的辣,好冲啊……”

何双双笑道:“这是芥辣,川饭店多以此物调味,咱家是例外。”

辣脚子类似吴记的卤鸡脚,芥辣即将芥末碾细,或制辣酱,或做辣汁,用以调味。这才是宋时正宗的蜀味。

谢清欢恍然。

接触的东西越多,她越认清自己和双双姐之间的差距,不止在于技艺,更在于见识和经验。

这市面上的各色菜肴,双双姐不仅如数家珍,甚至能说出做法,指出不足之处。

我还差得远呐……

谢清欢自觉不足,也越发理解师父为何格外器重双双姐。

吴铭拈起一条兔肉送入口中。

这道菜叫盘兔,做法嘛,应该是将兔子汆水后拆开切条,再下锅炒熟。味道不错。

听何双双说,此菜冬日食用尤为肥美,唤作“冬月盘兔”。

他突然想起开封有家酱肉店叫长春轩,这家店做的五香兔肉,也是选用立冬至立春间猎获、重达三斤以上的野兔制成,野味醇厚,据说已有数百年历史,可谓此菜之余响。

八人继续前行,过朱雀门,入内城。

几道熟悉的身影立时撞入眼帘。

“吴掌柜!”

欧阳修五人也已瞧见吴铭一行,八人的衣着实在显眼,很难看不见。

吴铭上前叉手见礼,对方除醉翁外,老梅和老苏皆是旧识,唯另二人面生。

梅尧臣打趣道:“吴掌柜放着自家营生不顾,反倒来夜市闲荡?莫非是来探察敌情,意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众皆捻须而笑。

欧阳修接口道:“此间夜市样虽多,然老夫笃信,待吴掌柜的夜市开张,滋味必更胜一筹。”

吴铭未作谦辞,只道:“小店九月起开张夜市,诸公若有雅兴,吴某可预留一清静雅间。”

“夜市菜肴,可与白日不同?”

“自不相同。”

“好!”欧阳修爽快应下,“那便为老夫预留一间!”

吴铭拱手应诺,又寒暄几句,作揖别过。

错身之际,他忽然冒出个念头:老苏既已出门,大小苏该不会又趁机偷溜出来了吧?

话分两头。

却说苏洵离寺赴约后,苏轼、苏辙也同林希、林旦汇合,直奔州桥夜市。

此番苏辙并未再三推拒。

一来距省试尚有数月光景;二来兄弟二人闭门苦读半月,也该略作消遣。当然,主要还是因为有多次偷溜的经验,胆气已壮。

以东京之大,只要管住哥哥那张“乌鸦嘴”,岂会轻易撞见爹爹?

四人行至州桥。

桥上人流如织,灯火煌煌,映得汴河一片波光闪烁。桥栏两侧商贩密密排开,吆喝声、笑语声和桥下画舫里的乐声交织,热闹景象恍若白昼。

四人手捧吃食,随人流登上桥头。

苏轼望着眼前涌动的人潮,顿觉心有所感,脱口吟道:“独立市桥人不识,万人如海一身藏……”

话音刚落,忽见另一头迎面走上来一群游客,衣着统一,胸前的“吴记”字样格外扎眼。

“吴掌柜!”

“诸君好兴致!”

还真被吴铭料中,大小苏果然又叛逆了。

“小店九月起开张夜市……”

他把适才对醉翁一行说过的话又对苏轼四人说一遍,但没提预留雅间的事,以二苏现今的身家,多半消费不起。

大小苏相顾吞咽唾沫,想起上回在吴记大啖自助宴,那滋味……手里的夜宵顿时不香了。

苏轼断然道:“但得闲暇,定当光顾!”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