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天监秘殿,时隔多日,再次迎来了它的主人……以及一位特殊的客人。
传国玉玺依旧静置于玉台之上,那道昏黄的裂纹依旧醒目,但其上盘踞的幽冥死气已然消散,只是玉玺本身灵光黯淡,显然受损非轻。
苏清月将怀中沉睡的婴儿,轻轻放入那星辰石摇篮中。小家伙似乎对这里的气息颇为适应,咂了咂嘴,睡得更沉了。他眉心的“混沌之眼”纹路在星辉下流转着微光,神秘莫测。
安置好婴儿,苏清月走到玉台前,伸出双手,郑重地捧起那枚传国玉玺。
入手依旧温润,但那份曾经感受到的、浩瀚磅礴的气运之海,此刻却如同干涸的河床,流动滞涩,充满了裂痕。她能清晰地感知到,玉玺的本源受到了重创。
王朝气运与国本息息相关,玉玺受损,绝非小事。
她沉吟片刻,将自身那缕已然蜕变、蕴含着龙气、星辉、混沌道韵的灵力,缓缓渡入玉玺之中。并非强行修复,而是如同最细腻的织工,以自身力量为引线,小心翼翼地引导、梳理着玉玺内部紊乱的气运,弥合着那些细微的法则裂痕。
这是一个水磨工夫,急不得。
数日后,玄明子监正出关,虽面色依旧苍白,气息虚弱,但眼神中的疲惫已散去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的清明与欣慰。他第一时间便来到秘殿。
当他看到摇篮中那婴儿眉心的“混沌之眼”时,饶是早有心理准备,也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眼中充满了震撼。
“这便是……净化之后的‘钥匙’?”玄明子声音干涩。
苏清月点头,将归墟海眼内发生的一切,包括守门人的存在、混沌净化的过程、以及最后那团本源混沌之气融入婴儿眉心形成“混沌之眼”的异变,尽数告知了玄明子。
玄明子听完,沉默了许久,方才长叹一声:“天帝之谋,冥渊之险,归墟之秘……想不到我辈有生之年,竟能窥见如此上古秘辛。苏姑娘,你此番经历,可谓旷古烁今。”
他看向那玉玺,又看了看婴儿,眉头微蹙:“玉玺受损,关乎国本,需漫长温养。而此子……身负混沌之眼,其未来,已非我等所能揣度。是福是祸,犹未可知啊。”
“正因如此,才需谨慎。”苏清月道,“我欲将他带在身边,一则观察其变,二则……或许能从他身上,探寻到更多关于这天地本质的奥秘。”
玄明子沉吟良久,点了点头:“也罢。此子与你因果最深,由你看护,最为妥当。只是,他身份特殊,绝不可轻易示人。朝廷那边,老夫会设法周旋,只言危机已解,细节模糊处理。”
“多谢监正。”
又过了数日,天启帝萧景琰于深宫偏殿,秘密召见了苏清月与玄明子。
萧景琰看起来清瘦了些,但眼神更加锐利深沉。他并未过多追问细节,显然玄明子已与他达成了某种默契。在听完苏清月简略的禀报(隐去了天帝、归墟核心等最骇人部分)后,他深深看了苏清月一眼,目光复杂,有感激,有惊叹,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
“苏仙子于国于民,功莫大焉。有何要求,但说无妨,朕无不应允。”萧景琰开口,帝王气度俨然。
苏清月行礼,声音平静:“陛下,民女别无他求。只愿陛下勤政爱民,稳固国本,则天下幸甚。另,此间之事,关乎甚大,望陛下能守口如瓶,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与觊觎。”
萧景琰深深看了她一眼,缓缓点头:“准。”
他没有提封赏,苏清月也没有要。双方都明白,有些功劳,无法用世俗之物衡量,有些存在,也无法被纳入王朝体系。
离开皇宫,苏清月与玄明子回到钦天监。
玉玺的初步温养已毕,虽远未恢复,但至少不再恶化,气运也开始缓慢自行流转。苏清月将其交还玄明子,由钦天监继续以星力温养。
而她,则带着那星辰石摇篮,以及摇篮中沉睡的、身负“混沌之眼”的婴儿,悄然离开了钦天监,离开了京城。
她没有告知任何人去向,如同她来时一般神秘。
京城依旧繁华,皇陵已然安宁。一场滔天浩劫,最终消弭于无形,除了少数核心之人,无人知晓其间经历了怎样的波澜壮阔与生死考验。
只有一些细微的变化在悄然发生:钦天监的星图似乎更加明亮,地脉之气愈发醇厚,连带着京城的灵气都隐隐提升了一丝。有敏锐的修士察觉到了不同,却只以为是天地循环的正常波动。
而在广袤天下的某一处,山清水秀之地,一间简单的竹庐依山傍水而建。
苏清月将摇篮置于窗前,任由阳光与清风温柔拂过。
她看着婴儿安详的睡颜,看着他眉心那仿佛蕴藏着宇宙生灭的奇异纹路,目光沉静。
传国玉玺归于庙堂,继续承载它的江山社稷。
而她,则带着这个可能是天帝化身、也可能是新的混沌之源的“孩子”,隐于江湖,开始了另一段守护与探寻的旅程。
浩劫已平,传奇暂歇。
但命运的织机从未停止转动,新的故事,已在无声中铺开画卷。
喜欢重生之炼狱归来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重生之炼狱归来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