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三十日,香港沦陷后的第五天。赤柱半岛的清晨笼罩在灰白色的海雾中,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咸腥与硝烟混合的滞重气息。黛与“疾风组”成员潜伏在悬崖边的灌木丛中,如同石雕般凝望着下方那片吞噬了昨夜希望的海域。预定的接应信号始终没有出现,唯有墨绿色的海浪不知疲倦地拍打着礁石,发出空洞而固执的咆哮。
“没有信号……也没有任何船只的踪迹。”阿海的声音干涩,古铜色的脸庞上刻满了疲惫与失望。他紧握船桨的手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原计划中,接应船只应在凌晨时分出现在预定方位,发出三短一长的灯光信号。然而,直到东方既白,海面上除了翻滚的浪涛,空无一物。
小陈蜷缩在岩石后面,脸色苍白,昨夜的决绝已被现实的残酷消磨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茫然。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玉佩,仿佛那是唯一能证明他来自另一个和平世界的信物。
黛的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擂动,但她的面容却如同结冰的湖面,没有任何波澜。“信天翁”的预警,以最直接、最残酷的方式应验了。接应点暴露,或者接应船只本身已遭遇不测。他们被彻底困在了这座已成为牢笼的孤岛边缘。
退回内陆?沦陷后的香港,日军巡逻队日夜梭巡,设立关卡,原有的安全屋网络大概率已被破坏或监控,回去无异于自投罗网。留在原地?这处临时藏身点缺乏长期生存的物资,且位置相对暴露,被发现只是时间问题。
黛的目光越过令人绝望的海面,投向了半岛另一侧,那片隐约可见的、相对平静的深水湾。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可以说是疯狂的念头,在她脑海中逐渐清晰、成型。
“我们不能回去,也不能困死在这里。”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冷静,瞬间吸引了阿海和小陈的注意力,“还记得我们的最初目标吗?那份‘海上’密约。签署地点,大概率就在深水湾游艇会。”
阿海倒吸一口冷气:“你想现在去那里?!黛同志,那里现在是日军重点控制的区域,说不定正是他们设下陷阱的地方!”
“正因为可能是陷阱,也可能是灯下黑。”黛的眼中闪烁着孤注一掷的光芒,“所有人都认为我们会急于逃离,或者躲藏在最隐蔽的角落。谁会想到,我们敢在这个时候,反向潜入他们可能重兵布防的区域?而且,‘账房’最后的指令提到‘夜枭苏醒,巢穴安全’。‘夜枭’……或许指的就是在黑暗中观察、在绝境中出击的能力。深水湾游艇会,一定有我们尚未发现的,或许能帮助我们绝处逢生的东西——不仅仅是密约的证据,可能还有……其他的出路。”
· 黛的视角: 这不是鲁莽,而是在分析了所有已知信息(“信天翁”预警、接应失败、“夜枭”暗示、游艇会作为密约签署地的可能性)后,基于“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最安全”以及“敌人思维盲区”的心理战术,做出的一个高风险、高潜在回报的决策。她并非毫无准备,她对游艇会的地形、可能的日军布防有过研究,只是原计划并非在如此被动的情况下硬闯。
· 阿海的视角(现实主义者): 他深知此行的生还几率渺茫。但他同样明白,退回内陆或困守悬崖,同样是死路一条。黛的计划虽然疯狂,但至少提供了一个明确的、主动的行动方向。作为曾经的渔民,他更信任对具体环境(海湾、船只)的把握,而非虚无缥缈的等待。
· 小陈的视角(理想主义者): 最初的恐惧过后,一种参与传奇任务的使命感再次压倒了恐慌。深入虎穴,获取关键情报,这符合他投身这项事业时对“地下工作”的浪漫想象。黛的坚定,成了他此刻唯一的精神支柱。
· 潜在对手视角(杉田/“白鸽”): 如果他们知晓“云雀”残部的困境,大概率会判断其要么试图从其他方向突围,要么在内陆躲藏。反向渗透至已严加控制的敏感区域,确实可能超出其常规预判。
做出决定后,三人利用白天的时间,在极度隐蔽的状态下,沿着崎岖的海岸线,向深水湾方向艰难移动。沿途,他们目睹了日军巡逻艇在海湾内游弋,也看到了游艇会码头附近明显增加的岗哨。
然而,在黄昏时分,当他们潜伏在游艇会外围一处可俯瞰大部分区域的制高点时,黛注意到了“目标”——即游艇会本身及其周边——出现了“反常”的举动。
并非戒严升级,反而是一种异样的“松弛”。两艘原本在附近巡逻的日军小艇突然被调往半岛另一侧,据说是去拦截一股试图乘木筏逃离的难民。码头区域的固定岗哨似乎也有所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增加了游动哨,但巡逻间隙明显变长。更重要的是,她通过望远镜观察到,在游艇会深处,那几艘未被破坏或征用的大型豪华游艇中,有一艘名为“海星号”的船上,似乎有微弱的灯光在特定时间闪烁了几下,规律并非日军常用的信号。
“看那里……”黛将望远镜递给阿海,“那艘白色的大船,‘海星号’。”
阿海仔细观察后,低沉地说:“灯光……不像日本人的路数。倒有点像……以前跑私货的船,用的那种简单的通码,表示‘可接近’或‘安全’。”
这个发现让三人的心猛地提了起来。是陷阱的诱饵?还是……绝境中意想不到的转机?这艘船为何能在日军控制下似乎保有独立的通讯能力?船主是谁?是敌是友?
《孙子兵法·九地篇》有言:“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他们已然身处“亡地”与“死地”,这艘“海星号”及其反常的灯光,成了黑暗中唯一可见的、飘忽不定的微光。
黛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目标的“反常”举动,打乱了她原本打算趁夜色强行潜入寻找线索的计划,却指向了一个更直接、也更不可预测的可能性。
“计划变更,”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决绝的颤音,但眼神无比坚定,“我们不去找文件了。我们,去会一会那艘‘海星号’。”
这个决定,将他们推向了一个更加未知的深渊,也或许,是通往生天的唯一窄门。深水湾的夜色渐浓,那点微光如同潘多拉魔盒中最后残留的“希望”,引诱着绝境中的人,做出命运的选择。
喜欢沪上奕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沪上奕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