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小米阅读 >
            其他 >
            沪上奕 >
            第150章 第三卷序:新的航向,更大的漩涡
        
            小米阅读 >
            其他 >
            沪上奕 >
            第150章 第三卷序:新的航向,更大的漩涡
        
    一九四一年的香港,是战火肆虐的远东版图中一枚奇特而脆弱的镶嵌画。维多利亚港依旧吞吐着万国旗幡的远洋巨轮,皇后大道中西装革履的银行家与身着香云纱的本地商贾摩肩接踵,湾仔的市井巷陌飘荡着艇仔粥与咖啡混合的、略显突兀的香气。这座不设防的“自由港”,如同一个精心吹胀的肥皂泡,在欧亚大陆席卷的烽烟中,折射着畸形的繁华与令人不安的平静。然而,稍有见识者都嗅得到那潜藏在咸湿海风深处的硝烟味——日本帝国南进的狼子野心已昭然若揭,这颗“东方之珠”不过是其贪婪版图上迟早要攫取的下一颗棋籽。这里,是情报的天然温床,是各方势力明暗交织、犬牙交错的巨大漩涡。
一艘从上海辗转而来的客轮,在午后的细雨中缓缓靠拢尖沙咀码头。船上涌下的人流,大多面带仓皇与疲惫,那是战争阴霾下逃离沦陷区的标准表情。在这人群中,“林默”——那位曾经的黛,显得并不起眼。她穿着半旧的阴丹士林蓝布旗袍,外面罩着一件抵御海风的薄呢外套,手提一只磨损痕迹明显的藤箱,整个人如同被雨水打湿的纸张,带着一种单薄而易碎的气质。她的面容比离开上海时更加苍白,眼底沉淀着挥之不去的阴影,那是无数个被噩梦与愧疚啃噬的夜晚留下的烙印。唯有偶尔抬眼打量周遭环境时,那目光深处一闪而过的、鹰隼般的锐利,才隐约透露出这具看似文弱躯壳下隐藏的坚韧与警惕。
“林默”这个身份,经由陈师傅手下能工巧匠的精心打磨,几乎无懈可击:一位在战火中失去所有亲人、投奔香港远房表亲(一个早已安排好的、背景清白的掩护家庭)的中学国文教员。她的履历、学历证明、甚至几封往来“家书”都一应俱全,足以应对殖民当局例行公事的盘查。踏上香港的土地,感受到脚下不同于上海滩涂的坚硬石阶,她深吸了一口潮湿而略带咸腥的空气。这空气里没有上海那般浓重的血腥与火药味,却弥漫着另一种无形的压力——一种被各方视线觊觎、危机四伏的预感。
接头地点设在九龙塘一所僻静的别墅,拥有者是一位早已不过问世事、只醉心于侍弄兰花的南洋富商遗孀,她是陈师傅早年布下的一枚闲棋,此刻成了“云雀”网络在香港重启的关键支点。
别墅的书房里,光线被厚重的天鹅绒窗帘过滤得异常昏暗。空气中弥漫着旧书、雪茄和兰花香氛混合的奇异味道。接待“林默”的,并非陈师傅本人(他必须坐镇上海,处理“蓝鸟”事件后的残局并应对敌人可能的后继清洗),而是他在香港的最高负责人,代号“账房”。这是一个四十岁上下、戴着金丝眼镜、气质斯文儒雅的男人,穿着熨帖的灰色长衫,言谈举止更像一位银行经理或中学教务主任,而非情报网络的负责人。
“欢迎来到香港,林默老师。”“账房”的声音平和,带着恰到好处的客套,他示意“林默”坐下,亲手为她斟了一杯温热的普洱。“一路辛苦了。这里的局势,想必你也有所耳闻,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比之上海,尤有过之。”
他没有过多寒暄,迅速切入正题。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远东地图,香港被一个醒目的红圈标注出来。“账房”拿起一支细长的教鞭,指向地图。
“‘云雀’之名,在上海已主动沉寂。这是必要的牺牲,也是战略性的转移。总部赋予我们新的使命,代号‘彼岸花’——花开彼岸,见叶不见花,喻示我们的工作将转入更深层的地下,专注于生根、蔓延,而非即刻的绽放与芬芳。”他的教鞭在地图上划过,“香港,是我们连接海外、获取国际援助、并监视日军南进动向至关重要的前哨站和中转枢纽。你的任务,林默,并非直接参与行动,而是利用‘教师’身份的天然掩护,打入本地的文化教育界,尤其是那些由内地南迁文人、左翼知识分子组成的圈子。”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透过镜片,锐利地审视着“林默”:“我们需要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颗冷静的头脑,去甄别可发展的爱国人士,建立新的、可靠的联络点,并从中获取可能流散出来的、关于重庆方面、延安方面,乃至日本、英国各方势力的动向和情报。同时,你要协助我们,重建一条安全的、通往南洋乃至更远方的交通线和资金渠道。”
这个任务,与她在上海时那种刀尖舔血、直面生死的战斗截然不同。它更考验耐心、洞察力、以及一种近乎艺术性的渗透和说服能力。这是一种从“战士”到“园丁”的转变。
“账房”走到窗边,撩开窗帘一角,望着外面修剪整齐的花园,语气变得深沉:“你必须明白你将要踏入的是怎样一个泥沼。在这里,你看不到76号的魔窟,也听不到‘樱机关’的刑讯室的惨叫,但危险无处不在。”
他详细剖析了这片“自由港”下潜藏的巨鳄:
· 英国殖民当局(军情六处及苏格兰场政治部): 他们掌控着表面的秩序,对任何可能威胁其殖民统治的力量都抱有警惕,无论是日本的间谍,还是中国的抵抗组织。他们的手段更倾向于监视、驱逐和利用,在维持平衡中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