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赵侧妃的病,仿佛一道暂时的屏障,为冷月苑赢得了一段难得的平静时光。云舒抓住这宝贵的间隙,将全部心力投入到对香气持久度的攻坚战中。
技术的突破,往往源于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对看似无关知识的融会贯通。那日,云舒在翻阅一本前朝香道典籍时,看到一段关于“龙涎香”的记载:“……鲛人泪凝,遇风而坚,浮于海面,万年不腐。焚之幽香袅袅,三日不绝,能定诸香,使之融合缠绵,历久弥新……”
“定香!”云舒脑中灵光乍现。她一直在思考如何让茉莉的鲜灵香气牢牢锁在膏体中,缓慢释放,而非快速挥发。这龙涎香正是古代匠人使用的天然定香剂!虽然真正的龙涎香昂贵无比且难以获取,但典籍中也提及了某些替代品,如经过特殊炮制的树脂或某些珍稀树木的凝脂。
她立刻发动阿福和李四,通过各种渠道,不惜重金搜寻类似的具有定香效果的天然材料。历经数次失败,几乎要放弃时,一位常年在岭南深山采药的药农,带来了一小盒色泽暗金、质地温润、散发着奇异复合香气的树脂块。据药农所言,此物名为“石胆脂”,生于悬崖峭壁之上,采集极为困难,当地山民偶用于熏香,发现其香气极其持久。
云舒如获至宝。她取微量石胆脂,溶于高度酒中,再小心翼翼地将此溶液滴入新萃取出的茉莉香露内。奇妙的变化发生了,原本清逸飞扬的茉莉香气,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轻轻拢住,变得愈发醇厚、圆润,层次感也陡然丰富起来。
接下来的融合实验变得至关重要。云舒创造性地采用了“三重乳化法”:先将含有微量石胆脂的茉莉香露与少量融化的精制蜂蜡充分搅拌,形成稳定的香氛蜡基;再将此蜡基与用特殊方法处理过的、保留了最大活性成分的药膏基底缓慢混合,匀速搅拌;最后,加入极少量苦参提取液,以保留那一丝标志性的药香前调。
整个过程对温度、搅拌速度和时间的把控要求极为苛刻。云舒和小荷不眠不休地守了整整两夜,当晨曦微露,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棂洒入西厢房时,瓷盆中的膏体终于冷却凝固。
云舒用小银勺轻轻刮取少许。膏体质地细腻如玉,色泽温润微黄。抹于腕间,初闻是苦参与积雪草带来的清苦药香,仿佛雨后竹林,带着几分遗世独立的冷冽;片刻之后,那被石胆脂牢牢定住的茉莉暖香渐渐苏醒,如昙花夜放,层层递进,越来越浓郁鲜活,却毫无甜腻之感;最后,一丝极淡的、源自石胆脂的木质暖甜调悄然收尾,余韵悠长,仿佛香气已彻底融入肌肤,成为使用者自然体香的一部分。
更奇妙的是,这香气竟会随着体温的细微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层次。静坐时,它清冷幽静;微微发热时,它暖甜馥郁,仿佛拥有生命一般。
“成功了……小姐,我们真的成功了!”小荷激动得声音发颤,捧着自己的手腕闻了又闻,“这香味,好像活了一样!比之前所有的都要好闻,而且……而且好像真的扒在皮肤上,不肯走了!”
云舒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由衷的、灿烂的笑容。这是自她穿越以来,在科技研发上取得的最大突破,其带来的成就感,甚至暂时冲淡了周遭的危机感。
恰在此时,大小姐派人来催问新的香膏。云舒便将这第一批成功的“定香版”茉莉药膏,精心包装后,送了过去。
命运的巧合,有时超乎设计。大小姐获赠香膏的次日,正逢一位从宫中退休、德高望重的选秀教导嬷嬷过府拜访,指导大小姐宫廷礼仪。言谈间,老嬷嬷忽然停下话头,微微倾身,循着那缕若有若无、变幻莫测的香气,执起大小姐的手腕细嗅。
良久,老嬷嬷浑浊的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惊叹道:“奇哉!此香竟暗合‘枯木逢春’之象!初闻清冷寂寥,如冬日枯枝;继而暖香浮动,似春回大地;终韵绵长甘醇,若花果盈枝。香气随体温流转,变幻无穷,这已是近乎宫廷失传的‘活香’境界!大小姐从何处得来此物?”
大小姐又惊又喜,忙将锦华堂药膏之事告知。老嬷嬷捻须沉吟:“锦华堂……老身记下了。不想民间竟有如此能人,能将香道与药石结合至此等地步。”
这极高的评价,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在最高端的闺秀圈层中传开,最终竟真的传入了禁宫深处。
数日后,一位自称姓梁的妇人低调来访王府,指名要见冷月苑主人。云舒在布置得如同小型实验室的西厢房接待了她。那位梁夫人衣着素雅,气度却不凡,目光锐利,一举一动皆透着规矩与章法。她一进门,便被屋内那些闪烁着晶莹光泽的琉璃器皿(云舒画图让玻璃工坊特制的烧杯、冷凝管等)、铜制萃取装置所吸引,尤其是阳光透过琉璃折射出的七彩虹光,让她眼中难以抑制地闪过惊诧。
“娘子这排场,”梁夫人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倒不似寻常闺阁,竟比钦天监那些观测星象的灵台还要精巧几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