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影阁风云:寒刃破局 > 第21章 淮安渡口的杀机

影阁风云:寒刃破局 第21章 淮安渡口的杀机

作者:随夜入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0 02:02:51

漕船行至淮安渡口时,正是午后。两岸的芦苇渐渐稀疏,露出成片的稻田,金黄的稻穗在风里沉甸甸地晃,空气里飘着新米的清香。阿澈趴在船舷上数白帆,突然指着远处的码头喊:“你们看,那不是漕帮的船吗?”

码头上泊着三艘画舫,朱漆栏杆配着青瓦顶,看着倒像富家子弟的游舫。可船檐下悬着的铜铃,仔细听能辨出是漕帮的“平安调”——三短两长,是报平安的信号。

“七舵的船怎么改成这样了?”阿竹扒着船帮纳闷。她去年随父亲来过淮安,记得漕帮的船都是乌木船身,哪有这般花哨。

沈砚之正用布擦着那半块莲纹佩,闻言抬头瞥了眼:“淮安知府上个月换了人,姓魏,是户部尚书的门生。听说这位新大人最恨漕帮‘私通江湖’,七舵的兄弟便改了船貌,装作商户的样子。”

说话间,船已靠岸。码头上的脚夫见了他们船帆上的莲花标记,纷纷往旁边退。阿澈正觉得奇怪,就见个穿月白长衫的后生迎上来,对着沈砚之拱手:“沈先生,小的是七舵的老六,奉命在此候着。”他说话时总往秦远山的枪上瞟,眼神里藏着怯意。

“赵老三呢?”秦远山把枪往肩上颠了颠,后生的脸顿时白了。

“三哥……三哥在舱里歇着。”后生结结巴巴地引路,脚步踉跄。阿澈注意到他袖口沾着点暗红,凑近闻了闻,有股铁锈混着草药的味道——是血。

画舫的舱门虚掩着,推开门就见赵老三趴在桌上,后心插着支短箭,箭杆上刻着朵枯莲。秦远山伸手探了探他的颈脉,眉头拧成个疙瘩:“刚断气不到半个时辰。”

阿竹吓得捂住嘴。赵老三脸上的刀疤在油灯下泛着青,手里还攥着块撕碎的衣角,青布底子,上面绣着半朵银线莲花——是血楼的标记!

“他们怎么找到这儿的?”苏文攥紧拳头,指节发白,“密道的事只有漕帮老人知道。”

沈砚之没说话,蹲下身翻看赵老三的伤口。那箭簇是三棱形的,箭头淬了黑,在光线下泛着冷光:“是‘影卫’的箭。”他抬头看向老六,“魏知府今早有没有来过?”

老六突然“扑通”跪下,声音发颤:“先生饶命!魏知府……魏知府今早带了个穿青布衫的人来,说要见三哥。小的拦不住,他们进舱谈了半柱香,出来时那青衫人手里多了个木盒……”

“木盒什么样?”秦远山追问。

“黑檀木的,上面镶着银莲花。”老六的声音越来越低,“小的当时觉得不对劲,偷偷跟了段路,见那青衫人进了城西的‘听竹苑’。”

沈砚之起身时,袖管扫落了桌上的茶盏,碎片溅起时,阿澈看见桌腿上刻着个“北”字——和总舵主令牌上的字迹一模一样。

“看来血楼的人比咱们快了一步。”他捡起片碎瓷,“魏知府是他们的人,赵老三怕是发现了什么,才被灭口。”

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马蹄声。阿澈撩开窗帘,见十几个衙役正往码头跑,领头的是个红脸膛的胖子,腰间挂着知府的腰牌——正是魏知府。

“不好,他们来了!”阿竹赶紧把布防图拓片塞进船板的缝隙里,用木屑盖住。

秦远山往枪里填着火药:“沈先生带孩子们从后舱走,我来缠住他们。”

“不用。”沈砚之突然笑了,从怀里摸出个信封,“赵知府早料到会有这一步,给魏知府的上司写了封信,就说他私通血楼,挪用漕粮。”他把信封递给老六,“你现在就去驿站,找驿丞发往京城。记住,要走加急。”

老六接过信封,刚要往外跑,就听舱门被踹开。魏知府带着衙役冲进来,看见赵老三的尸体,顿时嚷嚷起来:“好啊!漕帮竟敢在本官的地界杀人!给我把他们都拿下!”

衙役们刚要动手,秦远山突然把枪往桌上一顿,枪托砸在船板上“咚”的一声,震得油灯都晃了晃:“魏大人别急着抓人,先看看这个。”他从赵老三怀里摸出本账册,扔到魏知府面前,“这上面记着你上个月往血楼的船上调了五十石军粮,怎么,想给蛮族送粮草?”

魏知府的脸瞬间涨成猪肝色,伸手就要抢账册。阿澈眼疾手快,一把将账册捞过来,往阿竹怀里塞:“快藏起来!”

混乱中,不知谁撞翻了油灯,舱里顿时浓烟滚滚。阿澈被人推了一把,踉跄着撞到后舱的木板,竟发现那木板是活动的——后面藏着条窄梯,直通船顶。

“走!”沈砚之拽着他往上爬。梯级是竹子做的,踩上去咯吱响。爬到顶才发现,船顶铺着层茅草,正好能遮住身形。

往下看时,正见秦远山把魏知府按在地上,手里的枪指着他的太阳穴:“说!青衫人是谁?木盒里装的什么?”

魏知府抖得像筛糠:“是……是血楼的‘银莲使者’!木盒里是……是北疆粮草库的分布图!他说拿到图就去黑风口……”

话没说完,就见魏知府突然瞪大眼,嘴角流出黑血。秦远山低头一看,他后心插着支短箭,箭杆上的枯莲在夕阳下泛着诡异的光。

“不好,有暗箭!”秦远山往船顶喊,“你们快撤!”

阿澈刚要应声,就见远处的屋顶上闪过个黑影,手里的弓还没放下。沈砚之拽着他滚到茅草堆后:“是影卫的‘暗羽’,专射冷箭的。”他往阿竹手里塞了个火折子,“去烧那三艘画舫,里面藏着血楼的火药,动静越大越好。”

阿竹咬着唇点头,猫着腰往船尾爬。苏文刚要跟上去,就见秦远山突然从舱里冲出来,手里挥舞着枪,把射来的箭都挡开:“别管我!带着图去黑风口找李将军!”

他的声音刚落,就见支箭穿透了他的肩胛。秦远山闷哼一声,却反手一枪挑落了屋顶的黑影。阿澈看得眼眶发烫,刚要跳下去帮忙,就被沈砚之按住:“他是故意引开影卫,咱们不能辜负他。”

船尾突然燃起大火,浓烟滚滚冲上天空。码头上的人都往这边看,影卫的箭顿时乱了章法。沈砚之拽着阿澈和苏文跳上岸,往城西跑:“去听竹苑,说不定还能追上那银莲使者。”

跑过两条街,阿澈突然听见身后传来马蹄声。回头一看,是老六驾着辆马车追上来:“先生快上车!我已经把信送出去了,魏知府的人被大火缠住,一时半会儿追不上!”

钻进马车时,阿澈才发现车厢里藏着个布包,打开一看,是三套北疆兵卒的衣服。沈砚之正用布条给苏文包扎被箭划伤的胳膊:“银莲使者要去黑风口,咱们得赶在他前面。”

马车驶过城门时,阿澈撩开窗帘,看见秦远山还在码头上拼杀,枪缨在火光里红得像血。他突然想起秦远山昨晚擦枪时说的话:“我这条命是莲妃救的,当年若不是她把我藏在密道,早就死在血楼手里了。”

“他会没事的吧?”苏文的声音带着哭腔。

沈砚之望着窗外,没说话。阿澈摸出竹笛,笛尾的“此心安处是吾乡”被汗水浸得发暗。他突然想起沈砚之说过,莲妃的信里写着“忠义者不死”,心里默默念着,希望这是真的。

马车驶离淮安城时,天边的火烧云正慢慢褪去。阿澈知道,往黑风口的路更难走,但怀里的布防图拓片沉甸甸的,像揣着无数人的性命。他握紧竹笛,仿佛这样就能握住些力量——无论前路有多少杀机,他们都得走下去。

车窗外,官道两旁的白杨树飞快往后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