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影阁风云:寒刃破局 > 第7章 听雨楼里的笔墨玄机

影阁风云:寒刃破局 第7章 听雨楼里的笔墨玄机

作者:随夜入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0 02:02:51

“听雨楼”坐落在秦淮河畔,三层高的木楼被爬满青苔的石墙围着,檐角挂着的铜铃在风里叮咚作响。楼前的牌匾是用墨竹雕刻的,三个字透着股文人特有的清瘦,任谁看了都只会当是寻常书坊,绝不会想到这里藏着血楼的核心秘密。

阿澈站在对面的茶楼上,看着进出听雨楼的客人非富即贵,忍不住咂舌:“这老翰林排场够大的,买本书还得穿锦缎衣裳。”

沈砚之正用茶盖撇着浮沫,目光落在三楼靠窗的位置——那里坐着个穿月白长衫的老者,手里把玩着一串紫檀佛珠,正是影阁那位退隐多年的长老,周显。

“他年轻时中过探花,”沈砚之低声道,“最讲究这些虚礼。你看他手边那盏茶,用的是雨前龙井,茶杯却是官窑的霁蓝釉,这就叫‘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阿竹捧着本从“醉春风”酒坊搜来的诗集,突然指着某一页:“先生你看,这诗里的‘夜雨滴芭蕉’,每个字的笔画数加起来,正好是血楼据点的坐标!”

沈砚之接过诗集,果然见墨迹边缘有被酒液浸泡过的痕迹。他指尖划过“蕉”字最后一笔,那里藏着个极小的刻痕,和“醉仙酿”封泥上的记号如出一辙。

“萧靖连诗集都用上了,”沈砚之眼里闪过笑意,“看来他早就猜到,周显会把密信藏在诗卷里。”

正说着,周显起身离开了窗边。沈砚之对阿澈和阿竹使了个眼色:“该干活了。阿澈去后院放火,动静越大越好;阿竹去前门假装买书,盯着他的贴身护卫;我去会会这位老翰林。”

三人分工完毕,阿澈摸出火折子往后院走。那里堆着不少干燥的竹帘,正是放火的好材料。他刚划亮火折子,就见两个护卫从角门出来,手里提着个黑布蒙着的箱子,脚步匆匆地往码头方向去。

“不对劲。”阿澈心里嘀咕,悄悄跟了上去。

与此同时,阿竹抱着本《唐诗三百首》走进听雨楼。掌柜的是个戴眼镜的老头,见他穿着粗布衣裳,不耐烦地挥挥手:“去去去,这里的书你买不起。”

“我找周老先生,”阿竹晃了晃手里的诗集,“他让我来取‘醉仙酿’的。”

掌柜的脸色骤变,刚想喊人,就被阿竹反手扣住手腕。这是沈砚之教他的擒拿术,专捏对方手腕的麻筋。

“别叫,”阿竹笑得一脸无害,“不然我就把你账本里的‘生意’,念给外面的巡捕听听。”

沈砚之则趁着前门后门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从二楼的窗户翻了进去。周显的书房里弥漫着墨香和淡淡的酒气,书桌上摆着幅未完成的画,画的是寒潭寺的八阵图,只是石像的眼睛被涂成了血色。

“沈砚之,别躲了。”周显的声音从屏风后传来,带着老年人特有的沙哑,“我就知道,你会找到这里。”

沈砚之走到屏风前,见周显正坐在太师椅上喝茶,手里的佛珠转得飞快:“二十年前你没杀我,现在更没机会了。”

“我从没想过杀你,”周显放下茶杯,目光落在他腰间的透骨钉上,“当年若不是赵康告密,你师父也不会死。”

这话像根针,刺得沈砚之攥紧了拳头:“你把他的尸骨藏在哪了?”

“就在八阵图的气口下面,”周显的声音平静得可怕,“他当年总说,死也要看着血楼覆灭,我便遂了他的愿。”

沈砚之刚想发作,突然听到楼下传来阿竹的喊声:“先生!他们要运‘活人’去码头!”

他心里一沉,转身就往楼下跑。周显却慢悠悠地站起来,手里不知何时多了把匕首:“留下账本,我让你走。”

“你觉得可能吗?”沈砚之冷笑,侧身避开匕首,顺手将桌上的砚台砸过去。墨汁溅了周显一脸,他惨叫着捂住眼睛的瞬间,沈砚之已经冲下了楼。

码头边,阿澈正和那两个护卫缠斗。黑布箱子被打翻在地,滚出个十三四岁的少女,手脚都被捆着,嘴里塞着布条,正是前几日在寒潭寺附近失踪的农家女。

“你们抓她干什么?”阿澈一剑挑飞护卫的短刀,心里明白了七八分——血楼不仅通敌,还拐卖人口。

护卫见势不妙,吹了声口哨,藏在货栈里的十几个黑衣人立刻涌了出来。阿澈背靠着船舷,正想喊人,就见沈砚之和阿竹杀了过来。

“来得正好!”阿澈精神一振,剑招越发凌厉。

沈砚之对付这些黑衣人绰绰有余,他更担心的是周显。果然,那老头不知何时也追了过来,手里的匕首直刺被绑的少女。

“卑鄙!”沈砚之暗骂一声,飞身挡在少女面前。匕首刺中他的左臂,鲜血瞬间染红了衣袖。

“先生!”阿澈和阿竹同时惊呼,分心之下各被砍了一刀。

就在这危急关头,码头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影阁的人竟然赶来了,为首的正是之前接应他们的中年男子。

“沈先生,我们来晚了!”中年男子大喊着带人冲过来,“阁主已经清理完影阁的内奸,特意让我们来支援您!”

周显见势不妙,转身就想跳河。沈砚之忍着剧痛甩出透骨钉,正中他的膝盖。周显惨叫着摔在地上,被影阁的人牢牢按住。

“搜他的身。”沈砚之捂着流血的左臂,脸色苍白。

黑衣人从周显怀里搜出个紫檀木盒,打开一看,里面竟是半块莲纹佩——和阿澈师父的那半块,正好能拼在一起。

“这是当年影阁密探的信物,”沈砚之看着玉佩,声音沙哑,“我们四人各持一块,没想到最后落在你手里。”

周显被押走时,突然狂笑起来:“你们以为赢了吗?血楼的楼主根本不是我!你们查到的,不过是他想让你们查到的!”

这话像块石头,在众人心里激起千层浪。沈砚之看着他被押上马车,突然想起萧靖藏的最后一坛醉仙酿——那酒坛的封泥上,刻着个模糊的“影”字。

影阁阁主?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压了下去。他低头看了看受伤的阿澈和阿竹,两人正互相包扎伤口,脸上却带着胜利的笑意。

“先生,你看!”阿竹举着从周显书房搜来的账本,“这里记着血楼拐卖人口的去向,好多都卖到了北方的军营里!”

沈砚之接过账本,果然见上面记载着密密麻麻的人名和地址。他突然明白,血楼不仅通敌,还在为敌军输送劳力。

“看来这江南之行,收获比想象中多。”沈砚之忍着痛笑了笑,看向被解救的少女,“你叫什么名字?家在哪里?我们送你回去。”

少女怯生生地说:“我叫莲儿,家就在前面的村子里。我爹娘都是酿酒的,他们说……说要给我酿坛‘醉仙酿’当嫁妆。”

阿澈和阿竹都笑了起来,笑声里带着劫后余生的轻松。沈砚之看着他们,又看了看远处秦淮河上的画舫,突然觉得左臂的伤口没那么痛了。

雨又开始下了,这次却带着江南特有的暖意。影阁的人押着俘虏离开时,老陈赶着马车过来,手里还捧着个酒坛。

“先生,这是从听雨楼地窖里找的,”老陈笑得一脸得意,“三十年的‘醉仙酿’,就剩这最后一坛了。”

沈砚之打开酒坛,醇厚的香气驱散了血腥味。他给阿澈和阿竹各倒了一杯,又给莲儿倒了杯果汁,最后给自己斟满。

“敬死去的兄弟,”沈砚之举杯,声音里带着哽咽,“也敬活着的我们。”

三人碰杯,酒液入喉,甘冽中带着暖意,像极了此刻的江南烟雨——洗去了刀光剑影,留下了希望和未完待续的故事。

马车驶离码头时,阿竹突然指着天边的彩虹喊:“快看!像不像半块莲纹佩?”

沈砚之抬头望去,彩虹果然弯弯的,像极了那半块承载着恩怨的玉佩。他知道,周显的话并非空穴来风,血楼真正的楼主还藏在暗处,但只要他们三个还在一起,就总有揭开真相的一天。

而那最后一坛醉仙酿,将陪着他们,走向下一段江湖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