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林一探案集:第一季 > 第10章 尘埃落定 · 冷月初见二

冷秋月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藏青色哔叽呢西装套裙,

内衬雪白的尖领衬衫,领口系着一条简洁的黑色细缎带。

她身形高挑挺拔,步伐利落沉稳,没有丝毫寻常女子的怯懦或扭捏。

一头乌黑浓密的短发修剪得干净利落,露出光洁饱满的额头和线条清晰的下颌。

她的面容并非那种令人惊艳的艳丽,而是带着一种清冷疏离的英气。

鼻梁挺直,嘴唇薄而轮廓分明,微微抿着,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韧。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双眼睛——大而明亮,瞳仁是极深的琥珀色,

在灯光下如同淬炼过的琉璃,此刻正带着一种冷静而锐利的探究光芒,

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扫过办公室内的每一个人,最终定格在林一和韩笑的脸上。

她肩上挎着一个半旧的棕色牛皮公文包,手里拿着一个速记本和一支派克金笔。

没有多余的寒暄,也没有初次见面的客套,她径直走到办公室中央,

目光直视杜探长,声音清晰悦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京腔韵味,语速不疾不徐:

“杜探长您好,我是《沪江日报》记者冷秋月。

关于南市昌盛行陈景生先生离奇死亡一案,社会公众高度关注。

请问,贵局是否已确认案件性质?凶手是否落网?作案动机与手法能否披露?”

她的问题直指核心,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杜探长被这开门见山的气势弄得有些措手不及,咳嗽了一声,端起官腔:

“这个…案件还在审理中,细节不便透露。

凶手已经抓获,是…是其长子陈国栋,因家庭矛盾一时糊涂…

具体案情,等正式结案后,警局会发布通告。”

“家庭矛盾?”

冷秋月秀眉微挑,敏锐地捕捉到杜探长话里的含糊,

“据我所知,陈景生先生是南市航运业举足轻重的人物,

其家族产业昌盛行近期与法租界某些势力存在商业摩擦。

此次案件,是否涉及更深层次的利益冲突?

比如…近期在码头闹得沸沸扬扬的‘青瓷会’?”

她毫不避讳地点出了那个敏感的名字,目光却若有似无地瞟向林一和韩笑。

杜探长脸色一变,立刻否认:

“冷记者!没有证据的事情不要乱说!这就是一起简单的家庭伦理悲剧,跟什么会不会的没关系!”

冷秋月不为所动,目光转向林一,语气带着专业性的探究:

“林博士,我是记者冷秋月,久仰您在法医学领域的造诣。

据现场目击者传言,陈先生书房门窗紧闭反锁,现场堪称‘密室’。

您作为现场勘查的核心专家,能否从专业角度简述,凶手是如何突破这层物理屏障的?

这似乎与杜探长所说的‘一时糊涂’的冲动犯罪,存在逻辑矛盾。”

她巧妙地用专业问题绕开杜探长的封锁,将矛头指向案件的核心疑点,同时将林一推到了台前。

林一抬起眼,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平静地迎上冷秋月那双充满探究的琥珀色眼眸。

她的直接和敏锐让他有些意外,但并不反感。他言简意赅,声音依旧低沉平稳:

“窗框滑槽顶部隐蔽接缝处,发现细微金属工具垂直刺入撬压痕迹。

痕迹形态、深度、附着物(金刚砂粉末)指向特制带钩韧性钢条。

利用该工具,可从窗缝外部精准拨动内侧插销,

实现非破坏性开窗与复位。密室系人为伪装。”

他的回答专业、精准、毫无废话,如同在宣读一份严谨的验尸报告。

每一个字都带着沉甸甸的技术分量,瞬间揭穿了杜探长试图掩盖的“简单”谎言。

冷秋月眼中瞬间爆发出明亮的光彩,她飞速在速记本上记录着,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

她抬头,看向林一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毫不掩饰的欣赏与敬佩:

“精妙绝伦!林博士,您的观察力令人叹服。

这绝非寻常犯罪心理所能设计,凶手必定对现场环境极其熟悉,且心思缜密。

这让我不得不联想到,凶手是否曾长期、近距离地观察甚至…研究过陈先生的书房习惯?”

她再次将话题引向更深层次的策划性,暗示预谋而非冲动。

韩笑适时地插话进来,带着他标志性的慵懒笑意,仿佛在调和略显紧张的气氛:

“冷记者好眼力!这案子啊,表面是家宅不宁,内里嘛…确实藏着些见不得光的算计。

不过杜探长说得对,有些线头,还得慢慢捋。”

他巧妙地打了个太极,既肯定了冷秋月的判断,

又给杜探长留了面子,同时暗示案件背后有隐情。

冷秋月的目光转向韩笑,那双锐利的眼睛仿佛能穿透人心:

“韩先生过谦了,明镜侦探社甫一成立,便接连破获码头血案、

百乐汇奇案,如今又解开了陈府密室之谜。二位的能力,上海滩有目共睹。”

她话锋一转,带着记者的犀利,

“我注意到,这几起案件,似乎都隐约指向一个名为‘青瓷会’的神秘组织。

无论是码头帮派的‘蓝浸油’绳,还是陈府案中可能存在的商业倾轧…

明镜社对此,是否已有更深入的调查方向?

或者说,‘青瓷会’是否已成为二位重点关注的目标?”

这个问题极其尖锐且敏感,直接触及了林一和韩笑回国的核心目标与当前面临的最大威胁!

办公室内的空气瞬间凝固,杜探长紧张地擦着汗。

林一的眼神依旧平静无波,但镜片后的目光却锐利了几分。

韩笑脸上的笑容未变,但把玩铜钱的手指微微停顿了一下。

“冷记者的问题,总是这么…一针见血。”

韩笑轻笑一声,避重就轻,

“‘青瓷会’?听起来像个古董收藏家俱乐部?我们明镜社接案子,只看证据和委托。

至于什么会…如果有谁犯了法,触了明镜的边,那自然照查不误。”

他回答得滴水不漏,既未承认也未否认,将“青瓷会”轻描淡写地模糊化,却暗含锋芒。

冷秋月显然不会被轻易糊弄。

她微微一笑,那笑容清冷如月,带着洞悉一切的聪慧:

“韩先生真会说话。不过,古董收藏家可不会让十六铺码头的老工头‘意外’身亡,

也不会让百乐汇的头牌舞女神秘消失,更不会让南市的航运老板,在反锁的书房里中毒暴毙。”

她列举的三桩案子,桩桩血淋淋,直指核心!

“我报虽小,但新闻人的职责,便是为无声者发声,让黑暗中的勾当曝于日光之下。

若‘青瓷会’真如传言般盘踞暗处,危害一方,《沪江日报》的笔,绝不会沉默。”

她的话语铿锵有力,带着新闻人的铮铮铁骨和无畏担当。

这既是对真相的宣言,也是对林一和韩笑的一种无形的试探与邀约——

在对抗黑暗的道路上,媒体或许可以成为助力。

韩笑收起铜钱,坐直了身体,看向冷秋月的目光中多了几分真正的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激赏。

这个女记者,不仅敏锐,更有胆魄。

他沉吟片刻,缓缓道:

“冷记者的风骨,韩某佩服。真相…确实需要有人去追寻和守护。

明镜社的大门,随时为秉持公义、追寻真相的朋友敞开。

至于能照见多少…那就看缘分和本事了。”

他给出了一个开放性的回答,既表达了合作的可能性,又保留了足够的余地。

林一自始至终没有再多言,但他的沉默本身也是一种态度。

冷秋月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和勇气,显然赢得了他的尊重。

他微微颔首,算是回应了韩笑的话。

冷秋月得到了想要的回应(至少是态度上的),也不再咄咄逼人。

她合上速记本,露出一个职业化的微笑:

“感谢杜探长,感谢林博士,韩先生接受采访,今天的谈话很有收获。

《沪江日报》会持续关注此案进展以及…上海滩的每一缕阳光照不到的阴影。”

她特意加重了“阴影”二字,目光再次扫过林一和韩笑,带着一种心照不宣的意味。

她转身离开,步伐依旧利落,藏青色的背影消失在办公室门外昏暗的走廊里,

如同投入深潭的一颗石子,虽未激起惊涛骇浪,却留下了清晰的涟漪。

办公室内,杜探长长长舒了口气,仿佛送走了瘟神。

韩笑则摸着下巴,看着冷秋月消失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

“有意思的女人,笔是刀,眼是镜…林,你说这位‘冷砚’姑娘,

会不会是咱们‘明镜社’的天生盟友?或者…最麻烦的对手?”

林一没有回答,只是默默整理了一下西装袖口,目光投向窗外华界灰蒙蒙的天空。

尘埃虽落,阴云未散。

冷秋月的出现,如同在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

预示着上海滩这场正邪交织的大戏,将迎来一位不容忽视的新角色。

而明镜社的灯火,在风雨飘摇中,似乎找到了另一束可以遥相呼应的光芒。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