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林一探案集:第一季 > 第15章 刻痕初露 · 暗潮愈汹一

林一站在手术灯投下的冷白光晕中心,取代了解剖台上的尸体,成为此刻执掌剖析权的神只。

他已换上一身洁白、袖口紧束的实验防护服,取代了染血的解剖衣袍。

脸上戴着更贴合的特制金丝框放大镜护目镜,

修长而骨节分明的手指套着薄如蝉翼的丁腈橡胶手套。

他没有用助手,每一个步骤都极度精准、稳定、自我控制。

在他周围,昂贵的德国徕卡三目生物显微镜、

日本奥林巴斯精密体视镜、紫外荧光光源阵列、分光比色仪……

诸多这个时代最尖端的分析仪器如同忠诚的卫士,沉默地侍立着。

第一步,是剥离表象,直指本源。

他用滴管吸取特制的弱碱性中性清洗液,极其轻柔地滴淋在每一块碎瓷片表面。

待污垢软化,再用柔软的细毛驼绒刷,仿佛轻抚沉睡婴儿般,

一点点拂去残留的千年河泥、仓底油污、陈年垃圾的腐殖痕迹。

黑水顺着斜置的托盘流下,消失在台面边缘的导流孔中。水流声细微而规律。

经彻底清洗、干燥后的碎片,彻底展露出它们的本质。

林一拿起任意一块碎片——无论是河滩拾取,

抑或仓库垃圾堆中的——在强光下转动角度。

那胎骨呈现出惊人的均匀与紧实。不再是验尸所后院昏光下的粗略印象,

此刻在手术灯直射下,可以清晰地看到,胎体洁白细润,

内部无任何粗大杂质、气泡或明显颗粒感。

断口处致密光洁,绝非近代粗糙的流水线产品可比。

他用小号金刚石笔刀在最大一块口沿碎片的断面边缘极其轻微地划过,

感受其硬度——超越普通民窑瓷胎的高致密度烧结!

“胎质均达到高岭土精炼提纯后、多次澄淘、

中高温窑还原气氛下形成的致密硬质白瓷胎。”

他低沉的声音在寂静的室内响起,并非刻意说明,而是验证过程的语言同步,

“这种质感和烧造工艺水平,吻合民国初年(1912-1920左右),

景德镇‘珠山八友’流派或九江‘复兴窑’等少数高级仿古窑口,

为追求前朝(特别是元末明初永乐、宣德风格)顶级青花神韵,

不计成本、严格筛选胎泥所制仿品的典型特征。”

他的手指移动到碎片釉面区域,

“再看釉——釉层厚度适中均匀,釉色青白微闪湖水绿(俗称‘影青’釉色)。

施釉工艺极佳,釉面光洁润泽无橘皮纹,显微观察无后期喷釉不均匀的层叠现象。

非机械标准化生产时代的廉价施釉工艺。”

他小心地将带有青花图案的碎片(一块来自河滩,一块来自后院)并列置于显微镜平台。

镜头下,钴料绘就的线条纤毫毕现。

那是细腻连绵的缠枝莲纹!笔触细劲流畅,

线条富于弹性变化,绝非模印或粗劣刻划。

青花发色稳定深沉,蓝中带隐隐的紫艳(表明使用上等优质天然钴矿料),

入胎深沉,无浮飘感。虽图案简约(残片所见有限),

但那份笔意和呈色,无不透露出仿元末明初苏麻离青料经典风韵的精湛技艺。

与同时期市场上泛滥的、只为卖钱而粗制滥造的所谓“古瓷”仿品,判若云泥!

“结论一: 所有六块碎瓷片(3 3),均属民国初年景德镇或九江一带,

高级仿古窑口烧制的高等级仿元明青花瓷器,

胎釉品质精良,成本不菲,在当时亦非民间大路货色。

绝非普通日用或装饰瓷器,也非后期粗劣仿品。”

林一的声音在寂静中凿刻下第一个事实。

“它们,属于同一个‘等级’的存在。”

第二步,是在废墟中寻找原型的残响。

清洗干净的碎片被移到一个铺着白色细绒、

绘制有精确毫米坐标格网的特殊工作台面上。林一的眼神如同最高精度的测绘仪。

他首先尝试将河滩碎片的边缘与后院碎片的边缘进行拼接。

碎片终究太少太碎,且大多边缘呈爆裂放射状(显示受到剧烈外力撞击),无法真正复原整体形态。

但是!

当他将来自后院的最大口沿残片(其弧线优雅内敛),

与“福生记”仓库(chap 20)发现的那块关键的底足残片

(其圈足外撇弧度,足墙高度)进行空间几何复现式模拟放置时,

一种清晰的内在联系跃然而出!

口沿的口径估算(依据弧度和残存部分推算),

与圈足的直径(推算其上方承接的器身腹部最大直径),

存在着必然的承上启下的比例关系,而那两块碎片所代表的器物修坯风格

(口沿的圆润修胎,圈足的削刀手法)呈现出惊人的一致!

“结论二: 虽无法精确复原器物全貌,但基于胎釉工艺一致性及关键碎片形态学几何关联,

高度确信这些碎片源自至少一件(最大可能为单一件),

高度为30至50厘米左右的中等体量青花瓷器。

其类型应为——青花缠枝莲纹梅瓶或玉壶春瓶类陈设器。”

林一的声音没有波动,但每一个字都在强化着这份“巧合”的必然性。

“不同地点(河滩、仓库、货栈后院)发现的碎瓷片,

其断裂边缘的茬口老化程度初步一致,碎裂时间相近。

它们极可能属于同一器物在相近时间因剧烈外力(如抛掷、撞击)导致的破碎。”

第三步,是穿透釉面,直视胎骨的密码。

林一的目光落回那块最为关键的底足残片上。

它静静地躺在中央绒布上,圈足底部和部分内壁釉面完整无损。

之前在后院垃圾堆和证物室初步观察下,那釉面之下似乎隐藏着什么。

此刻,在最高等级光源和放大镜下,需要确认那个令人心悸的“幻觉”。

他关闭了明亮的主手术灯,只保留两台特制的、

可以精准调节方向与角度的点状高强度聚光灯(加装了可调色温滤光片)。

他首先选用冷白光(6000K色温),灯光亮度调低。

光线如手术刀般精准射向底足内壁那片釉面。

一层晶莹的青白色釉层,内里是细腻洁白的瓷胎。釉面在强光直射下均匀澄澈。

没有异样。

林一微微皱眉,调整护目镜框上的放大镜片组合,提升至最高倍数。

他耐心、极度耐心地移动底足碎片的细微角度,

仿佛在调整捕获宇宙射线轨迹的精密设备。

聚光灯的入射角度开始被极度精妙地倾斜——从近乎垂直,渐渐变为锐利的大角度侧掠光线!

光影变幻。

当侧掠光入射角达到约75度时——奇妙的变化发生了!

那原本光滑澄澈的釉面,在某些特定区域,开始产生极细微、不均匀的阴影折射,

似乎釉层之下并非完全光滑的胎体,而是隐现出刻划的凹痕!

林一屏住呼吸,取过专用超高像素数码单反相机(带微距镜头),连接实时显示监视屏。

调焦环在极度轻微的“咔哒”声中转动。监视屏幕上,被放大的局部釉面区域骤然清晰!

来了!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