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晨辉走出庄园的淡灰色阵法光罩,孙浩天就带着家人踏上了前往华夏门的路。华夏门龙源州总部坐落在黄帝陵西侧的 “灵台山” 上,此山常年被七彩灵雾笼罩,山脚下是奔腾的黄河灵脉,山顶则直插云霄,远远望去,像是一柄守护炎黄界的玉剑,正是上古时期五帝亲自选址建立的宗门圣地。
“快看!山上有会飞的灵鹿!” 孙知遥扒着青龙神舟的窗沿,指着灵台山半山腰的身影兴奋喊道。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几只通体雪白的灵鹿正踩着灵雾奔跑,鹿角上挂着淡金色的灵光,跑过的地方还留下一串晶莹的灵草印记。善财笑着解释:“那是华夏门的‘守山灵鹿’,专门守护上山的路,只有心怀善意的修士才能靠近。”
神舟缓缓降落在灵台山山顶的平台上,刚落地,就闻到一股浓郁的灵气 , 平台的地面是用千年灵玉铺成的,泛着淡淡的绿光;平台两侧立着十二根雕刻着上古符文的石柱,符文流转间,能自动净化空气中的阴煞;远处的议事大厅更是宏伟,屋顶由七彩琉璃搭建,阳光洒在上面,折射出彩虹般的光带,厅门上方挂着一块刻有 “华夏门” 三个金色大字的匾额,那是黄帝亲手书写的真迹,泛着淡淡的神圣灵光。
“孙贤侄,许久不见。” 一道温和的声音从大厅内传来,紧接着,盘古大帝、伏羲大帝、女娲娘娘并肩走了出来。盘古大帝依旧身披混沌气织成的玄色披风,手持开天巨斧,却少了几分威严,多了几分亲切;伏羲大帝的八卦道袍上泛着与灵台山灵脉共鸣的金光,手中的八卦盘缓缓旋转,像是能看透天地间的一切;女娲娘娘的彩衣上缀着细小的补天石碎片,走一步,脚下就会绽放出一朵淡粉色的灵花,温柔得让人心安。
孙晋屿看到盘古大帝,眼眶瞬间红了。他快步上前,对着盘古大帝深深一拜,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师父,弟子不孝,这么多年才来看您。” 盘古大帝连忙伸手扶起他,宽厚的手掌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傻孩子,你守住了孙家,守住了炎黄界的一方土地,就是对为师最好的孝顺。” 他指尖凝出一缕淡灰色的混沌气,轻轻点在孙晋屿的眉心,“你刚晋级地仙,对混沌气的运用还不够熟练,为师教你一招‘混沌护心诀’,能在战斗中护住你的心脉,就算遇到比你强的阴兵,也能留一线生机。”
混沌气涌入眉心的瞬间,孙晋屿只觉得一股暖流顺着经脉流遍全身,脑海中瞬间多了一段功法口诀 , 口诀通俗易懂,却蕴含着深刻的混沌法则。他试着运转口诀,丹田内的仙元立刻与混沌气融合,在胸口形成一个淡灰色的护心罩,护心罩泛着淡淡的金光,连周围的灵气都跟着安静下来。“多谢师父!” 孙晋屿再次拜谢,眼中满是感激,“有了这护心诀,弟子以后对抗阴兵,就更有底气了。”
孙浩天这时走到伏羲大帝面前,恭敬地行了一礼:“师父,您最近身体还好吗?” 伏羲大帝笑着点头,将手中的八卦盘递给他:“这八卦盘是上古时期传下来的法器,能感应天地间的法则变化,还能预测阴兵的动向。你之前在黄帝陵布置的预警阵,要是和这八卦盘结合,能提前三天感应到阴兵的聚集,再也不用怕他们偷袭。”
孙浩天接过八卦盘,只觉得一股清凉的灵光顺着指尖涌入体内,脑海中瞬间清晰地 “看到” 灵台山周围的灵脉走向,甚至能隐约感应到百里外黄河中流动的阴煞气息。“这八卦盘也太神奇了!” 他忍不住感叹,又笑着打趣道,“有了它,以后阴兵就算藏在地下三尺,也瞒不过我的眼睛,看他们还怎么耍诡计。” 伏羲大帝被他逗笑,伸手摸了摸他的头:“你这孩子,还是这么机灵。记住,八卦盘虽能预测,但最终还是要靠人心 , 只要你们师徒、父子、族人同心,就算没有法器,也能战胜归墟。”
孙颖慧则有些羞涩地走到女娲娘娘身边,小声说:“师父,弟子最近把您教的女娲功法修炼到出窍期了,就是在控制木系灵力的时候,总觉得不够稳定。” 女娲娘娘温柔地拉过她的手,指尖泛着淡绿色的灵光,轻轻搭在她的脉搏上:“你的灵力很纯净,就是太急了。女娲功法讲究‘顺其自然’,就像灵草生长,要慢慢滋养,不能急于求成。” 她从储物袋里取出一枚通体碧绿的玉佩,玉佩上雕刻着女娲补天的图案,泛着淡淡的木系灵光,“这是‘女娲玉’,用补天石的边角料炼制的,能帮你稳定木系灵力,还能在你修炼时自动吸收天地间的木系灵气,你戴着它,慢慢感悟,很快就能突破瓶颈。”
孙颖慧接过女娲玉,玉佩刚触碰到皮肤,就有一股温和的灵光顺着经脉流遍全身,原本有些躁动的灵力瞬间变得平稳下来。她红着脸,小声道谢:“谢谢师父,弟子一定会好好修炼,不辜负您的期望。” 女娲娘娘笑着点头,帮她把玉佩系在腰间:“傻孩子,不用这么拘谨,以后有什么不懂的,随时来问师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