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宫的晨雾尚未散尽,三清殿前的青铜香炉已升起第三柱清香。孙浩天正捧着老子赠予的《道德经》注本研读,指尖划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的篆文,混沌气与道韵在体内自然流转,忽闻宫门外传来爽朗的笑声,与道家一贯的清寂截然不同。
“李耳兄,别来无恙?小弟刚从瓦屋山闭关归来,特来祭拜!” 声音未落,一道身着朱红道袍的身影已穿过太初门,大步流星走来。来人面如冠玉,剑眉星目,虽已中年,却英气勃发,腰间挂着一枚鎏金符箓,符箓上的 “正一” 二字泛着金光,正是刚结束瓦屋山修行的张天师张陵。
他走到三清殿前,刚要参拜塑像,目光突然落在孙浩天身上,眼中闪过惊讶:“这位道友身上既有混沌圣体的霸道,又有道家的柔和道韵,莫非就是近日在老界岭抗阴的孙浩天?”
“晚辈孙浩天,见过张天师!” 孙浩天连忙起身拱手,善财也跟着行礼,龙角的灵光与张陵腰间的符箓产生奇妙共鸣,“晚辈刚受老子前辈指点,正领悟《道德经》真意,没想到能在此偶遇天师。”
张陵抚掌大笑,声如洪钟:“果然是你!老界岭血战的事迹早已传遍修行界,你以轮海圆满硬撼归墟分身,又渡劫升仙炼就至宝,这份魄力,连我都佩服!” 他看向善财,眼中闪过赞许,“这位龙女道友身怀麟儿仍愿抗阴,龙族的大义,值得敬佩。”
善财脸颊微红,轻轻抚着小腹:“天师过奖了,守护家园本就是我们该做的。” 她看向张陵腰间的符箓,眼中满是好奇,“天师的符箓灵气好浓郁,比清虚道长的符文威力更强。”
“这是‘正一盟威符箓’,乃贫道耗费三年心血炼制而成。” 张陵取下符箓,递给善财细看,符箓上的朱砂纹路如活物般流转,“符箓之道,看似简单,实则蕴含天地法则,差一笔就可能威力尽失。听说孙道友也懂炼丹之术,正好,我们可相互交流。”
孙浩天心中一动 ,老子刚说张陵有符箓秘要相授,没想到这么快就偶遇了。他顺势说道:“晚辈正有困惑。之前炼制星眸丹时,总觉得丹药的灵力不够凝练,若是能将符箓的聚灵之力融入丹药,说不定能提升品质,只是不知如何下手。”
“这个问题问对人了!” 张陵拉着孙浩天走到殿侧的炼丹房,房内陈设简洁,只有一尊青铜丹炉,炉身刻着道家符箓,炉底的灰烬还带着余温,“符箓与炼丹本就同属道家技艺,核心都在‘引天地之力’。贫道给你演示一番符箓绘制,你就明白了。”
他取出一张黄符纸、一支狼毫笔,笔尖蘸着朱砂与灵泉水调和的颜料,凝神静气:“符箓有三要素:符头、符胆、符脚。符头召神,符胆藏力,符脚镇煞,三者缺一不可。” 笔尖在符纸上快速勾勒,朱砂瞬间渗入纸中,形成 “敕令” 二字(符头),“你看,符头要笔力沉稳,才能引动天地灵气。”
接着,他笔尖一转,画出一道蜿蜒的纹路,纹路中注入道家灵力,竟泛起淡淡的金光:“这是符胆,藏着符箓的核心力量,我注入的是聚灵之力,若注入驱邪之力,纹路就会变成锯齿状。” 最后,他在符纸右下角画了三道短横线:“符脚要短促有力,防止力量外泄,这三道‘镇煞线’,能让符箓的威力提升三成。”
符箓完成的瞬间,金光暴涨,周围的天地灵气被强行聚拢,丹房内的温度都微微上升。孙浩天看得目瞪口呆:“原来符箓的讲究这么多!晚辈之前画符,只注重形状,忽略了符胆和符脚的力量注入。”
“不止如此。” 张陵笑着摇头,将符箓贴在丹炉上,“炼丹的火候也同理。很多人只知道‘文火慢炖、武火急攻’,却不知‘因时制宜、因材施火’。” 他点燃丹炉下的灵木,火焰呈淡蓝色,“炼制聚灵丹,需用‘少阳火’,温和却能凝聚灵力;炼制驱邪丹,则需用‘烈阳火’,霸道才能驱散阴邪;而你想炼制的符丹,需用‘阴阳火’,阳火炼药,阴火融符,二者平衡,才能成功。”
孙浩天恍然大悟,想起炼制星眸丹时,他全程用武火,导致部分星力流失:“难怪晚辈的丹药灵力不够凝练!原来火候要根据灵材的属性调整,就像老子前辈说的‘顺势而为’。”
“正是这个道理!” 张陵眼中闪过赞许,“你悟性极高,一点就通。现在,我们试试炼制‘混沌符丹’, 用你的混沌气炼药,用我的符箓之力聚灵,看看能不能成。”
善财立刻取来灵材:星蓝芝粉末、佛骨舍利碎片、永寂冰核冰晶,还有张陵提供的 “聚灵符”“清心符”。孙浩天点燃丹炉,运转混沌气,将灵材投入炉中 —— 这次他没有用武火,而是根据灵材属性,先以文火融化冰晶,再以中火融合星蓝芝,最后以武火淬炼舍利碎片,完全遵循 “因时制宜” 的原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