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伏羲大帝离开补天殿,孙浩天沿着一条由八卦符文铺就的长廊前行。长廊两侧的墙壁上,刻满了上古时期的卦象图谱,从 “乾为天” 到 “坤为地”,每一卦都配有详细的注释,符文间流淌着淡淡的银色灵光,仿佛在演绎着天地间的变化规律。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源自上古的智慧气息,让人心神清明,之前因归墟之战产生的焦虑也渐渐消散。
“这伏羲殿的长廊竟藏着这么多玄机!” 孙浩天凝视着墙壁上的卦象,青色劲装在灵光中显得格外沉稳,“这些卦象不仅记载了八卦的基本要义,还蕴含着天地运行的规律,比我之前在泰山石刻看到的八卦图谱要深奥得多。”
伏羲大帝身着白色八卦道袍,步伐缓慢却沉稳,手中的河图洛书不时闪过一道灵光:“八卦乃天地之象,万物之理。上古时期,吾观天地变化,察鸟兽之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长廊的卦象,记载的正是吾当年创卦时的感悟,你且仔细观察,看看能从中领悟到什么。”
孙浩天依言放慢脚步,逐一观察墙壁上的卦象。当他看到 “坎为水” 与 “离为火” 两卦时,脑海中突然闪过在虎山水库与孟瑾茜并肩作战的场景 —— 孟瑾茜的绝对零度与自己的混沌之火相互配合,曾多次击退强敌;看到 “艮为山” 与 “兑为泽” 时,又想起在三阳观领悟的阴阳转化之理,以及用坤元塑形经制造土墙抵御攻击的画面。
“原来如此!” 孙浩天心中一动,“八卦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转化的。坎卦的水可助离卦的火燃烧得更旺,艮卦的山可与兑卦的泽形成攻守之势,就像我之前将八卦阵与神舟符文融合一样,不同的卦象之间,也能通过某种‘媒介’实现互补。”
伏羲大帝闻言,眼中闪过赞许:“孙浩天,你能有此领悟,说明你对八卦的理解已入门径。不过,这只是八卦的‘表象’,其‘本源’在于‘先天之理’—— 先天八卦以乾坤为父母,生六子,象征天地万物的生成与演化。你之前创造的八卦凌霄阵,虽融合了多种力量,却仍停留在‘后天应用’的层面,若想让阵法威力更上一层,还需领悟先天八卦的‘生成之理’。”
说话间,两人已抵达伏羲殿的正殿。殿内没有过多的装饰,中央只有一个巨大的八卦台,八卦台由白玉打造,台上刻着先天八卦的图案,图案中央悬浮着一颗银色的水晶球,水晶球内不断演化着天地万物的虚影,正是伏羲大帝的 “先天八卦珠”。殿顶是一个巨大的穹顶,穹顶上刻着漫天星辰,星辰的位置与先天八卦的卦位一一对应,散出的星光与八卦台的灵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巨大的星象阵法。
“这就是先天八卦阵的核心?” 孙浩天走到八卦台前,眼中满是震撼,“我能感觉到,八卦台与穹顶的星象相互呼应,形成了一个‘天地人三才合一’的阵法空间,仿佛能演化出世间万物的变化。”
伏羲大帝走到八卦台旁,将手中的河图洛书放在八卦台上。河图洛书与先天八卦珠相互感应,瞬间爆发出耀眼的光芒,八卦台上的卦象开始快速旋转,演化出各种战斗场景 —— 有上古时期三帝联手对抗浊沌的画面,有归墟浊气蔓延的惨状,还有抗阴联军与归墟之主战斗的虚影。
“先天八卦阵的核心,在于‘推演与演化’。” 伏羲大帝的声音在殿内回荡,温和却充满智慧,“它不仅能推演战斗的最佳时机与战术,还能根据使用者的功法,演化出最适合的阵法形态。你之前将八卦阵与坤元塑形经结合,虽有创新,却未能充分发挥两者的潜力。今日,吾便传你先天八卦阵的‘生成诀’,助你将两者彻底融合。”
他说着,指尖对着先天八卦珠一点,一道银色的光芒从珠中飞出,落入孙浩天的脑海中。瞬间,无数信息涌入孙浩天的意识 —— 有先天八卦的生成原理,有八卦与五行、阴阳的关联之法,还有将土行功法与八卦阵融合的具体步骤。孙浩天闭上双眼,将这些信息与自己之前的感悟相结合,脑海中开始快速推演先天八卦阵与坤元塑形经的融合之法。
“先天八卦以乾坤为基,坤为地,对应土行之力;乾为天,对应混沌之气。若将坤元塑形经的土行之力注入坤卦,再以混沌之气激活乾卦,便能形成‘天地相生’的阵法形态!” 孙浩天心中豁然开朗,他睁开眼睛,走到八卦台前,运转体内的混沌之气与土行灵力,双手结印:“先天八卦阵,起!”
随着他的法诀,八卦台上的坤卦突然亮起黄色的光芒,殿外的大地之力如潮水般涌入殿内,顺着八卦台的符文,注入先天八卦阵中。同时,乾卦也亮起金色的光芒,孙浩天体内的混沌之气顺着指尖,融入乾卦之中。黄色的土行之力与金色的混沌之气在八卦阵中交织,形成了一道巨大的阵法虚影 —— 虚影的下方是厚重的土墙,上方是金色的光罩,土墙与光罩之间,还有无数土刺与光箭在不断生成,既具备强大的防御能力,又拥有凌厉的攻击手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