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通往关帝庙的山道上,将路面的青石映照得格外明亮。孙浩天三人离开王母池后,沿着山道一路前行,沿途的景色渐渐从灵秀的湖畔山林,变成了肃穆的古寺风光。空气中的灵气虽不如王母池浓郁,却多了几分沉稳厚重的气息,仿佛沉淀着千年的历史与忠义精神。
“前面就是关帝庙了!” 孟瑾茜突然指着前方喊道,她的眼神锐利,率先看到了山道尽头的庙宇轮廓。只见那座庙宇依山而建,青瓦红墙,飞檐翘角,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庄严。庙宇的正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匾额上 “关帝庙” 三个黑色大字笔力遒劲,透着一股凛然正气,仿佛能震慑世间一切邪祟。
孙浩天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眼中闪过一丝敬佩:“不愧是供奉关公的庙宇,单是这气势,就让人忍不住心生敬畏。传闻关公生前忠义无双,死后被尊为武圣,他的精神滋养了无数华夏儿女,今日我们定要好好祭拜一番。”
孔言抒也点头附和,淡蓝色的衣裙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关公的‘忠义’二字,流传千古。在儒家典籍中,‘义’是立身之本,是君子的核心品德。我们今日祭拜关公,不仅是为了求取机缘,更要学习他的忠义精神,坚守本心,不辜负守护炎黄界的使命。”
三人加快脚步,很快便来到关帝庙前。庙宇的大门敞开着,门口两侧立着两尊威武的石狮子,狮子的眼睛炯炯有神,仿佛在守护着庙宇的安宁。走进大门,庭院中铺着青石板,石板上刻着 “忠义千秋” 四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散出淡淡的正气。庭院两侧种着几棵高大的古松,树干挺拔,枝叶苍翠,给人一种坚韧不拔的感觉。
庙宇的正殿更是庄严肃穆。殿内供奉着一尊高达三丈的关公雕像,雕像由青铜铸造而成,关公身着绿色战袍,手持青龙偃月刀,面容刚毅,眼神锐利,仿佛正注视着世间的善恶,周身萦绕着淡淡的红色灵光,那是关公遗留下来的忠义之力,让人不敢有丝毫亵渎之心。雕像上方悬挂着一块金色的匾额,匾额上 “忠义” 二字熠熠生辉,散出的正气与关公雕像的灵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屏障,将殿内的浊气彻底净化。
“好强的忠义之力!” 孙浩天心中惊叹,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殿内的忠义之力不仅能净化浊气,还能强化人的意志,让人心生敬畏与正气。
孔言抒走到雕像前,恭敬地行了一礼,从行囊中取出之前在王母池采摘的灵果,放在供桌上:“关圣帝君在上,我等今日前来祭拜,一是为学习您的忠义精神,二是为求取力量,以对抗归墟浊气,守护炎黄界生灵,还望帝君保佑。” 她说着,眼神虔诚,双手紧紧攥着衣角,心中满是对忠义精神的敬仰。
孟瑾茜也跟着行礼,语气诚恳:“关圣帝君,我孟瑾茜向来敬佩您的忠义之举。之前我修炼‘鬼刑’禁咒时,总担心会伤及无辜,今日还望帝君指点,让我能掌控禁咒,只诛邪祟,不伤好人。”
孙浩天最后上前,对着雕像拱手道:“关圣帝君,我孙浩天在此立誓,定以忠义为准则,守护天下苍生,绝不因私废公,也绝不向归墟之主低头。若是日后遇到艰难抉择,还望帝君的忠义精神能指引我前行。”
就在三人祭拜完毕时,殿内的 “忠义” 匾额突然亮起一道红色的光芒,光芒中传来一道威严的声音:“吾乃关帝庙守护灵,见尔等心怀忠义,且为对抗归墟而来,特赐尔等感悟忠义之力的机缘。‘义’者,不仅是忠君爱国,更是坚守本心,明辨是非,不伤无辜。尔等可在此静坐感悟,或许能有新的收获。”
红色光芒渐渐散去,殿内的忠义之力变得更加浓郁,缓缓涌入三人的体内。孙浩天、孔言抒和孟瑾茜对视一眼,连忙盘膝坐在殿内的蒲团上,闭上眼睛,开始感悟这股忠义之力。
孟瑾茜最先有了反应。她体内的 “鬼刑” 禁咒之力原本带着几分阴寒与暴戾,此刻在忠义之力的滋养下,竟渐渐变得温和起来。她能清晰地感觉到,禁咒的力量不再像之前那样不受控制,而是能随着自己的意志流转。她在脑海中回想 “鬼刑” 禁咒的运转之法,结合刚才对 “义战” 之道的思考 ——“义战” 者,不伐无罪之国,不杀无辜之人,只诛邪恶,不伤正义。
“原来如此!” 孟瑾茜猛地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她站起身,双手结印,口中默念 “鬼刑” 禁咒的法诀。只见一道黑色的光芒从她手中凝聚而成,却不再像之前那样狂暴,而是呈现出一道细长的光束。她对着殿内的一根石柱轻轻一点,黑色光束瞬间击中石柱,只在石柱上留下了一个细小的孔洞,周围的石面却完好无损,没有受到丝毫波及。
“成功了!我能控制‘鬼刑’的伤害范围了!” 孟瑾茜兴奋地喊道,她看着自己的双手,眼中满是惊喜,“之前我运转‘鬼刑’时,禁咒的力量会扩散开来,很容易伤及无辜。现在有了忠义之力的指引,结合‘义战’之道,我能将禁咒的力量凝聚成束,只攻击目标,不伤害周围的人和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