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门的神舟划破南四湖的晨雾,朝着微山岛缓缓靠近。远远望去,微山岛如一块翠绿的碧玉镶嵌在碧蓝的湖面上,岛上错落分布着数十座渔家小屋,屋顶覆盖着芦苇编织的茅草,墙壁由青灰色的湖泥砌成,屋前晾晒着泛着灵力的渔网,几只灵犬趴在门口,见神舟靠近,便摇着尾巴发出温顺的叫声,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
“这就是微山岛!比我想象中还要热闹!” 孙浩天趴在神舟边缘,看着岛上的渔家景象,眼中满是兴奋。青铜八卦盘在他掌心轻轻颤动,盘面上的坎卦(象征水行)与震卦(象征异动)同时亮起,将岛上的灵力波动汇聚成一道淡蓝的光丝,“岛上的水行灵力很浓郁,而且隐约能感觉到一丝灵物的气息,看来渔家部落守护的秘密,就藏在这附近!”
孟瑾茜抱着青鸟瑟,坐在神舟的另一侧,目光紧紧盯着岛上的小屋,眼中满是好奇。她能清晰地感觉到,体内的水灵丝与岛上的水行灵力产生强烈共鸣,青鸟瑟的瑟身上淡蓝的水纹愈发清晰,“祖父说过,微山岛的渔家部落是上古时期水神玄冥的后裔,” 她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他们世代守护着南四湖的灵物,要是能得到他们的信任,定能找到水灵之心!”
孔言抒抱着凤凰笙,走到神舟中央,凤凰笙的笙管泛着淡金与淡蓝交织的光晕,与岛上的灵力相互呼应,似在调和至阳与至阴之力。“我在《南四湖志》中读过,微山岛的渔家擅长‘引水灵术’,” 她笑着说道,眼中满是温柔,“他们能通过渔网感知湖中的灵力变化,甚至能与灵鱼沟通,找到隐藏的灵物踪迹。”
神舟缓缓降落在微山岛的码头,码头由巨大的青石板铺成,石板上布满了细小的水纹,踩上去能感觉到淡淡的水行灵力顺着鞋底涌入体内。三人刚走下神舟,一位身着粗布渔服的老人便迎了上来 —— 老人约莫七旬年纪,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眼神却如湖水般清澈,手中握着一根泛着灵力的渔竿,渔竿上挂着一张小巧的渔网。
“三位是从峄山来的修士吧?” 老人笑着说道,声音如湖水般沉稳。他目光扫过三人的法器,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位姑娘的青鸟瑟泛着水灵之气,这位公子的八卦盘藏着阵法之力,还有这位姑娘的凤凰笙,竟有南明离火的气息,看来你们是为水灵之心而来?”
孙浩天连忙上前,对着老人深深鞠躬:“老丈您好!我们是华夏门的修士,” 他笑着说道,语气中满是礼貌,“听闻微山岛的渔家部落世代守护南四湖的秘密,特来请教关于水灵之心的线索,还望老丈不吝赐教!”
老人笑着点头,领着三人往岛上的小屋走去:“我叫渔伯,是这微山岛渔家部落的族长,”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郑重,“最近南四湖不太平,昨夜湖面突然出现光华异象,淡蓝色的光柱从湖底直冲云霄,把整个湖面都照得如同白昼,湖妖们闻风而动,已经伤了好几位渔民了。”
孟瑾茜听到 “湖妖” 二字,眼中闪过一丝警惕:“渔伯,您知道湖妖的来历吗?” 她握着青鸟瑟的手紧了紧,瑟身上的水纹与风纹同时亮起,“我们在峄山遇到过风魔部落与土魔部落的邪祟,说不定这些湖妖与他们有关!”
渔伯叹了口气,领着三人走进一间宽敞的小屋。小屋内的墙壁上挂着数十张泛黄的渔网,渔网旁摆放着几尊木雕的灵鱼雕像,雕像泛着淡淡的水行灵力;屋中央的木桌上,放着一本用兽皮制成的古籍,古籍上记载着微山岛的历史。“这些湖妖是归墟之敌的余孽,” 渔伯翻开古籍,指着上面的文字说道,“上古时期,水神玄冥封印归墟之敌时,有几只湖妖侥幸逃脱,藏在湖底的洞穴中,昨夜的光华异象,恐怕是它们在寻找灵物,想要解除玄冥大神的封印。”
孔言抒走到木桌旁,仔细看着古籍上的文字,眼中满是顿悟:“这上面记载的灵物,是不是能克制湖妖的至宝?” 她轻声问道,凤凰笙的笙管轻轻颤动,“我在孔府古籍中见过类似的记载,说南四湖藏着‘水灵珠’,能净化邪祟,守护灵脉。”
渔伯点头,眼中满是回忆:“姑娘说得没错!” 他语气中带着一丝敬畏,“我小时候听祖父说过,南四湖底藏着一颗水灵珠,是水神玄冥留下的灵物,” 他顿了顿,指着窗外的湖面,“当年玄冥大神封印归墟之敌时,将水灵珠埋在湖底的灵力汇聚点,用它的力量维持封印,昨夜的光华异象,说不定就是水灵珠感应到湖妖的邪祟之力,发出的警示!”
孙浩天听到 “灵力汇聚点”,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他取出青铜八卦盘,放在木桌上,双手结出八卦印诀,口中默念口诀。八卦盘瞬间爆发出耀眼的蓝光,将古籍上的文字与窗外的湖面灵力连接起来,形成一幅淡蓝的灵力图谱 —— 图谱显示,南四湖底有一处明显的灵力汇聚点,周围环绕着四道水系符文,符文旁还藏着几处湖妖的巢穴,水灵珠就在汇聚点的中心位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