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城门的战斗渐渐平息,巫祝门修士与蚩尤残部在仁义八卦阵的压制下节节败退,最终化作一缕缕黑烟消散在天际。孙浩天收回青铜八卦盘,盘面上的浩然之气仍在缓缓流转,似在为这场胜利庆贺。孟瑾茜握紧文气令牌,青鸟瑟的瑟音变得柔和,与孔言抒的凤凰笙交织,形成一道温暖的音波,安抚着城门附近受惊的百姓。
“终于击退他们了!” 孟瑾茜长舒一口气,眼中满是欣慰,“现在我们可以去亚圣殿祭拜孟子先祖了。”
三人登上神舟,朝着孟庙深处飞去。此时的孟庙,因战斗的胜利,空气中的文气变得愈发浓郁,棂星门的石狮子眼中闪过温和的光,泰山气象门的浩然之气与亚圣殿的方向相互呼应,似在指引他们前行。
神舟缓缓降落在亚圣殿前的广场上,三人快步走下神舟。亚圣殿的轮廓在晨光中愈发庄严,殿宇采用重檐歇山顶设计,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屋脊上雕刻着 “二龙戏珠”“丹凤朝阳” 的纹样,龙鳞与凤羽间流转着金色的文气。殿门前的十二根盘龙柱,每一根都需三人合抱,柱上的龙纹栩栩如生,似要挣脱石柱飞向天际。
“这就是亚圣殿!” 孟瑾茜走到殿门前,眼中满是敬畏,“殿内供奉着孟子先祖的塑像,是孟庙最核心的建筑。孟氏族人每年都会在这里举行祭拜大典,我小时候跟着祖父来祭拜,还曾在这里许下过守护孟氏家族的心愿。” 她轻轻抚摸着殿门的铜环,铜环上的绿锈泛着古朴的光,似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孙浩天走到盘龙柱旁,伸手触碰柱上的龙纹,一股浓郁的文气顺着指尖涌入体内,青铜八卦盘突然亮起耀眼的光,盘面上显现出孟子的生平轨迹 —— 从邹城出生,到周游列国,再到着书立说,每一个画面都充满了 “舍生取义” 的信念。“这盘龙柱的文气好浓郁!” 他感叹道,“比泰山气象门的浩然之气更显厚重,像是蕴含着孟子先祖一生的智慧。”
孔言抒仰头望着亚圣殿的屋脊,杏色裙摆上的凤凰虚影展开翅膀,与屋脊上的丹凤朝阳纹样产生共鸣。“我在孔府见过大成殿,却从没见过这样庄严的亚圣殿,” 她语气中满是赞叹,“殿宇的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孟子先祖的‘大丈夫’气概,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意。”
三人推开亚圣殿的朱漆木门,一股浓郁的檀香与文气交织的气息扑面而来。殿内光线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石板地面投下 “仁义礼智信” 五个篆字的光影,正中的神龛上,供奉着孟子的鎏金塑像 —— 孟子身着上古儒衫,左手持典籍,右手抚胡须,目光温和却透着坚定,似在注视着每一位前来祭拜的后人。塑像前的供桌上,摆放着灵果、灵酒与香烛,香烛的火焰泛着金色的光,与文气相互融合。
“终于见到孟子先祖的塑像了!” 孟瑾茜快步走到供桌前,从袖中取出三炷香,用灵力点燃。香烛刚一燃起,一股金色的文气便从火焰中升起,与塑像产生共鸣,塑像的眼中闪过一道柔和的光。她双手持香,对着塑像深深鞠躬,眼中满是虔诚:“孟子先祖,我是孟瑾茜,今日带着朋友前来祭拜。我们已经击退了巫祝门与蚩尤残部,以后定会传承您的思想,守护好炎黄界。”
孙浩天与孔言抒也走上前,接过孟瑾茜递来的香烛,对着塑像鞠躬祭拜。孙浩天闭上眼睛,能清晰地感觉到一股温暖的文气顺着香烛涌入体内,与青铜八卦盘的灵气相互融合,盘面上的仁义八卦阵图谱变得更加完整。“孟子先祖,” 他在心中默念,“您的‘浩然之气’给了我们对抗邪祟的力量,我们定会像您一样,心怀苍生,坚守正道。”
孔言抒祭拜完毕,将香烛插入香炉,凤凰笙突然发出一阵清越的音波,笙管上的凤凰图案缓缓飞起,与塑像前的文气相互融合,形成一道金色的光带。“孟子先祖,” 她轻声说道,“您的‘性善论’让我明白,每个人心中都有守护苍生的信念,我定会用凤凰笙的音波,净化一切邪祟,传承您的思想。”
就在这时,孟子塑像突然发出一阵金色的光,一道虚影从塑像中缓缓走出。虚影身着与塑像相同的儒衫,手中持着一本微型典籍,模样与孟子的画像一模一样。“你们很好,” 虚影的声音温和却充满力量,“能领悟浩然之气,守护苍生,没有辜负我的传承。”
“孟子先祖!” 孟瑾茜激动地说道,眼中满是震惊,“没想到能见到您的虚影!”
孟子虚影笑着点头,飘到孟瑾茜面前,轻轻抚摸着她的头顶:“你是孟氏家族的好后代,青鸟血脉与我的浩然之气相互契合,以后定能成为守护炎黄界的重要力量。” 他顿了顿,将手中的典籍递给孟瑾茜,“这是《孟子浩然诀》,能帮你更好地掌控浩然之气,传承我的思想。”
孟瑾茜接过典籍,典籍刚一触碰到她的指尖,便化作一缕金色的光融入她的体内。她能清晰地感觉到,体内的浩然之气变得更加浓郁,青鸟血脉与文气的融合也更加顺畅,原本有些模糊的 “守护苍生” 的信念,瞬间变得清晰。“多谢孟子先祖!” 她对着虚影深深鞠躬,眼中满是坚定,“我定会好好修炼《孟子浩然诀》,传承您的思想,守护好孟氏家族,守护好炎黄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