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座鼎的金光在平原上空交织成巨大的 “水” 字时,镇渊鼎的九州地图突然泛起涟漪。那些原本清晰的河道纹路如活物般游走,在鼎身表面织成张覆盖全身的金色网络 —— 网络节点处的古篆突然亮起,竟与共工氏石碑上的 “疏川导滞” 产生共鸣,让整个归墟第七层的空气都泛起淡淡的金芒。
“这是...‘先天水纹篆’!” 公输墨的铜尺突然从手中弹起,老工匠扑到鼎边,手指抚过那些游动的纹路,拐杖都忘在了原地,“《考工记》残篇说... 这是... 天地初开时... 水之大道的... 具象化!只有... 承载过... 创世之力的... 神器才能... 显现!” 铜尺在鼎耳上轻轻敲击,那些古篆突然发出清脆的鸣响,“它们在... 讲述... 故事!是... 比... 三皇五帝... 更古老的... 秘闻!”
孙浩天的断水斧在掌心微微震颤,离火顺着斧刃舔舐鼎身,那些金色网络竟顺着火焰爬上斧刃,在斧面映出幅流动的壁画。画中混沌未开的黑暗里,团青光与团黑光相互缠绕,青光中隐约可见镇渊鼎的轮廓,黑光里则蜷缩着个模糊的人影:“这青光... 和鼎魂的... 气息... 一模一样,” 他指尖点向那团黑光,壁画突然剧烈闪烁,“难道... 镇渊鼎是... 开天辟地时... 就存在的?” 九窍玲珑心传来熟悉的悸动,胸口的狼牙吊坠与鼎身的金光产生共鸣,发出细碎的嗡鸣。
孔言抒的儒家圣经在鼎边自动翻开,金凤凰的虚影对着壁画发出崇敬的鸣叫。朱红嫁衣的飘带在她身前结成 “智” 字结界,金眸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周易》有云‘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她的指尖在虚空中划出与鼎身相同的古篆,“青光为... 阳,黑光为... 阴,它们本是... 同源共生的... 一体两面。” 金凤凰突然钻进壁画,那些流动的画面立即定格,“你看这里... 青光与黑光... 分裂的... 瞬间,镇渊鼎突然... 出现,将... 飞溅的... 碎片... 重新聚拢!” 壁画中,无数细小的光点从分裂处飞出,被鼎口的金光牢牢吸住。
孟瑾茜的雷音玉珏突然发出清越的共鸣,翠色音波撞上鼎身时,那些先天水纹篆竟顺着音波浮现在半空,组成段段流动的文字。青鸾残魂的光球在她肩头急促跳动,少女盯着其中段文字,突然捂住了嘴:“青鸾说... 这是...‘阴界’的... 起源!” 她的指尖点向那段文字,音波立即将其翻译成通俗的话语,“天地初开时... 阴阳分离... 清气上升为... 天,浊气下沉为... 地,而... 最纯粹的... 阴煞之气... 凝聚成... 独立的... 空间,就是... 阴界!” 音波突然颤抖,“壁画说... 阴界的... 本源与... 镇渊鼎... 同源!它们是... 太极分裂出的... 两仪!”
苏墨韵的机械臂立即扫描那些浮空文字,机械义眼的红光在文字间飞速移动,屏幕上跳出串复杂的能量图谱:“祖父,这些文字的... 能量频率... 与... 归墟核心的... 混沌之气... 完全相反!” 她的声音带着震惊,机械臂突然将图谱投射到半空,“就像... 磁铁的... 正负两极!镇渊鼎能... 净化... 混沌之气,很可能... 也能... 克制... 阴界的... 力量!” 屏幕上的图谱突然与鼎身的金光重合,“你看这... 共振曲线!只要... 引导... 镇渊鼎的... 阳性能量... 冲击... 阴界的... 阴煞本源,就能... 造成... 毁灭性的... 打击!”
镇渊鼎突然剧烈震颤,鼎身的先天水纹篆全部亮起,在半空投射出幅更加宏大的壁画。画中无数身着黑色甲胄的人影从地底涌出,他们手中的武器散发着与阴界相同的气息,所过之处草木枯萎、江河断流。而镇渊鼎悬在半空,不断释放出金色光流,将那些人影重新逼回地下:“这是...‘第一次... 阴阳大战’!” 公输墨的铜尺在鼎身敲出急促的节奏,老工匠的声音带着颤抖,“传说... 上古时期... 阴界试图... 吞噬... 阳界,是... 大禹手持... 镇渊鼎... 将其... 封印!” 铜尺突然指向壁画角落,那里有个模糊的图腾,“这是...‘阴界之门’的... 印记!与... 黑杀阁地宫的... 祭坛图腾... 一模一样!”
“黑杀阁... 一直在... 寻找... 阴界之门?” 孙浩天的断水斧突然爆发出红光,离火在斧面的壁画上烧出个缺口,缺口后显现出群戴着青铜面具的人影,“这些面具... 和... 追杀我们的... 黑衣人... 完全相同!” 他突然想起黑杀阁藏书阁里那本用鲜血书写的密录,“他们供奉的...‘阴主’,难道... 就是... 阴界的... 主宰?” 狼牙吊坠突然变得滚烫,鼎身的金光顺着火焰涌入吊坠,在他脑海中刻下段清晰的信息 ——“阴界之门,藏于峄州地脉深处,需以九窍玲珑心为钥,镇渊鼎为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